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谢花后如何追肥(梨树的花期怎么施肥)
梨树谢花后如何追肥
整形修剪
(一)整形生产上多推广采用疏散分层形树形,遇有主枝分枝角较小,中心干上难以配置上层主枝的情况,也可不留中心干,而培养成多主枝开心形的树形。
1、采用疏散分层形树形时,对枝条开张角度小、发技少的梨树品种,第一层主枝可适当多留1个,或在中心干上保留大型辅养枝,以充分占有空间。同时可培养2~3层主枝,全树保持6~8个主枝,依品种和树势而异。副主枝也应适当多留,以尽早扩大结果部位。干性强、枝条直立易抱合的梨树品种,易发生上强下弱及外强内弱的现象,整形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各级枝头的光瑞优势和上升速度。同时注意培养主枝背后及两侧的新生枝条,以抑制先端的旺长。发枝很少的部分日本梨品种,主枝应保持较大的开张角,以增加发枝数量。采用拉枝、撑枝开张主枝角度时,要注意避免劈裂。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方法是背后枝换头,有时需经多次换头才能开张角度。鉴于梨树大量结果后,主枝易开张,故一般只要求保持适当的开张角度(55度~60度),并使基角开张即可。在主枝上选留副主枝的芽位时,除注意距离外,要将剪口芽第三芽的位置留在需要发枝的方向,并将内向的第二芽抠除。成枝力低的梨树品种除适当多留骨干枝外,主枝、副主枝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不宜每年轻剪长放,否则下部小枝易早衰。对其他辅养性枝条幼树期应尽量留用,使转化利用,提早结果,以后再根据其对骨干技的影响或疏除或缩剪,控制增粗。
2、采用多主枝开心形树形时,干高50厘米~70厘米,主枝3~4个,斜直向上生长,无中心干。在主枝上再向外分生副主枝,共3~4层。
(二)、修剪
1、幼龄期。除按整形要求培养各级骨干枝外,其余枝条要掌握少疏多留,以尽量扩大结果部位。同时积极培养大、中、小各类结果技组。培养结果技组时,第一年对生长枝留4~6芽(中国梨)或留6~8芽(洋梨)短截,第二年对先端长枝去强留弱,后部即能形成短枝花芽开花结果。对所留长枝继续留4~6芽或6~8芽短截,即可形成良好的结果枝组。对生长势强,花芽较难形成的品种,宜采用先放后缩的方法培养技组。枝条经长放后,生长势转缓,待后部形成花芽后,再进行回缩或短截。
2、初果期。树形已基本形成,此时应对中心干落头开心,控制树高并改善上层光照条件。同时逐步清理各类辅养枝。
3、盛果期。为稳定产量,单株或单位面积上每年应保持一定的总枝量,其中长枝应占10%~15%,并在树冠内外分布均匀。当枝组上果枝较多时,除适当回缩外,可按预备枝与结果枝(2~3):1的比例剪留果枝。做到大年树重剪长、中果枝,留作预备枝,同时轻剪生长枝促使成花;小年树基本不剪果枝,并充分利用中、长果枝和胶花芽枝结果,同时重剪生长枝,促使来年生长新梢而少形成花芽,减少大年的成花量。当骨干膏角度开张过大,致枝头下垂或大、中型枝组结果部位外移严重,后部光秃时,要及时回缩疏枝,抑前促后,使更新复壮,维持树势,延长盛果年限。对不同品种类型的短果枝群进行冬剪时,要依果台枝抽生的情况及其连续结果能力的差异区别对待。梨短果枝结果后,一般发生2~3个果台副梢(即果台枝),以2个居多。果台枝可长可短,也有不发的。此外,有的品种果台基部的隐芽也能抽生成枝,从而形成密集的短果枝群。当果台上抽生2个果台枝时,可保留1个,疏截1个,根据果台枝生长的强弱和花芽有无采用截长留短、一截一级或疏弱留壮,使交替结果,稳定产量。短果枝群上的分枝数不直超过5个,也不直使各芽同年结果,花芽叶芽比以2:3为妥。果台上如不发副消的,可破果台或去果台修剪,促使下部发生更新枝。对易发枝过多形成簇生状短技群的品种要细致修剪,去弱留强,防止早衰。
4、衰老期。梨树内膛容易发生徒长技,可用来形成新树冠,继续结果。缺乏适当的徒长枝时,可选骨干枝的适当部位进行露骨更新、剪锯口下应留角度适宜的领头枝,加以短截,其下枝条也相应地进行短截,以提高复壮能力。梨隐芽寿命长,数量多,树冠更新的效果好。
肥水管理
