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内容

saas数据埋点方案(数据埋点设计)

2023-04-29 21:00:07云计算1

数据埋点设计

前端埋点是一种用来收集和分析用户在前端页面操作行为的数据收集方法。实现前端埋点的一般步骤如下:

1. 选择合适的前端埋点方案:目前有很多前端埋点方案可供选择,如Google Analytics、神策数据、友盟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技术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前端埋点方案。

2. 在前端页面中加入埋点代码:在页面中插入埋点代码是实现前端埋点的关键步骤。可以使用现有的埋点方案提供的SDK或者JavaScript代码实现。在插入埋点代码时需要考虑到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以及与其他代码的耦合性等因素。

3. 分析和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当埋点代码被触发时,前端埋点方案会收集页面的操作行为数据并将其上传到服务器端。收集到的数据包括用户的访问时间、访问来源、页面浏览量、点击率等。可以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来了解用户的行为模式,优化产品和提高用户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前端埋点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数据隐私保护政策和法规,确保收集到的数据不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益。

数据埋点的概念

埋点:通过针对用户对于页面进行的某些操作所触发的代码事件,来统计相关模块的数据效果的一种手段。

DA或运营人员可以通过埋点事件去查询相关的数据

数据埋点的作用

小程序埋点儿可以采集用户的数据,包括用户的姓名,性别,电话号码,地址以及浏览兴趣。

数据埋点方案

是指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领域)的术语,是针对特定用户行为或事件进行捕获、处理和发送的相关技术及其实施过程。比如用户某个icon点击次数、观看某个视频的时长等等。

埋点的技术实质,是先监听软件应用运行过程中的事件,当需要关注的事件发生时进行判断和捕获,然后获取必要的上下文信息,最后将信息整理后发送至服务器端。

数据埋点怎么实现

搭框架、定流程、扣细节,这是从一名产品前辈那了解到的产品设计流程,写PRD,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

1、搭框架。首先遍历出所有用户角色,再针对每个角色,提供相应的系统/功能,然后按照某种维度进行结构划分。这个步骤完成后,就可以输出产品的系统架构图及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产品由一个个功能组成,功能是逻辑结构,一个完整的功能具备输入、处理、输出三大特性。

从大到小的划分是:系统>功能模块>功能,用户+功能组成了用例,用例是PRD文档里描述占比70%以上的内容,所以合理的功能结构,是写好PRD的前提。

2、定流程。每个产品都有一个核心业务流程,这个核心业务流程涉及多个角色,这个步骤就是把各个角色和功能联系起来。通过核心业务流程,阅读者可以了解产品全貌,对产品有个宏观的认识。

此外,每个系统也有各自的核心业务流程,全业务流程+子系统业务流程,可以概括产品的业务逻辑。

这个步骤输出产品核心业务流程图,子系统核心业务流程图,活动图,状态机图,与外部系统交互可能还有时序图。

3、扣细节。这一步的核心的画原型和功能设计,通过原型表达产品的界面和交互。功能设计主要是从输入处理输出三个方面去考虑,用户执行输入指令后,系统会进行逻辑处理,然后输出结果。

此外,还要考虑功能涉及到哪些数据,表结构怎样设计,这些会涉及大量细节,PRD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描述这些细节。

步骤1和步骤2没有严格的顺序,也可以先梳理业务流程,再根据流程中的具体场景梳理出实际功能或系统结构。

05. 文档的组成部分

1、修订记录

记录每次文档更新的时间、作者、修订内容,便于追溯历史变动;

2、全局说明

包括名词解释、统一异常处理、列表默认数据规则等。

名词解释:每个行业都有专业术语,可以提前将晦涩难懂的术语提前做好解释,便于达成共识,更好沟通;

统一异常处理:网络异常、后台服务异常的交互逻辑;

列表默认数据规则:默认列表的排序方式,默认显示条数,超过多少条翻页,缺省值展现方式;

所有涉及全局的描述,都可以罗列在这里。

3、项目背景

每个产品,都有一套价值模型。以信贷产品为例,针对用户的价值指标有放款额、审批时长、是否上征信等;

针对后台业务人员,有审批时效、通过率、放款率、坏账率等指标;针对老板,有投资回报比、员工成本、净利润等价值指标,每一个需求,应该都是围绕某个价值指标展开。

背景从现状、方案、目标3方面描述。

现状:描述当前需求方遇到的问题,最好能跟价值模型关联;

