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与菩萨区别(观音跟菩萨有什么区别)
观音跟菩萨有什么区别
佛与菩萨的区别
1、定义的不同
佛:按照佛教的经典教义,佛是出家人,而菩萨是未受戒的在家修行者,菩萨和佛在佛教中是有严格区别的,菩萨不是出家人,一般泛指信仰佛教但没有出家受戒的人。把菩萨和佛混为一谈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大陆民间,实际在佛教界内部,这个区别还是很严格的。
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
2、雕像装饰品:
在佛教的寺庙中,佛和菩萨的塑像,从塑像所做的装饰就可以一目了然。佛像的身上,没有任何装饰,而菩萨的塑像,身上装饰华丽,有宝石簪缨等等饰物,是常人的装束。这也是佛与菩萨区别的一个证明。
3.修行的过程:
众生苦修成罗汉
罗汉苦修成菩萨
菩萨苦修成佛
4、衣服的区别
衣饰是另一个辨别菩萨像的重要方式,菩萨多为白衣,而佛多为袈裟披身。
5、头发的不同
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和观音菩萨就不相同,菩萨多为披发,而佛的多为盘起做旋涡状,暗示宇宙。
观音菩萨和佛一样吗
观音是菩萨,佛祖是佛,级别不同。
观音与菩萨有啥区别
四大菩萨一般指:文殊菩萨 - 释迦牟尼佛左胁侍,以智慧闻名。 普贤菩萨 - 释迦牟尼佛右胁侍,以大行闻名。 观音菩萨 - 既为阿弥陀佛左胁侍,又以大慈大悲闻名,在人间以千手千眼不遗余力地救度苦难众生。 地藏菩萨 - 救度一切有情,直至地狱尽空,以大愿闻名。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出世前娑婆众生之救世主。 在弥勒佛时代尚未来临以前,释迦牟尼佛与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会以佛法济度众生。观音菩萨以慈悲闻名,常以各种化身救济世人苦难,广受世人尊敬。而地狱的众生,就由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愿意牺牲自己,而不立即成佛的地藏王菩萨救度。一般常把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合称四大菩萨。中国有四大菩萨道场(四大佛教名山)之说: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普贤菩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地藏菩萨的道场是安徽九华山。阿弥陀佛的另外一位胁侍:专修念佛法门的大势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示现为代表神通力、现愤怒相的金刚手菩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观音和菩萨是什么关系
1、杨柳观音
这款观音观音的造型是大家最熟知的一款,左手持净瓶,右手拿杨柳,净瓶中盛满甘露,瓶中插了柳枝。观音遍洒甘露,除去人间的疾苦。寓意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2、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端坐莲花宝座之上,面相清秀,慈眉善目,优美典雅,自在安然。千手观音菩萨千手表示遍护众生,百面表示遍观世界。观世音菩萨的手多、眼多、智慧多、有求必应。
3、送子观音
送子观音也叫“送子娘娘”,很受中国人的喜爱,造型是观音抱着一个孩子的形象。百姓祭拜送子观音,以求得子嗣,寓意着子孙延绵。
4、降龙观音
降龙观音不像是常见的观音,静坐在莲花之上,而是驾着一条龙,站立时站在龙身上,坐时坐在龙头上,整体造型庄重自然,极富层次感。降龙观音象征除妖降魔、法力无边、救苦救难。佩戴降龙观音可驱邪避凶、消灾解祸、永保平安。
5、自在观音
自在观音,只听名字就知道这款的观音不受任何束缚,不像是端庄的打坐观音,完全打破规矩。有自己的想法,自在观音是观音菩萨中富有智慧的一面。自在观音右腿曲蹲,左脚轻踏荷叶,左手为整个身体的支撑点,呈现出一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菩萨。佩戴此观音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持经观音
持经观音也被称为“诵经观音”,顾名思义是手上拿着经书的观音,拿经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持经书,另一种是双手持经书。慈悲为怀,救世为旨。其寓意为心怀天下,心想事成。护佑:学业有成,金榜题名。
7、莲花观音
最后一个讲的就是莲花观音,这类观音的造型还是蛮多的,有的是坐在莲花之上,有的是手持莲花,甚至还有的莲花就在观音的旁边。莲花被佛教尊称为神圣之花,有着清白,圣洁的精神。
观音和菩萨有什么区别吗
南无有皈依的意思,加了表示自己更加尊敬。民间对观音有两种称法,一种是“观音菩萨”另一种是“观世音菩萨”这两种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这两种称法是没有区别的,观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都意味着这是一位耳听世间之声,目观世间之色的菩萨。那么既然意思一样为什么有两种称法?其实在唐朝以前都是称为观世音菩萨的,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为了避讳便把“世”字省去改为观音菩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