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海水为什么不结冰)
海水为什么不结冰
主要原因是水具有反常性质——冰的密度比水低,使得深海温度稳定在2~4℃;次要原因是,海水的冰点温度低于零度。
我们首先来分析水的结冰温度,冰点受两个因素影响:
1、含盐量
地球海水中的含盐量平均是35%,这时候海水的冰点大约是-1.9℃;
2、压力
深海压力都比较大,每下降10米,大约增加一个大气压,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水的冰点大约下降0.0075℃;这样看来,就算是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也就降低冰点到大约-8-1.9≈10℃。
两者对冰点的影响都不大,看来深海的水不结冰,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没错!
水还有个极为特殊的性质,就是固态的冰,密度比液态的水还小,这一反常现象导致水具有很多奇妙的性质,比如固态冰漂泊在液态水之上,在常压下,水密度最大是在4℃。
现在就容易解释多了,为什么深海的水不结冰啊?
因为如果深海的水结冰,冰的密度低就会上浮。
这样的效果就是,密度大的水就会下沉,直到深海处密度最大,这时候温度大约2~4℃,使得深海水的温度非常稳定。
在遥远的古生代,正因为水有这样反常的性质,使得古生物在极为寒冷的时候,能躲在水底度过难关。
想象一下,倘若水不具备这样性质的话,那么水就会从水底开始结冰;在极寒的冬天,水里的生物将无处可逃,从而被冰封。



为什么海水不易结冰?(用稀溶液的依数性解释)
海水结冰和淡水结冰的条件不一样。住在海边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初冬冷空气来临时,陆地浅水池塘很快冻结成一层薄冰;深冬时节,江河封冻,而海面却照样波涛汹涌,海浪起伏。只有在寒潮频频爆发,空气较长时间处于低温的情况下,海水才会出现结冰现象。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
①气温比水温低,水中的热量大量散失;
②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
③水中有悬浮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降到0℃以下即可结冰。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时所需的温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低于4℃。随着盐度的增加,海水的冰点和密度最大时的温度也逐渐降低。 海冰初生时,呈针状或薄片状冰晶;继而形成糊状或海绵状;进一步冻结后,成为漂浮于海面的冰皮或冰饼,也叫莲叶冰;海面布满这种冰后,便向厚度方向延伸,形成覆盖海面的灰冰和白冰。 海冰是淡水冰晶、“卤水”和含有盐分的气泡混合体。按发展阶段,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类;按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冰和流冰两大类。固定冰与海岸、海底或岛屿冻结在一起,能随海面升降,从海面向外可延伸数米或数百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随着海面风向和海流向各处移动。 来源:中国气象局 海水含盐度很高,大约在34.5‰左右,这种盐度下的海水的冰点大约在-2℃。即使达到-2℃,由于表面海水的密度和下层海水的密度不一,造成海水对流强烈,也大大妨碍了海冰的形成。此外,海洋受洋流、波浪、风暴和潮汐的影响很大,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冰晶很难形成。 海洋难以封冻对我们人类很有好处,海洋冬天不结冰使世界的气候比较湿润,易于生物的发展。再者海洋不结冰可以使我们的船只在冬天可以继续航行。 现在常年存在海冰的地方是南极和北极。在北极,即使在夏天海冰的面积也有大洋洲那么大。
海水不结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什么
因为海洋流动`有暖流经过南极附近,那片地区的水温就相对的高一些,没达到结冰的温度要求.
①南极木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冰川雪原中,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②从罗斯海西南端的罗斯岛向东北方向走去,穿过麦克默多海湾,便走进了一个无雪干谷地区.这里有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和地拉谷等三个谷地依次向北排列.在赖特谷的腹地,有个范达湖.夏季的赖特谷中,有一条从文森山下来的冰川,数十万吨的冰川雪水流入范达湖,使这里成为干谷沙漠之中的一片绿洲.1960年,日本科学家曾对这一湖泊进行考察,经过测量后发现,该湖表面以下的水温为0℃左右.随着水深增加,水温不断增高.在15~16米深处,水温上升到7.7℃;在40米以下深处,水温仍缓缓升高;到达68.6米深的湖底,水温竟高达25℃,几乎和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差不多了.
海水为什么不结冰化学
主要原因是水具有反常性质——冰的密度比水低,使得深海温度稳定在2~4℃;次要原因是,海水的冰点温度低于零度。深海压力都比较大,每下降10米,大约增加一个大气压,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水的冰点大约下降0.0075℃;这样看来,就算是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也就降低冰点到大约-8-1.9≈10℃。
为什么海水不容易结冰的原理解说
大海其实会结冰,只是不容易结冰。每当冬天的时候,陆地浅水池塘很快冻成一层薄冰,海水却依旧波涛汹涌,这是因为海水结冰和淡水结冰的条件不一样。
海水结冰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气温比水温低,导致水中的热量大量的散失。
第二个条件是,相对于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冰点),已经有少量的过冷却现象。
第三个条件则是,水中有悬浮的微粒、雪花等杂质凝结核。
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温只要降到0℃以下就可以结冰。但是海水当中含有较多的盐分,由于盐度比较高,结冰所需要的温度比淡水要低得多,密度最大时的水温也要低于4℃。所以海水不容易结冰。
海水结冰的难度很大。
海水当中盐度高,结冰需要的温度要比淡水更低。而且海水的冰点随着盐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海水表面趋向于结冰温度时,密度增大,海面的海水下沉,会引起水的垂直对流,进行混合。表层水开始结冰,其析出的盐类使得临近水层的盐度增大,导致临近海水的冰点再次下降。所以海水结冰的难度很大。
只有海洋混合均匀,从表层到海底各深度的水温都接近冰点的时候,海面才会凝固结冰。而且盐度导致的冰点高低之外,洋流、波浪、风暴和潮汐等对海洋的影响也很大,这些因素一方面加强了海水的混合作用,一方面也使冰晶难以形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