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如何测试紫外线(紫外线试纸条怎么测试)

2023-04-10 06:20:16自我学习1

紫外线试纸条怎么测试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使用方法

1、打开紫外线灯管 5分钟待其稳定;

2、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分钟。

3、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光敏纸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值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4、指示卡上左右两个标准色块,表示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灯管的不同辐照强度值,一个为70μW/cm 2,一个为90μW/cm 2。若测试的30W新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值≥90μW/cm 2为合格。使用中的旧灯管,辐射强度值≤70μW/cm 2,为不合格。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值≤70μW/ cm 2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注意事项

1、紫外线化学指示卡只能在监测当时观察,随后光敏纸色块将会退色,且褪色后的指示卡不得重复使用。为备查,应将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2 、紫外线辐射强度化学指示卡应当在避光、干燥条件下保存。

3、注意有效期。

测紫外线强度的试纸怎么用

将紫外线试纸条放在太阳下照射,10秒钟后纸条上会出现颜色变化,通过颜色的深浅,就能知道今天紫外线的强弱。

紫外线试纸条的使用,是一种简单有效用以测试,紫外线强度的方法。在测试纸上有五个小格,分别可以对不同强度的紫外线光,作出反应并改变颜色。用此种测试纸可以简单方便地,对紫外线强弱进行检测。

医院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方法

,主要测试两项:

1.耐紫外线牢度(Light Fastness) 200/400/600/800/1000-8000小时,用蓝色标准标尺(Blue Scale)对照褪色程度,并给出评分,1级最低,8级最高(同时注明测试小时)。

2.耐候测试(Weather Fastness),黑暗40分钟/(在照射紫外线下)喷水20分钟/紫外线照射160分钟/(在照射紫外线下)喷水20分钟,如此循环。同样用蓝色标准标尺对照褪色程度给出评分。1级最低,5级最高(同时注明测试小时)。注:耐候测试一般500小时,最多不超过1,000小时。测试条件:紫外线灯 Xe 6,500W.说明:评分是由化验员以肉眼判断,误差0.5级,因人而异,也可能因同一化验员当时的心理状况而有偏差。各种类墨水的测试条件稍有不同,比较时应以相同品种墨水比较

