轻轨跟地铁区别(轻轨和地铁有什么区别)
轻轨和地铁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轻轨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制式的一种。快轨是一种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形式,其实就是通勤铁路的一种。
2、特点不同:轻轨是城市轨道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快轨满足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之间的通勤客流需求、运输能力的不同:轻轨一般是C型车,2到4个车厢,快轨一般是B型车,2到4个车。;配合和引导沿线土地的开发,带动城市外围组团、副中心及新城发展。
3、运输能力的不同:轻轨一般是C型车,2到4个车厢,快轨一般是B型车,2到4个车。
轻轨和地铁的区别有哪些
城轨和轻轨的区别有:
1、定义不一样:城轨是连接相邻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客运专线轨道系统,可采用地铁轻轨或采用高铁快铁,亦可采用磁悬浮轨道。我国的轻轨都不是城际轨道交通。2、范围不一样:城市轨道交通包括有: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3、城轨不是轻轨:“广珠轻轨”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和叫法。这条由广州南站到珠海站的新建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本线长116公里共设有18个车站,经过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四个市,是一条非常典型的城际铁路。轻轨通常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概念,与城际铁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轻轨也叫地铁吗
轻轨铁路、简称轻铁或轻轨,是指轨道整体重量比重轨铁路轨道要轻的铁路。轻轨的标准并不明确统一,包括许多学者专家在内,都只是把相对于传统重轨而言比较轻型化的铁路称之为轻轨铁路。从文字上解释,轻轨铁路包括了轻便铁路、单轨铁路、磁悬浮铁路、甚至有轨电车等,因为这些铁路都是事实上的轻型铁路。由于没有特别大的载重要求,轨道重量就比较轻,轨道规模也就比较小。
中国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中有轻轨概念,但不是指轻轨铁路,而是指轻轨系统。相关技术工程学科中仅提到轻轨列车概念,没有对轻轨铁路作明文规定。在实际轨道交通建设中,国内只有重轨铁路、单轨铁路、磁悬浮轨道和电车轨道,没有轻轨铁路。很多媒体或官方报道中所谓的轻轨,在铁路建成后,其实都是地铁、单轨或城际铁路等,与轻轨铁路完全无关。
轻轨和地铁的区别在于
城轨和轻轨的区别有:
1、定义不一样:城轨是连接相邻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客运专线轨道系统,可采用地铁轻轨或采用高铁快铁,亦可采用磁悬浮轨道。我国的轻轨都不是城际轨道交通。2、范围不一样:城市轨道交通包括有: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此外,随着交通系统的发展已出现其它一些新交通系统。3、城轨不是轻轨:“广珠轻轨”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和叫法。这条由广州南站到珠海站的新建铁路,设计时速200公里,本线长116公里共设有18个车站,经过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四个市,是一条非常典型的城际铁路。轻轨通常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概念,与城际铁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轻轨与地铁有什么区别?
轻轨和地铁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哦,不过他们都属于重庆城市轨道的组成部分。
我是轨道交通三号线的一名司机,经常有乘客在我停站的时候问路“这个轻轨是往哪边走的?”
其实大家都习惯性的把二号线三号线称之为轻轨,久而久之,我们也都习惯了。
但是,按照学术方面来说,并不是说因为二号线和三号线在天上跑就成为轻轨。因为二号线和三号线为独特的跨坐式单轨线路而在重庆特有(中国只有重庆有),但是,中国的其他城市也存在轻轨这一说法呀。因为区分轻轨和地铁主要是按照每小时客运量来进行区分,每小时客运量超过3万人次被称为地铁,小于三万则称为轻轨。
在我们内部统计的事故,三号线的客运量是现在开通的4条线中最高的,已经超过了1号线,按照严格意义来说他算地铁了。
而且从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来区分并不严谨。一号线在磁器口以后的那片区段都是采用高架模式,二号线在大坪、较场口是地下站,三号线在华新街到龙头寺区间基本上都是在地下运行,六号线在茶园附近也是高架运营。
不过我们还是热衷于重庆人自己喜欢的叫法,二号线三号线为轻轨,其他的都叫地铁。
轻轨和地铁有啥区别
目前同时存在轻轨和地铁的混合轨交交通方式的城市不多,主要有武汉重庆等城市。
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
其次,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所以,地铁的常规运能要大于轻轨。
再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车辆,轴重和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轻轨和地铁在造价方面,轻轨通常采用地面高架的方式建立,成本只有隧道地铁的三分之二,且轻轨不太受地形的限制,山地,洼地都可以建设,适合一般的有大型山地和江流的城市。
补充:现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多半用于各城市的新建地铁线路中。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武汉,苏州,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轻轨 和 地铁
其实轻轨是属于城轨中的一种。城轨、即城际轨道交通或城市轨道交通的简称,专门服务于城市内部或相邻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而城轨一词更多倾向指城际轨道交通,而城市轨道交通则大多用“地铁“或”轨道交通“一词通称。
1、其实城轨和轻轨的区别是对于列车的运力,速度上的不同。
2、轻轨是城市轨道建设的不可缺少部分,而现在当今世界上发展最为是迅猛的轨道交通形式。轻轨的机车环保,方便快捷。
3、城轨就是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的主要力量。它更加适合中等城市发展需要,节能而且安全。扩展资料:城市轨道交通,是指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如市内的地铁或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用于解决中近距离、较小范围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问题。
轻轨和地铁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好些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其实,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划分两者的依据应是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大小。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从运输能力、车辆设计以及建设投资等方面来看,轻轨与地铁均有所差别。其实归根结底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的区别还是运量,地铁线在高峰小时内,其单向运输能力分别达到3万至7万人次,而轻轨的运力为0.6万至2万人次。运量的大小决定了编组数(地铁列车编组可达4-10节,轻轨列车编组为2-4节),决定了车辆,决定了轴重,决定了站台长度(很重要,牵涉到预留用地,而土地对城市而言就是钱,地下车站的直接牵涉到造价,因此客流预测很重要)。
如今的地铁已经不局限于运行线在地下隧道中的这种形式,而是泛指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在3万至7万人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线路多样化,地下、地面、高架三者有机结合。而事实上在国外一些城市中,地铁已经改名,比如纽约、旧金山、香港等地,已经称之为‘大容量铁路交通’(Mass Transit Rail)或者‘快速交通系统’(Rapid Transit System)。这种轨道交通系统通常的建造规律是在市中心为隧道线,市区以外为地面或高架线(厦门拟建的轻轨也是采用这种形式,但是就是差别在运量上,所以还是要称为轻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