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与花药区别(花粉和花药)
花粉和花药
花的雄蕊由花丝与花药组成。花粉是由花药产生的,花粉在花药中经过发育变成成熟花粉。
花粉和花药的发育过程
花粉即植物雄花花药中的粉状物(花粉粒),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也是植物的精子,其功能是与植物卵细胞结合为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花粉和花药的关系
雄蕊由花丝与花药组成。花粉是由花药产生的,花粉在花药中经过发育变成成熟花粉。
花粉和花药是一个东西吗
雄蕊是被子植物花的雄性生殖器,是雄花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产生花粉。种子植物产生花粉的器官。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位于花被的内方或上方,在花托上呈轮状或螺旋状排列。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通常,原始的种类数目多而不一定,较高等的种类数目趋于减少并达到一定的数目。一朵花中全部雄蕊总称雄蕊群。
花粉是种子植物的微小孢子堆,成熟的花粉粒实为其小配子体,能产生雄性配子。花粉由雄蕊中的花药产生,由各种方法到达雌蕊,使胚珠授粉。
花粉和花药培养最合适的时期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组织(比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成胚状体或植株幼苗,得到的植株和母体相同,普遍是二倍体或者多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是将花粉(生殖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再形成愈伤组织。所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才能得到纯合的二倍体或多倍体。
花粉和花药培养的应用
所谓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培养、增殖或按照人们的意愿改造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从而创造新的生物和物种,以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产品。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上游工程,包含细胞培养、细胞遗传操作和细胞保藏三个步骤。另一个则是下游工程,是将已转化的细胞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生产生物产品的过程。顾名思义,植物细胞工程,当然就是针对植物细胞的细胞工程了,它是细胞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1904年Hanning成功培养离体胚以来,伴随着相关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细胞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利用细胞融合及DNA重组等现代生物技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改良现有品种甚至于组建新品种。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并于1986年起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美国APHIS到97年1月31日已批准多达两千五百八十四例田间试验。不仅如此,一些转基因植物已经开始进行商业化生产。从1994年Calgene公司的延熟番茄FLAVRSAVRTM成为首例被批准进行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作物开始,其后截止至1997年1月,美国已批准十七例,加拿大十八例,澳大利亚四例,日本七例。我国农业部也已于97年上半年批准了转基因延熟番茄的商业化。由此可见,植物细胞工程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应对此加以重视,了解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及新技术,以求在生物工程这个二十一世纪的龙头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植物细胞工程涉及诸多理论原理及实际操作技术,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培养技术,也就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进行离体地、无菌的培养。它是对细胞进行遗传操作及细胞保藏的基础。此类技术发展起步较早,相对而言已比较成熟,各种培养基制备及很多操作方法已经基本规范化。针对植物的培养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培养、花药及花粉培养、离体胚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这几个大类,每一种都还可可以继续细分为更具体的小类。组织培养首先将外植体分离出来,然后在无菌及适当条件下培养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另外在愈伤组织随外植体生长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继代培养,以避免代谢产物积累及水分散失等因素的影响。细胞培养可分为悬浮细胞培养、平板培养、饲养层培养和双层滤纸植板几类,它们都是将选定的植物细胞于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得到大量基本同步化的细胞,为遗传操作提供材料。花粉及花药培养主要是使花粉改变正常发育途径而转向形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从而产生单倍体植株。离体胚培养有幼胚与成熟胚培养两类,通过使用相应的培养基使离体胚正常的萌发生殖,以供研究和操作使用。原生质体的培养则是一切利用原生质体进行遗传操作的基础,它是将取得的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后进行培养,具体方法与细胞培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作为后继操作的基础,培养技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采用适当的培养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遗传操作和保存细胞,而错误的选择是有可能影响结果甚至导致试验和生产失败,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仅仅对细胞进行培养是不够,要使培养的细胞能为人类服务,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这就涉及到了细胞的遗传操作。可以说,遗传操作是整个细胞工程中最为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极大的依赖于理论原理、操作技术以及设备的发展。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各项基因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DNA序列分析方法的革新,诸如高效毛细管自动化测序、DNA芯片法以及大规模平行实测法的应用大大加快了基因组计划的进程。拟南芥基因组计划将于2004年完成,水稻、番茄和玉米基因组的测序也正在进行。是类计划所提供的信息将不断定位大量有价值的基因,而最近的研究还表明影响作物产量的可以是单基因的改变而不仅仅是多基因决定。所有这一切的基础研究都为遗传操作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实验技术的发展则使精确、高效的遗传操作变得更加方便。将外源DNA导入靶细胞的方法不断完善,除了以前经常使用的质粒载体、病毒载体、转座因子和APC(酵母人工染色体)等途径外,通过lipoplex\polyplex介导、裸DNA、"基因枪"、超声波法和电注射法等非病毒方式转换细胞的方法也开始被广泛的使用;细胞融合方法已被不断的改进,融合率增大;细胞诱变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诱变方式不断增加。这些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都为更好的改造细胞创造了条件。
培养或改造好的细胞是进行研究和生产的基本材料,为了使其不致死亡并尽量保持优良的特性,就需要进行适当的保藏。一般是根据细胞的特点,人工创造条件使其生长代谢活动尽量降低,处于休眠状态,以抑制增殖和减少变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细胞库,ATCC早在92年就已经有了三千两百多个细胞系入库,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花粉和花药离体培养的区别
一般的组织培养是利用体细胞所以后代与亲代之间性状非常相似,在不考虑细胞质遗传的情况下几乎完全随亲本,是无性生殖,故可看作一种克隆技术。 花药离体培养中由于培养材料是花药,其本质是培养精细胞(属于生殖细胞,雄配子)所以新的幼苗细胞核遗传物质是亲本的一半,可看作有性生殖中的特殊类型(单性生殖)。
花粉花药培养
花粉播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实际上是指花药的离体培养。是一种孤雄生殖。即将植物的花粉粒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将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变成纯合子,从纯合子中选出我们所需要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叫单倍体育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是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