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区别(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联系)

2023-04-30 16:00:04生活资讯1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联系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是专业性的问题,它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

1、凝血速度,内源性凝血发生的比较慢,大概几分钟才开始启动。而外源性凝血相对较快,大约十几秒就开始启动。

2、发生的条件也不相同,内源性凝血通常是在血管损伤和血管内凝血的情况下启动,外源性凝血通常是在有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启动。

3、凝血因子分布也不相同,内源性凝血存在于血液中,外源性凝血因子存在于血液和组织中。

4、激活它们的因子也不相同,内源性凝血的激活因子主要是血管内膜下胶原纤维和异物激活凝血因子Ⅻ,而外源性的是组织损伤产生的凝血因子。

5、凝血因子Ⅹ的激活也不相同,内源性凝血情况下凝血因子Ⅹ是被凝血因子Ⅸ,以及凝血因子Ⅷ复合物激活为凝血因子Ⅹ,外源性的是被凝血因子Ⅲ复合物激活。

6、还存在不同的因子,参与不同的凝血因子,内源性的凝血因子主要参与者是凝血因子Ⅷ、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以及凝血因子Ⅻ,外源性的参与因子主要是凝血因子Ⅲ和Ⅶ。凝血因子就是在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有14种,其中凝血因子Ⅺ属于凝血因子Ⅴ,不属于独立的凝血因子,它的本质是蛋白质,但是凝血因子Ⅸ是钙离子。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关键区别在于

凝血功能差是不需要补充血小板来治疗的,因为血小板是人体负责减少出血的血细胞,凝血功能不好常见的原因就是由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喝质量不正常引起的。凝血功能是通过人体的凝血途径完成,常见的凝血途径有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两种。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血凝是指血液在遇到伤口等外界刺激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凝结成固体物质,阻止血液流出并促进修复的生理现象。这个过程中包括血小板的凝聚、血管收缩和凝血因子的激活等步骤。血凝是人体内一项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是在某些疾病(如血栓症)中过度凝结的现象也会带来危害性后果。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联系是

内源因子(intrinsic factor)胃幽门黏膜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维生素B12只有与他结合才可能通过肠壁被吸收,且不被肠细菌破坏。

内源性凝血因子有XI、VIII、IX以及最典型的XII。在人体凝血的过程当中,介入该过程的因子关键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的。这些凝血因子本质就是蛋白质,内源性凝血过程关键围绕激活XII因子展开,产生某些物质后,转因此激活x因子;因别的源性凝血过程主如果从激活XII因子开始,接着间接产生X因子。

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联系

主要是检查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和外源性凝血途径有关系,可以间接代表凝血因子二、七、九、十的水平。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多数与内源性凝血途径有关系,主要和凝血因子八活性有明显关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0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