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什么时候第一次(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

2023-05-10 13:20:09自我学习1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

36137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时间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这些代表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时间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名(有一名代表姓名不详),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这些代表是:中央局委员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上海的杨明斋,北京的罗章龙,山东的王尽美,湖北的许白昊,湖南的蔡和森,广州的谭平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李震瀛,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代表施存统。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

1922年中共二大:首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因为二大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国情,所以针对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别提出了“反帝”加“反封建”这一正确纲领。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仅一年后,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便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影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大会制定《中国共产党章程》,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第一个章程;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第一次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共“二大”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后,很快提出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为了合作成功,孙中山在确立联俄联共政策后,邀请中国共产党人协助将国民党改组成一个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各民主阶级的革命统一战线。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第一次国共合作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扩展资料: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次国共合作给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主要是:

1、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这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必须放手发动农民,坚决依靠农民,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3、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必须重视武装斗争,建立党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军队。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共产党的纲领,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党开始掌握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一次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纲领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什么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国

是“三民主义”。

110年前,武昌首义的枪声拉开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包括孙中山先生在内的革命党人和爱国志士,深刻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是历史性和结构性的,他们力图遵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经验和指导思想,以“三民主义”之理念,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

在《兴中会章程》中,孙中山先生感叹“中国积弱,非一日矣”。相比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列强,清政府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仅无法有效集中民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更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力量来抵抗外辱。

孙中山先生认为,这种发展阶段的“代差”在内表现为清政府“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在外则表现为西方列强“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最终的结果则是“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为了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人发起了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解除了封建专制的陈旧枷锁,为亚洲人民树立了民主共和的典范,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和国家观念的确立提供了初步的条件。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革命纲领

1922 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扩展:

1922年: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着手分析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开展工农群众运动,中国革命很快展现出了崭新的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进行过长时期的斗争。这些斗争有重大的意义,但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第一,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第二,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特别是没有深入到下层的工农群众中去,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这是以往的革命斗争之所以成效甚少的两个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在这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上,情况都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1921年9月,陈独秀辞去在国民党广东政府内担任的职务,返回上海主持中共中央工作。这时,对于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尽快制定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这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解决的课题。

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投身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1922年1月,《先驱》的发刊词指出: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任务”。

1921年底至1922年初,帝国主义列强召开的华盛顿会议通过了《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和“中国门户开放”的原则,以遏制日本独占中国的势头,确认帝国主义列强共同统治中国的局面。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操纵下,中国各派军阀展开更为激烈的争夺,引发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等,使中国政局陷入极度混乱。这些事实,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1922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大会阐明了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这些思想,对于党制定当前阶段的革命纲领给予了直接的帮助。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制定的。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大会发表的宣言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实际上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大会宣言指出,一方面,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无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实际上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另一方面,中国“在政治方面还是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这也“使中国方兴的资产阶级的发达遭着非常的阻碍”。宣言着重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宣言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奋斗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制定出了党在当前阶段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即党的最低纲领。宣言又指出:党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又指明了党的最高纲领。

党的二大宣言初步阐明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这就是: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策略是组成各阶级的联合战线;革命的任务和目标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的统一;革命的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会指出,为了实现反帝反军阀的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大会在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进行初步分析后指出,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面来”;“中国幼稚资产阶级为免除经济上的压迫起见,一定要起来与世界资本帝国主义奋斗”;工人阶级有伟大的势力,这种势力“发展无已的结果,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大会还提出,要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商具体办法。

党的二大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革命,长时间里没有弄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没有正面提出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成立刚刚一年,就把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这说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这个纲领很快传播开来。“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了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即最终目标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党的最低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奋斗目标和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意义

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

这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党的最高纲领。为了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大会提出在目前历史条件下的最低纲领,这就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

有必要!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它的一面旗帜。中共二大第一次将党在民主革命中要实现的目标同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要实现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不仅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任务,并指出要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成果。

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没有一个政党能明确地弄清革命的对象和动力,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革命的纲领。而党成立仅一年后,就在中共二大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这充分表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3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