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显微镜与放大镜区别(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原理一样吗)

2023-05-06 16:42:04西部百科1

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原理一样吗

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利用光的折射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制成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是用于观测放置在观测人员近处应予放大的物体的。表面为曲面的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透镜可以使物体放大成像,放大镜的成像原理,F以内的物AB,其大小为y,它被放大镜成一大小为y'的虚像A'B'。放大镜的放大率 Γ=250/f' 式中250--明视距离,单位为mm f'--放大镜焦距,单位为mm 该放大率是指在250mm的距离内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像的视角同没有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视角的比值。

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显微镜原理: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汇聚光线。

显微镜和放大镜有区别吗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面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凸起)

4. 中间越厚放大的倍数越大

5. 使用工具可以观察许多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6. 一些固体的物质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就叫晶体。

7. 在显微镜下花岗石中的石英、长石、云母的三种晶体

8. 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 显微镜发明拓展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说一说放大镜与显微镜的区别和联系各是什么

答:相同点是:1、放大镜、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2、放大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相同;3、作用都是将较小物体进行放大。不同点:放大镜对物体是一次放大;显微镜把物体进行二次放大:物镜利用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到1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实像原理,目镜是放大镜原理。

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原理一样吗图片

放大镜一般是指单片曲光体制成的一种透镜。而显微镜一般是几个透镜,或叫作曲光体组成的。它有着更大的放大作用。一、构造不同

1、显微镜: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一个目镜和一个物镜都是凸面镜,所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眼睛的远视。

2、放大镜: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面镜,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二、原理不同

1、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2、放大镜: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需要把物体移近眼睛,这样可以增大视角,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较大的实像。但当物体离眼的距离太近时,反而无法看清楚。

要看清楚不但应使物体对眼有足够大的张角,而且还应取合适的距离。对眼睛来说,这两个要求是相互制约的,若在眼睛前面配置一个凸透镜便能解决这一问题。

三、使用方法不同

1、显微镜:利用自然光源镜检时,最好用朝北的光源,不宜采用直射阳光;利用人工光源时,宜用日光灯的光源。

镜检时身体要正对实习台,采取端正的姿态,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2、放大镜: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1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