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梁与次梁之间怎么添加吊筋(次梁加筋和吊筋怎么设置)
次梁与次梁之间怎么添加吊筋
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次梁加筋和吊筋怎么设置
主次梁附加吊筋按图集P64吊筋构造详图,吊筋底与主梁底平行,如果主次梁高差较大还是这样放置还是放在次梁底10c m左右距离。
吊筋由钢筋弯制成四段,依次为与地连墙连接固定的上竖段、与上竖段之间呈一定夹角的中斜段,与中斜段呈一定夹角且与上竖段平行的中竖段,与中竖段垂直且朝向地连墙的下横段,其中吊筋的上竖段与剔凿地连墙露出的钢筋或工字钢双面搭接焊固定,吊筋的中竖段从围檩的上层插入到围檩的下层,下横段横穿围檩的下层并与围檩下层的钢筋绑扎固定。
次梁与次梁交接节点图
可以的。
一般来说次梁的钢筋搭接连接位置,底筋连接位置可以位于支座(主梁)位置;而梁上部钢筋的连接位置不可以在主梁位置,需位于次梁的跨中1/3段位置。
因为梁上部钢筋主要承受压力和剪力,位于支座位置时,易造成次梁在弯曲受力过程中形成支座位置板面开裂。规范上和图集上有要求的。
次梁怎么搭接在主梁上
:次梁、反梁的做法如下:
1.次梁做法:次梁是以主梁为支撑的二级受力梁,次梁承托楼板或梁上的荷载,然后传递到主梁上。
次梁和主梁是同时绑扎钢筋、支模板、浇注混凝土,次梁底部钢筋搭接在主梁底部钢筋上,并可沿主梁上移至需要位置。
2.反梁的作法:反梁是为了提高房间净高,而将梁上移到梁底与板底齐平,并与楼板同时现浇,上反梁只用于最上层的屋面梁。
次梁与次梁之间算一跨吗
答:次梁原则上在主梁上部;主梁和次梁通过以下方法区分:
1.通过梁的支撑判断:主梁的支座是直接放置在竖向承重构件上,而次梁支座可以放置在主梁上。
2.从跨度判断:主梁都是单跨受力构件,而次梁多为多跨连续梁的受力构件。
3.从梁上承重判断:主梁的承重较大,上部承托重量多,而次梁承重较小,荷载相对单一。
4.从配筋判断:主梁配筋较大、较多,次梁配筋较小、较小。
5.次梁底部钢筋要放置在主梁底部钢筋上,次梁可沿主梁高度上移至所需位置。
次梁与次梁相交处箍筋如何设置
次梁是非框架梁,没有‘箍筋加密’这个概念!
次梁与主梁相交处,在主梁上应按设计要求设附加箍筋;次梁与次梁相交时,也有主次之分,当设计无要求时,宜在为主的次梁上设附加箍筋,每边三箍,间距50。但井字梁相交并没有主次,应在两井字梁上都应设附加箍筋(加强筋),每边三箍,间距50。
次梁能搭在次梁上吗
1、在主、次梁交接位置,主梁是不可以短的,其主梁侧边,都需加上三个箍筋,间距为50。2、梁支座要是位于柱上,其是主梁,而支座在主梁或次梁的,则就是次梁。3、主梁上是搭接着柱子的,次梁是连于主梁上的。
二、钢筋使用时需注意哪些
1、在进行钢筋拉直的过程中,需要将卡头先给固定好,地锚也要固定,而且在施工的安全范围内,是不得有外人进入的,且工作人员需佩戴好安全设施。
2、当开始盘钢筋的时候,需将其一头先卡牢固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出现回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且切割钢筋时,也需要使用教将其踩实。
3、当钢筋在进行吊送的时候,是需要根据钢筋的总重量,来选择承受力相符合的吊具。同时在吊机所能延伸的范围内,是要避免有其他人在的,以免发生意外。
4、长钢筋在运输的过程中,要确保抬运的人员动作是一样的,从而避免对个人造成伤害,而且堆放时,也要保证稳当,避免损坏钢筋,影响到后期的使用。
5、钢筋的捆扎,也是要特别注意的,实施人员需要站在两边,尽量不要在钢绞线上蹲着,或者是随意的走动。且要等到钢筋张拉过后,达到了八小时,再捆扎。
次梁与框架梁相交时,增加吊筋图片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吊筋
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产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主梁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主梁上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主梁下部或主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吊筋的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将该集中力传递到梁顶部,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总而言之,吊筋作用对抗剪有利!
在主梁中,承受次梁集中荷载的一种纵向受力钢筋。除了主梁为次梁的支座时,还有梁上柱时要用吊筋。
形状
吊筋
形状为: ̄╲__╱ ̄
反向吊筋:__╱ ̄╲__
计算规则
吊筋的计算规则有三:
1. 上平直段的长度为该吊筋直径的20倍。
2. 当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45度;梁高>800时,斜长的起弯角度为60度;
斜边垂直投影高度=主梁梁高-2倍保护层厚度。
3. 下平直段的长度等于次梁宽度每侧加上50毫米。
计算公式:吊筋长度=(次梁宽度+2x50)+2×斜段长度+20d×2 【ps:d:吊筋直径】
并且所有抗震等级,从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以及非抗震等级的构造是一样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