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霓怎么读(露怎么读)

2023-05-08 15:20:22自我学习1

霓怎么读

霁jì]虹[ jiàng ]义 同“虹”,限于单用。[ hóng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是空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这种圆弧常出现两个,红色在外,紫色在内,颜色鲜艳的叫虹,又叫正虹;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较淡的叫霓,又叫副虹。

露怎么读

“露”的两个读音lòu、lù区分方法:

1、读作“lù”时占绝大多数,所以根据“记少不记多”的原则,只要记住读作“”的情况即可。这样省时省力。

2、读作“lòu”的情况基本都是动词,且“露”字在前。与它组成词语的的后一个字一般都是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如“头”“脸”“面”“(马)脚”“尾”“(一)手”等。

3、读作“lòu”的词语许多是略含贬义的,或者是不太好的意思。如露丑、露馅、露底、露富、露白、漏风(声)、露马脚、露怯、露相、露拙等。

4、注意区分几个特殊的词语,如“露头”既可读作“lù”,也可读作“lòu”,但是意思不同。再比如“露头角”与“露马脚”(感情色彩不同)。再比如“露骨”,也是指人身体部位,但是情况特殊。

5、注意区分读作“lòu”时意思与“漏”相近易混的几个词语。如“漏风”与“走漏风声”等。

霓怎么读 拼音

读音是ní cháng fēng huá。

霓[ní]

汉语汉字

霓是太阳光进入小水滴里,经过两次折射和两次反射形成的,通常出现在虹的旁边,呈一种色彩的圆弧,它的颜色排列与虹相反,色彩要比虹淡一些,也叫副虹。光线在水滴里比虹多经过了一次反射,霓的色彩排列正好与虹相反,色序是外紫内红。因为多一次反射,能量多一次损失,所以我们看到的霓的色彩比虹要淡一些。

霓裳怎么读

霓 虹的一种,亦称“副虹”。

形成的原因和虹相同,只是光线在水珠中的反射多了一次,红色在内,紫色在外。

1.神仙的衣裳。

相传神仙以云为裳。

《楚辞·九歌·东君》:“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 元 袁桷 《甓社湖》诗:“ 灵妃 夜度霓裳冷,轻折菱花玩月明。

” 许地山 《危巢坠简·无忧花》:“这动物质的衣裳,比起其馀的舞衣,直像寒冰狱里底鬼皮与天宫底霓裳的相差。

” 霓裳2.借指云雾,云气。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排云接虬盖,蔽日下霓裳。

” 元 袁桷 《秋雪联句》:“白藏缟衣舞,颢气霓裳呈。

” 3.飘拂轻柔的舞衣。

唐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诗:“ 贵妃 宛转侍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冬雪飘颻锦袍煖,春风荡样霓裳飜。

” 4.借指舞女。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教莫把瑶筝按,只许凤箫闲,他道是何用霓裳翠袖弯。

” 5.道士的衣服。

《隋书·隐逸传·徐则》:“霓裳羽盖,既且腾云,空椁馀衣,讵藉坟垄!” 唐 钱起 《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长男栖月宇,少女炫霓裳。

” 6.《霓裳羽衣曲》的略称。

唐 白居易 《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此时念"ní cháng")后《六幺》。

”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张春舫》:“因赋《游仙》诗云:‘可怜一阕《霓裳》咏,证果翻迟十二年。

’” 郁达夫 《病后寄汉文先生松木君》诗:“大罗天上咏《霓裳》,亦是当年弟子行。

” 7.指霓裳羽衣舞。

唐 裴铏 《传奇·薛昭》:“妃( 杨贵妃 )甚爱惜,常令独舞《霓裳》於 绣岭宫 。

”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想当日个按《六幺》,舞《霓裳》未了,猛回头烛灭香消。

” 清 纳兰性德 《明月棹孤舟·海淀》词:“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徧舞。

霓怎么读什么意思

一个需一个兔是汉字霓,拼音读ní

ㄋㄧˊ

笔顺演示

部首 雨

笔画 16

笔顺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撇、竖、横、横折、横、横、撇、竖弯钩

结构 上下结构

五行 水

五笔 FVQB

四角 10212

仓颉 MBHXU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异体字 86EA,873A,

笔顺编号 1452444432151135

吉凶寓意 吉

部外笔画 8

现代汉语词典

霓ní

(名)大气中有时跟虹同时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彩带排列的顺序和虹相反;红色在内;紫色在外;颜色比虹淡。也叫副虹。参看“虹”(hónɡ)。

霓怎么读写

侠客行①

赵客缦胡缨②,吴钩霜雪明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④。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⑤。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⑥,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⑦。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⑧。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⑨。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⑩。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⑾。

注释:

①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②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③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④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⑤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⑥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⑦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⑧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⑨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⑩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连横以抗秦。信陵君是积极主张连横的。邯郸,赵国国都。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拚,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⑾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书阁下,意即写入正史。《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结合全文,这两句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写史的人把侠客的功绩记下来流传后世

幺怎么读

幺念“儿”偏旁。因为幺是一个独体字,一般不单独出现,常常作为汉字的部首或偏旁,这个偏旁就是“儿”偏旁,表示与人或人的行为相关的意义,比如“兄”、“孩”等。所以我们常常把“幺”念成“儿”,比如“幺儿”、“幺女”,是因为这个偏旁的影响。同时,幺还有一些其他的读音和用法,比如作为数词的单独使用,“幺”表示“一”;还有“幺菜”、“幺麽”等多种搭配,表示“最小的”、“不重要的”等含义。

裳怎么读

裳一共有两种读音,一种读音为cháng,另外一种读音为shang。1、裳 cháng ㄔㄤˊ:释义:〔裳裳〕鲜明美盛的样子。古代指下衣。

(古人穿的遮蔽下体的衣裙,男女都穿,不是裤子,是裙的一种,不同于现在的裙子。)

2、裳 shang ·ㄕㄤ;释义:〔衣~〕衣服。作“cháng”音时,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也有“光明”之意。读作“shang”(轻音)时,则是 衣服之意。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常,下帬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白话版《说文解字》:常,下身穿的衣裙。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裳,这是“常”的异体字,字形采用“衣”作边旁。三、相关词汇解释1、云裳[yún cháng] 仙人的衣服。仙人以云为衣,故称。

2、抠裳[kōu cháng] 犹抠衣。

3、虹裳[hóng cháng] 彩色的下衣。

4、衣裳[yī shang] 衣服。

5、红裳[hóng shang] 红色衣裳。

霓虹怎么读

腻 [ nì ]

1.食物油脂过多,使人不想吃:油~。 2.厌烦:越听越~。 3.细致;光润:细~。 4.积垢:尘~。

匿 [ nì ]

隐藏;不让人知道:隐~。~名。~居深山。~影藏形。

泥 [ ní ] [ nì ]

1.土和水混合成的东西。2.像泥的东西。1.用灰、泥等涂塞。2.死板;不灵活。

霭怎么读

◎ 岚【 lán】〈名〉

(1) (形声。从山,葻( lǎn)声。本义:山林中的雾气) 同本义 [mountain mist]

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白居易《新栽竹》

(2) 又如:岚气(山中雾气);岚光(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岚峰(雾气缭绕的山峰);岚雾(山中雾气);岚霭(山中的云雾。岚,山林中的雾气。霭,云气)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2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