方案:针对这个问题,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概述;

目标:期望获得多少价值指标提升;

通过项目背景的描述,可以让项目参与者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价值。

4、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对应搭框架部分,将功能结构图在此处罗列;

5、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对应定流程部分,将核心业务流程、子系统业务流程在此处罗列;

6、功能需求

这个部分在PRD中占比最大,搭框架部分,已经将产品功能点全部梳理出来了,这部分就是对功能点进行逐一描述。

功能是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我们还要考虑用户角度,所有我们采用用户+功能的方式来描述需求,这就是用例。

完整用例名称一定是动宾结构,如添加文章、删除文章、修改文章、查看文章列表。一个完整的用例包含:

描述(非必须)

前置条件

后置条件

界面交互

业务流程

异常和分支流程

数据字典(非必须)

描述

功能的简要描述。

前置条件

要操作此功能,需要具备什么角色、权限或状态。

后置条件

执行完这个用例后,关联的数据会有什么变化,页面怎么跳转。

界面

每个界面都可以拆分成多个元素,如表单、文本、链接、图片等;

表单的每个元素要描述是否可为空、是否有初始内容、是否默认选中、是否有字数限制等,还有对应的错误提示;

文本要考虑最大显示长度,超过怎么处理;

链接一定要指定点击后跳转到哪个页面;

图片要考虑显示的比例,如果未加载出来该显示什么;

还要考虑界面的内容是写死还是通过后台配置;

业务流程

当用户完成输入并提交时,后端应该做什么校验,不同输入该怎么处理,不同结果该返回什么值,最好通过业务流程图+文字来描述,确保逻辑完整。

异常和分支流程

异常流程如网络错误、接口返回异常、服务器内部错误等;

以登录为例,分支流程包括找回密码、密码登录等,分支流程非必须,简单的分支流程可以直接通过主流程体现,具体可以视情况按照一定颗粒度进行拆分。

数据字典

这个用例涉及哪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字典描述,这一步非必须,最终表结构也不一定就是这样,只是给开发一个参考。有技术背景的产品,也可以做得更细。

产品经理一定要懂基本的数据库知识,程序=数据结构+算法。用户使用产品时,本质上是在和数据进行交互,只是在用户和数据之间,加了一些列算法。

7、非功能需求

数据需求。常见的就是数据埋点,产品经理需要梳理出埋点事件表,告知开发,让开发在编码过程中进行埋点。

监控需求。需要监控某个接口或某些服务,当出现异常时,可以发送报警信息至相关人员。

性能需求。需要支撑多大的并发,运维人员可以提前准备部署方案。

06. 最后

一定要用正确的思路去写PRD,更要想清楚PRD所呈现方案的价值。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记住,找准问题比解决方案更重要。

数据埋点方式

步骤s1、以钻铤的横截面为工具面并将该工具面沿其周向均匀划分为n个分扇区,对每个分扇区分别定义一用于区分的扇区号;

步骤s2、电控模块分时驱动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发射电磁波,并持续采集接收线圈上接收到的电磁波,将采集的电压波形与驱动的电压波形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第一发射线圈和第二发射线圈每个发射时点所对应的幅度值和相位值,再结合传感器采集的方位数据,将得到的幅度值和相位值统计到各自对应的分扇区内;

步骤s3、对各个分扇区内的幅度值和相位值进行数据处理,并获得与地层边界和方位电阻率探边工具的距离及角度有直接相关性的参数。

数据埋点实战

温馨提示 用GPS测埋石点得到的数据是:经纬度及高程。

数据埋点设计包括

埋点是什么?

所谓“埋点”,是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是用户行为数据采集领域)的术语,指的是针对特定用户行为或事件进行捕获、处理和发送的相关技术及其实施过程。比如用户某个icon点击次数、观看某个视频的时长等等。

埋点的技术实质,是先监听软件应用运行过程中的事件,当需要关注的事件发生时进行判断和捕获。

特别注意需要明确事件发生时间点、判别条件,这里如果遇到不清楚的,需要和开发沟通清楚,避免采集数据与理想存在差异。例如:期望采集某个app的某个广告的有效曝光数,有效曝光的判别条件是停留时长超过1秒且有效加载出广告内容。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06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