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油画(如何欣赏油画的美)
如何欣赏油画的美
欣赏油画的四个步骤和五个角度:
一、四个步骤
第一,色彩。由于油画色彩极具丰富性和力度感,被业界称为是“绘画中的交响乐”,所以,好油画对色彩的运用就像好音乐一样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它能把人带入一个神秘的特殊境界——或典雅、或庄严、或压抑等。
第二,笔触。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恰当的笔触应当述说着画家的情感和对美学偏好,也能敏锐地显现着不同时代审美趣味的变更。比如,鲁本斯饱蘸稀薄明亮颜色的大笔,涂抹留下的自由奔放、多呈曲线的笔触,给人强烈动势和戏剧性冲突之感;哈尔斯轻快灵活的笔触下描绘的肖像,让人读出人物神采奕奕的生动感。
第三,构图。构图是作品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满足人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传递着某种思想,欣赏者可以从不同的构图中得到或平静或稳定或倾斜或压抑之感。
第四,内容。这也是欣赏者和画家最直接交流的一条途径。按照画面刻画的是什么、刻画得逼真否、画中形象要传达什么寓意等步骤,很容易就能体会到画家的喜怒哀乐
二、五个角度
1、重点在对画面整体效果和光照,通过对画面总体形式的观察、结合生活和艺术的经验,获得一个新鲜的印象。新印象该是最淳朴、最直观。
2、要了解作品的文化情境,任何作品都不是孤立: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 并深深地刻上那个时期的烙印。
3、在美术欣赏时,只看技法、结构和色彩,不把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去欣赏,无法掌握作者的创作的意图,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更理解不了绘画作品的本质和真谛。
4、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达到意图的手法,找到作品中产生联想和共鸣的形式。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可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
5、作品的结构,油画结构和色彩是对欣赏者的较高层次的要求。
题外简介: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后经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Jan Van Eyck),(1385年-1441年) 对绘画材料等加以改良后发扬光大。后人因扬·凡·艾克对油画艺术技巧的纵深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誉其为“油画之父”。近代油画多用亚麻子油调和颜料,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木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干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
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油画逐渐生活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表现的一个普通妇女并广为流传。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油漆等。






如何欣赏油画艺术品
古希腊神话故事,看了大概两三遍,每次再拿出来感觉都如同看新书——内容人物完全记不住。太庞杂。尤其人物关系,话说宙斯作为众神之神真够累,哦,不,真精力充沛,妻子情人子女一大堆,傻傻的理不清。好在网上有人物关系图,虽然有的地方明显有出入,总的来说还是说清了宙斯宇宙(他家)庞大的人物关系(家庭乱X结构)。怪不得在西方画家笔下,宙斯拥有健美壮硕的体格,否则真心撑不住呀。
背景图是拉斐尔的《海仙女伽拉忒亚》。画中旁边是海神波塞冬的儿子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抱着伽拉忒亚在向她求爱。伽拉忒亚的意中人是英俊的牧人阿喀斯,于是驾乘着海鱼牵引的贝壳跑掉了。
西方绘画起源于宗教艺术。咱老祖宗差不多,早期题材多为神话人物故事,比如著名的《洛神赋图》《八十七神仙卷》,以及后来震撼世界的敦煌壁画。但是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中世纪以后的作品。14世纪末杨·凡·艾克尝试用油调和颜料,从而油画诞生。在此之前的画家多用水或蛋清调和颜料,水调颜料的画作干透以后很容易剥落,难以保存,因此传世作品有限。杨·凡·艾克作为哥特派画家,为文艺复兴油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颜料基础。
