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和不孝区别(不肖和不孝的意思)
不肖和不孝的意思
不肖之人意思是指那些品行恶劣的,没有出息的,《多用于自己的子孙后代》。说明这个人不仅没本事没才华而且对自己的长辈也不存在应该有的尊敬。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也是被其他人看不起的,大多数都不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都希望可以离这些人远一些。
不肖和不孝的意思解释
不肖子孙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xiào zǐ sūn,意思是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不肖(bú xiào)是汉语词语,一般是称不孝之子为不肖。也指不才,不正派;品行不好,没有出息等。在旧时也是被男子用来表示自谦的词。出处:《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
《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史记·李斯列传》: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又: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
又: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
不肖子孙意思是不孝顺的子孙
说孙子不孝顺爷爷,以后爷爷老了不会养爷爷。
不肖与不孝
不肖之子和不孝之子区别在于:
一、意思不同
不肖之子,指不能继承祖辈事业的、没出息的、品行差的子孙或晚辈。不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就是旧时也是被读书人用来表示自谦的词。古时会说“不肖罪孽深重”,意思就是“我(谦称)罪孽深重”。
而不孝之子,意思就是不孝敬父母的晚辈。
二、包含范围不同
不肖之子包含了不孝之子,即不孝之子可以称之为不肖之子,而不肖之子不一定是不孝之子,因为不肖的晚辈中,可能是没出息或者品行差,但是可能会是孝顺长辈的。
扩展资料
与不肖之子和不孝之子相似的成语:
1、衣冠枭獍 [ yī guān xiāo jìng ]
解释: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示例:出人意料的是,大家都认为他是~。
2、纨绔子弟 [ wán kù zǐ dì ]
解释:指衣着华丽,游手好闲,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示例: 他是一个~,整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
3、膏粱子弟 [ gāo liáng zǐ dì ]
解释:膏粱,肥肉和细粮,指美味佳肴。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
示例:今人称富贵家子弟曰~,谓但知饱食,不谙他务也。
不孝肖是哪些生肖
一、侧重点不同1、“不孝”侧重于没有“孝顺父母”的行为,一般用于形容儿女。
2、“不肖”则更偏重指人的道德品行不端,还可以用于形容家族中的晚辈子弟。
二、词性不同1、“不孝”的解释是:不孝顺父母长辈,是动词;也可以作名词,用于旧时在父母丧事中子女的自称。
2、而“不肖”则是形容词,指子弟品行不好或没有出息。三、意思不同1、古文字的孝字,上部是一个弯腰驼背白发飘飘的老人形,下面的“子”字代表小孩,表示小孩搀扶老人的意思。
尊重老人敬重老人,这正是孝道的具体表现。
所以“不孝”多指不孝敬父母和长辈,不顺从、违背父母意愿的忤逆行为。
2、肖的意思是相似,相像。《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从肉小声。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所以“不肖”就是“不像”,指没有像父母一样孝敬父母或指没有像父母长辈一样品行高尚,建功立业,即“不成材,不正派”。中国人尊崇先辈,后辈应追随先辈的道德和功业,如果子孙没有继承家族德行,行为恶劣,就是不成材,不正派。
由此“不肖”还引申出指后辈弟子品行不好,没出息。
不孝之子与不肖之子的区别
“不肖子孙”跟“不孝子孙”区别如下:
1、不肖子孙:
不肖:不像(指不像先人),不贤。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多用于自己在祖宗坟前的谦称。
不孝子孙:
不孝子孙指的是不孝顺的后辈,是后来人们根据“不肖”的同音“不孝”造出来的词。
2、肖”是指肖像。后来词义进一步发展,“不肖”指不如先祖,有不成材、不正派之义。孝的本义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敬。
通过字形溯源,“不肖子孙”与“不孝子孙”的含义可以落实,它们的意义也因为有了字形线索而可以区分得很清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