(一)施肥管理
1、结果树施肥。按每100公斤梨果需氮0.4公斤,磷0.2公斤~0.3公斤,钾0.4公斤。在微量元素中,梨对钙和硼有一定的需要量,特别是洋梨品种,缺钙或氮、钙比失调,会导致木柱斑点病等生理病害的发生,缺硼则会降低着果率,施肥中应加以补充。应重施基肥,合理追肥。土壤施肥每亩尿素30公斤,硫酸钾28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如为黄壤则用钙镁磷肥),配以人畜粪,沤制的青草,作物稿秆100担。一年适时施好三次肥,2月下旬―3月上旬促花肥,5月中下旬壮果肥,8月上旬―9月上旬采果肥(基肥),分别占全年施肥量的20%、30%、50%。根外追肥具体应根据树体的生长、缺素情况,在4-6月和8-9月用0.3-0..5%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或多元复合肥)进行叶面喷施。
2、幼树施肥。采取勤施薄施,促进树冠形成。
(二)水分管理。梨的需水量较大,生长期雨量分布不匀的地方均需灌溉,才能保证丰产。7~8月高温季节,常有旱象发生,引起叶片萎蔫和落果。在这些时期中均应保证供水良好。缺乏灌溉条件的梨园则应加强保墒措施。
梨树的花期怎么施肥
春季梨树开花前施用高磷肥,促进梨树开花结果,梨树开花结果期施用高氮高钾肥,提高梨树保花保果率,梨树结果期施用高钾肥,促进梨树多结果,提高果实品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想要梨树增产,就要及时施肥,补充营养。
梨树谢花期可以施什么肥
梨树喜肥性强、需肥量较大,施肥时应坚持“平衡施肥、估产施肥、增施有机肥”的原则,一年中氮、磷、钾施用比例一般为11:8:10,亩产千斤梨,施氮19公斤左右,磷、钾按比例施用,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目的。
一、重施基肥
梨树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基肥占全年施肥比例分别为:氮51%、磷85%、钾41%,以有机肥为主,最好的基肥施用时间为秋季(10月中下旬),秋施的好处在于:
1.根据对根系生长规律的观测得知,梨树根系1年有两次生长高峰期,一次是在春季3~5月,一次是在9~11月。基肥在10月施入,正好迎着秋根生长高峰,至上冻前,根系有2~3个月的生长时期,能使伤根早愈合,并促发大量新的吸收根。
2.这些秋后的新生吸收根,可促进秋根吸收和秋叶光合作用,增加贮藏营养水平,提高花芽质量和枝芽充实度,从而提高抗寒力,效果极佳。
3.最重要的是,秋天生的根比来春现生的根活动早,吸肥早,促进根系的春季生长高峰,从而对萌芽、展叶、开花、坐果及幼果生长十分有利。尤其对中、短枝早期叶片的展开和光合作用,效果更明显。
4.基肥秋施,经过冬春腐熟分解,肥效能在来春养分最紧张的时期(4~5月份营养临界期),得到最好的发挥。而若冬施或春施,肥料来不及分解,在土中干埋,春季需要肥时有劲使不上。等到雨季后才能分解利用,反而造成秋梢旺长。秋梢旺长,争夺去大量肥料,反而使中短枝养分不足,成花少,贮藏水平低,不充实,易受冻害。所以,密植园必须坚持基肥秋施,并在大年时加入少量化肥。
具体的施肥方法以树的大小而定,树体较小时一般采用轮状施肥,施肥的位置以树冠的外围0.5~2.5米为宜,开宽20~40厘米、深 30~40厘米的沟,将肥料与土壤适度混合后施入沟内,再将沟填平。
二、合理追肥
追肥的施用时期因品种、树势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在萌芽前、花期、果实膨大期进行,采用环状浅土施肥。
1.萌芽前肥 萌芽前10天左右(3月中下旬),吸收根开始活动。相继花芽、叶芽、新梢、叶片生长、开花、坐果,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此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追肥量要大些,追肥后灌水。