阿诺芬尼夫妇像 杨凡艾克 画家把自己画在镜子的映像里。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暗黑的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阶段,其本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黑死病即鼠疫的流行,动摇了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但丁笔下“那黑暗幽深的地方,响着不绝于耳的雷鸣般的哭声,我定神往底下望去,除了感到深不可测,完全无法看见任何景象”的诗句,生动描绘了中世纪的黑暗和压抑。
13世纪教廷兴起猎巫运动,认为黑猫是魔鬼的守护神,作为啮齿类动物的天敌,猫被屠杀导致鼠患泛滥,继而引发黑死病流行。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描写疫情的恐怖: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成了人间地狱,……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欧洲人口锐减,迫使经济趋向多元化,促使资本主义革命爆发。黑死病带来的死亡阴影对人们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产生冲击,一些思想家开始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主张个性解放。诗人彼得拉克写道:我不想变成上帝……我是凡人,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与此同时,人们对教会体制产生怀疑,出现经验科学的萌芽,提倡面向自然、发展科学。西方文艺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衰败湮没,随着教会绝对权威被动摇,人们借由发扬古典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潮流——文艺复兴。
死亡的胜利 老彼得·布鲁盖尔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内容以基督教《圣经》和古希腊神话故事为蓝本,主要有两个流派,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
佛罗伦萨画派初期的代表人物乔托,据说师承契马布耶,但实际全靠自学。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采用线透视构图,一改哥特式绘画的平面视图刻板之风。
哀悼耶稣 乔托
圣母子 乔托
其后有马萨丘和安吉利科。
当当当~重量级人物即将登场。对于我这水平的吃瓜群众来说韦罗基奥这个名字不是那么振聋发聩,但是他的三个学生老霸气了,分别是波提切利、达·芬奇和佩罗基诺。由于黑死病流行,波提切利比乔托晚了大约一百年,却同为初期画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同门师兄弟、神秘穿越人达·芬奇却是中期的代表画家,另一位拉斐尔是同门师弟佩罗基诺的得意门生。韦罗基奥有这样的徒子徒孙,怕是在墓里也笑醒。文艺复兴三杰还差一位米开朗基罗,说起来,老米和波提切利、拉斐尔没有直接关系,跟韦罗基奥也没有师承,但是、但是、但是,他的三位老师吉兰达约、多纳泰罗和贝托中的吉兰达约的画风颇受韦罗基奥影响。看出来没有,文艺复兴时期最牛掰的、暗藏的大BOSS当属韦罗基奥!
耶稣受洗 韦罗基奥
雅典学院 拉斐尔 画家把自己画在了里面,找到了吗
西斯廷教堂顶画 创世纪 米开朗基罗 教皇认为上帝裸体不雅,老米一听甩手走了。教皇只好又找人给上帝“穿”上了衣服。
米开朗基罗的学生瓦萨里学习了绘画、建筑,是佛罗伦萨绘画学院发起人之一,成为西方绘画教育奠基人,写了一本著名的书《艺苑名人传》,在书中第一个提出文艺复兴这个词。
咱再捋捋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的兴起主要靠贝利尼家族,画家G·贝利尼的老爸、哥哥和姐夫曼特尼亚都是大画家。看看,果然虎父无犬子,家庭教育多么重要。当然个人努力也不能抹杀,乔托就是通过自身努力,从一个放羊娃跻身名家巨匠、实现阶层跨越的励志传奇。可惜英年早逝。
贝利尼有两个著名的学生,分别是乔尔乔内和提香,提香的学生委罗内塞和丁托列托。近代著名画家德加和劳特雷克深受丁托列托笔触和线条效果的影响,把他们的画作对比一下。
银河的起源 丁托列托 神使赫尔墨斯奉宙斯之命,把刚刚出生的赫拉克勒斯带到赫拉身边,想借她沉睡的机会吮吸奶水。赫拉从睡梦中惊醒,奶水喷涌而出,化作了天空中的灿灿银河,因此英语中银河叫the Milky Way。
舞者 德加
舞者 劳特雷克
如何欣赏油画的美观
可以画出好看的画因为油画棒颜色饱满,色彩艳丽,可以打底、调色和涂抹,使用12色油画棒可以制造出许多艺术效果,例如色彩对比、层次感。此外,要想画出好看的画,还需要注意调色搭配、线条勾勒和色彩渐变等方面的技巧。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画作或者找一些油画教程来练习。另外,艺术是主观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审美喜好,所以画出好看的画也要根据个人喜好和风格来发挥创意。
怎么欣赏油画的美
本人习惯在光源方位观察欣赏静物作品。
油画如何欣赏油画
可以从意境和比法来欣赏
如何欣赏油画的美感