紫外线试纸条怎么查看

答: 薄层层析法  薄层层析(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在黄曲霉毒素研究方面应用最广的分离技术.自1990年,它被列为aoac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gricultural chemists)标准方法,该方法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黄曲霉毒素的功能. 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与薄层层析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性,二者互相补充.通常用tlc进行前期的条件设定,选择适宜的分离条件后,再用lc进行黄曲霉毒素的定量测定. 免疫化学分析方法  利用具有高度专一性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设计的黄曲霉毒素的免疫分析方法,也是最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这类方法通常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of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免疫层析法(immunoaflinity column assay,ica).它们均可以对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测定.   (1) 免疫亲和柱-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免疫亲和术-hplc法   免疫亲和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虽然都可达到速简便效果,但酶联免疫吸附法仅能检测单一毒素(如黄曲霉毒素b1)含量,而且易出现假阳性结果,难以控制.免疫亲和柱法(包括荧光光度法和hplc法)却能达到既定量准确又快速简便的要求.   免疫亲和柱的使用可以避免传统tlc和hplc的缺点,同时免疫亲和柱与tlc和hplc法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灵敏度和准确度.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计法是以单克隆免疫亲和柱为分离手段,用荧光计,紫外灯作为检测工具的快速分析方法.它克服了tlc和hplc法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剧毒的 真菌毒素作为标定标准物和在样品预处理过程中使用多种有毒,异味的有机溶剂,毒害操作人员和污染环境的缺点.同时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荧光光度计法分析速度快,一个样品只需10-15min,比传统方法快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仪器设备轻便容易携带,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直接读出测试结果,可以在小型实验或现场使用.可以进行黄曲霉毒素总量 (b1b2g1g2) 的测定,检测限可达到1ug/kg,达到黄曲霉毒素标准限量值以下测定范围为1-300ug/kg.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比传统的hplc法更加安全,可靠,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它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可以特效性地将黄曲霉毒素或其他真菌毒素分离出来,分离效率和回收率高.   分析原理试样中的黄曲霉毒素用一定比例的甲醇/水提取液经过过滤,稀释后,用免疫亲和柱净化,以甲醇将亲和柱上的黄曲霉毒素淋洗下来,在淋洗液中加入溴溶液衍生,以提高测定灵敏度,然后用 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也可以将甲醇-黄曲霉毒素淋洗液的一部分注入hplc中,对黄曲霉毒素b1,b2,g1,b2分别进行定量分析.免疫亲和柱是用大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单克隆抗体固化在水不溶性的载体上,然后装柱而成.该方法的测定范围0-300ug/kg.   (2) 酶联免疫吸附法:   1996年,nakane 建立了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的测定技术.由于该方法简便,敏感,特异,可作为多种抗原或抗体的测定,20世纪70年代后期,该方法引入真菌毒素的检测中,下面介绍的是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间接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   原理:将已知抗原吸附在固态载体表面,洗除末吸附抗原,加入一定量抗体与待测样品(含有抗原)提取液的混合液,竞争培养后,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洗除多余抗体成分,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球蛋白的第二抗体结合物,与吸附在固体表面的抗原抗体结合物相结合,再加入酶底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底物发生降解反应,产生有色物质,通过酶标检测仪测出酶底物的降解量,从而推知被测样品中的抗原量.   (3) 微柱筛选法 可以用来半定量测定各种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总量.   原理 样品提取液中的黄曲霉毒素被微柱管风硅镁型吸附层吸附后,在波长365nm紫外光灯下显示蓝紫色荧光环,其荧光强度与黄曲霉毒素在一定的光密度范围内 成正比例关系.若硅镁型吸附剂层未出现蓝紫色荧光,则样品为阴性(方法灵敏度为5-10ug/kg).由于在微柱上不能分离黄曲霉毒素b1,b2,g1,g2,所以测得结果为总的黄曲霉毒素含量.   (4) 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 金标试纸法   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金标试纸法是利用单克隆抗体而设计的固相免疫分析法.由此产生的一步式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试纸可在5—10分钟完成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定性测定.借助黄曲霉毒素标准样品,这种方法能估算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非常适用于现场测试和进行大量样品的初选.

紫外线试纸条怎么测试多长时间测出来

SPF值是每一瓶防晒霜都会标注的主要内容。对于SPF值的真正含义似乎太过正规,很难让人理解。科学上的防晒指数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对于黄种人来说,它是这样被计算出来的:一般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客观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

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的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SPF8~12,SPF值在12~20范围内的产品为高强防晒产品,SPF值在20~30之间的产品为超高强防晒品。但是在国外由于喜欢在日光下曝晒的人很多,所以设计的防晒产品指数相对要高,有的甚至达到SPF80。

紫外线测试纸怎么用

紫外线测试卡可反复使用。

把紫外线测试卡放在强光下会变紫,放在室内就会自动变成原本的颜色。

1、紫外线测试卡照射1分钟。

2、测量时,打开紫外灯管5min,待稳定后,将指示卡放在紫外灯管垂直下方1m的中心位置,将有图案的一面暴露在灯管下1min。

3、经紫外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敏感纸色块由乳白色变为不同程度的淡紫色。

4、与标准色块相比,可以衡量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5、指示卡上左右两个标准色块表示灯管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的不同辐照强度值,一个是70W/cm2,一个是90W/cm2。

6、30W新型紫外灯测试辐照度值 90W/cm2为合格。

7、辐射照度值小于等于70 W/cm2的在用旧灯具不合格。

8、当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小于或等于70 W/cm2时,应更换新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70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