2.落花后肥 正处于新梢由旺盛生长转慢至停止生长,花芽作分化前的营养准备,也是新旧营养交接的转换期,如果供肥不足或不及时,容易引起生理落果和影响花芽分化。此期应以施三要素或多元素复合肥为好。
3.果实膨大肥 6~8月是梨果迅速膨大期,此期应以钾肥为主,配以磷、氮肥,可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并可促进花芽分化。
三、巧施叶面肥
叶面施肥,即把化肥配成适当的浓度,用喷雾器喷到叶、枝上,通过皮孔、气孔、皮层,直接被吸收利用,省去了通过根吸收再向上运输分配的过程,此方法的优点是:
1.省工省肥,见效极快 尿素喷后几小时即可吸收,24小时可吸收80%,2~3天后叶片明显转绿。生产上,落花后喷“亮叶肥”效果极佳。在某个高峰极度缺肥时刻,是急救的最好措施。
2.提高 喷肥可以防止因土施化肥被土壤固定、流失,或受土壤理化性状干扰等损失,可大大提高。
3.克服养分竞争 喷肥可以克服由于各生长高峰引起的中心分配的养分竞争。中短枝叶片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形成较多花芽,尤其对幼旺树和大年树更适用。
4.增加局部养分积累 喷肥与拉枝、环剥等夏季促花措施相结合,增加被处理枝的局部养分积累,促花增产更明显,在缺少微量元素的梨园,喷肥效果最为得当。
叶面喷肥为0.2%尿素,从春到秋均可喷用,可结合喷药加入尿素。其次是在生理落果后至采收期喷2~3次0.3%~0.5%。为提高效果,最好在无风晴天早和晚喷肥,避免在中午喷肥,以防高温引起药害。由于品种、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注意第一次喷肥时先试验后再大面积喷用。
梨树谢花后用什么肥
春天梨树打药主要以预防为主。一般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1、打好开园药:在花芽鳞片松动至刚绽开时,打第一次药,在谢花80%后打第二次药。用2.5%绿色功夫2500倍液或农地乐2000倍液喷雾加杀菌剂,药剂要轮流使用,大家注意在梨树开花期不能打任何农药,以免发生药害。
2.防治梨黑星病:在梨树谢花展叶时喷第一次药,15天后喷第二次药。用富星8000-10000倍液或梨黄金2500倍液或烯唑醇2500倍液均匀喷雾。
梨树谢花后喷什么叶面肥?
梨树卷叶是由梨卷叶蛾幼虫所引起的,其主要危害是使叶片卷曲变形,进而影响梨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防治方法:
1.机械防治:梨卷叶蛾幼虫易被人工采集,因此可以采用轻轻挤压叶片的方法,挤出幼虫,手捏杀死。此外,还可以利用贴黄板的方法引诱梨卷叶蛾飞到黄板上,从而达到防治目的。
2.化学防治:可以应用杀虫剂进行防治。一般建议在卷叶害蛾产卵后10至12天及再次孵化后,使用下列杀虫剂进行喷洒:敌敌畏、防己虫脒等杀虫剂。但需注意,杀虫剂对梨树具有一定的毒性和残留,要严格遵守施药时间、方法和剂量等要求。
3.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天敌抑制梨卷叶蛾的数量,包括寄生虫、捕食性昆虫等。在梨树生长旺盛期,种植或增加这些天敌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梨卷叶蛾的数量。
4.栽培管理: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是预防和控制梨卷叶蛾的关键。包括及时清除落叶和残枝,浇水、施肥要均匀,剪枝要适时,树冠保持略锥形,适时进行适量修剪、短截或追肥等措施,增加树的生长力和抗病能力,对减少树体内各种害虫发生和滋生有很大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梨树卷叶的防治,可以采取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栽培管理等多种措施,综合施策、长期药轮是控制梨树卷叶害蛾最有效的方法。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