欣赏绘画作品不会有统一的标准,正像那句话说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幅画不同的人欣赏,就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一个艺术品的欣赏角度肯定是多元的,发散的。就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每个人都能从不同的欣赏角度去体会出不一样的神秘。决定这些差异的不仅仅是艺术品,还有欣赏者本身。
懂点美术史的朋友大概还记得,谢赫在1千多年前就讲了品画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虽然现在的美学思维和审美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这样的品画标准还是很值得参考的。就比如说绘画作品的气韵生动,其实这种感觉比较抽象,在中国画的审美中显得尤为重要。其后才是笔触,形体,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表现。虽然东西方审美习惯和美学思维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这些基本的品画标准还是一样的。
在西方绘画体系中,色彩就是一幅画作的语言,是绘画者表达自己与观赏者交流的一种独特方式。尤其是油画作品,在具备良好的造型能力的基础上,色彩的表现力尤为重要。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构图及造型表象都很一般的油画作品,由于色彩处理得非常到位,还是能表现出吸引观众的独特魅力。
在欣赏一幅画时,如果能对作者有一些了解的话,对欣赏作品会很有帮助。也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思维,以及独到的表现方式。
现在听说学国画也要素描基础了,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没有了笔墨的灵魂,国画搞得再漂亮终究不过是件“工艺品”罢了,连国画的基本审美要求都很难达到。
通常人们把画得像作为衡量标准,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引导下,使得中国油画在经历了百年之后依然不得要领,很难出现真正的、得到世界广泛认可的油画大家。看看塞尚、凡高、毕加索等油画大师,他们的作品有多少人能真的看懂?
归根结底,欣赏一幅绘画作品需要欣赏者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唯有如此才是很好地理解和欣赏一幅作品的根本。
当然,这也只是惊龙轩一家之言,欢迎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谢谢!
如何欣赏油画的结构和色彩
你好亲,很开心回答你的问题
个人拙见,油画画得很细腻,一般都是针对写实油画而言,或者是针对超写实油画而言,如冷军,蔡杰的极端写实油画
如何把油画画得细腻?提供以下建议
1首先是亲必须练习熟练素描功底,为画细腻的写实油画打好坚实的绘画地基
素描是一切画种的造型基础
如果你的素描功底很弱,是无法画好一幅写生油画的
素描,先有素描,再有油画
素描,用黑白灰,光影,结构,体积,塑造形体
油画,写实古典油画,用色彩塑造形体,用色彩塑造画面色彩氛围
一幅写实油画,需要很强很稳固的素描作为地基支撑
2一幅写实油画,画得非常细腻,无法就是深入刻画能力很强,但是一定要重视画面宏观的大关系,整体关系
但是画面的深入刻画能力,是建立在整体大关系基础之上的
冷军的油画作品再细腻,精细到毛发,毛细血管,毛衣纹理,睫毛,脸上的痣,但是冷军刻画细致到变态极致的地步,一定是建立在大关系之上的
画画首先注重整体关系,用色彩定下大色调,整体色调,再深入刻画。
3如果要把一幅油画画细致,一定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幅油画画细致,不是一天两天完成的,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
所以一定要具备超群的耐心,耐得住寂寞
做好一幅画画几个月,几年的准备
如果性格很急躁的人,或者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的心态,是无法完成一幅优秀细致的写实油画的
4对于写实油画,想要画细致,肯定是需要多准备几支很细的油画笔,如勾线笔,描线笔,有利于塑造人物的细节,如睫毛,毛衣纹理,脸上的痣,或者嘴唇的纹路
5多采用油画技法的间接技法
直接技法,一次性完成,不利于画细致
间接油画技法,层层覆盖,层层叠加,刮了又画,画了又刮,塑造画面物象的层次感,容易表达细致。
艺术狂人斗胆一说,一幅油画画得细致,不一定非要写实风格的永恒,才能表现细致耐看的风格
中国写意,意象油画,同样能表达细致的风格
比如意象画家欧洋的作品,采用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语境,虽然不写实,但是采用线条的轻重缓急,干湿浓淡,如国画中的枯笔,厚重的色彩肌理,色彩间微妙丰富的变化表达细节
写实油画,画细致,画面很耐看,但是一旦掌握不恰当,容易造成画面死板,呆板的效果,所以如果不适合画写实传统油画,可以用意象油画大气的效果表达细节。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