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抹和抹的写法区别(抹和抹的写法区别是什么)

2023-05-13 18:24:05西部百科1

抹和抹的写法区别

胡涂的涂的写法是:涂

涂的部首是:氵

涂:

名词

(1) (形声。从水,余声。本义:涂水)

(2) 同本义

(3) 古水名。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发源于寻甸,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

涂,水。出 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 渑。——《说文》

(4) 洞涡水支流。在山西省榆次县境

(5) 道路。也作“途”

抹和抹的写法区别是什么

一、考生自行填涂“考生禁填”的缺考标记,造成计算机扫描试卷时将其作为缺考生处理;   二、考生未将条形码贴在固定区域,造成计算机在扫描过程中无法识别;   三、考生未使用规定的2B铅笔填涂答题卡的客观题部分,计算机无法扫描;   四、考生在填涂答题卡时,采用的不是黑方块的正确填涂方法,而是用划勾或圆圈之类的代替,同样造成计算机无法扫描该试卷。   五、考生在进行主观题答题时,答题内容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所超出部分计算机扫描后无法显示,成绩大打折扣。   就上述问题,省高招办提醒广大考生,高考时一定要认真谨慎地填涂答题卡,以避免成绩受到影响。并告知考生如何正确填涂答题卡:   一是考生在拿到答题卡时,应检查答题卡的正反面,如果发现答题卡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单面缺印等现象,要及时向监考员报告,更换答题卡。   二是考生要仔细核对监考老师下发的准考证条形码所打印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和本人的相符,如果不符,应该告诉监考老师对换正确的;在对条形码核对无误后,考生将其贴在指定的贴条形码区。条形码一律横贴,即准考证号从左向右排列。考生应保持条形码的整洁和完整,不要在条形码上面和周围写画。   三是考生在答题前,要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按注意事项的规定认真执行。用黑色墨水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四是考生要注意答题用笔:客观题用2B铅笔正确填涂,主观题用0.5毫米的中性黑色签字笔书写,作图题用铅笔作好图以后,用黑色签字笔再描一遍(铅笔线扫描仪无法扫进计算机)。书写要字迹工整,清晰。不得使用铅笔、红笔、蓝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等笔书写。   五是考生在进行主观题答题时,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内容不可超出指定的矩形边框,否则,答案无效。   六是在主观答题过程中如需对答案进行修改,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在其紧挨处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的书写同样不得超出答题区域的矩形边框,否则,修改的答案无效。修改答案允许用橡皮擦,但应注意不要造成答题卡破损。禁止使用涂改液、胶带纸改错或用透明胶带纸粘扯欲修改的内容。   最后提醒广大考生要保持答题卡的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抹与抹有什么区别

热炒一般分为炒、爆、熘、炸、烹、煎、溻、贴、瓤、烧、焖、煨、焗、扒、烩、烤、盐焗、熏、泥烤、氽、炖、熬、煮、蒸、拔丝、蜜汁、糖水、涮!

1、炒: 炒 是最基本的烹调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烹调方法。炒分为生炒、熟炒、滑炒、清炒、干炒、抓炒、软炒等。炒字前面所冠之字,就是各种炒法的基本概念。生炒:生炒的基本特点是主料不论植物性的还是动物性的必须是生的,而且不挂糊和上浆。熟炒:熟炒原料必须先经过水煮等方法制熟,再改刀成片、丝、丁、条等形状,而后进行炒制。熟炒的调料多用甜面酱、黄酱、酱豆腐、豆瓣辣酱等。熟炒的主料无论是片、丝、丁,其片面厚,丝要粗,丁要大一些。滑炒:滑炒所用的主料是生的,而且必须先经过上浆和油滑处理,然后方能与配料同炒。清炒:清炒与滑炒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不用芡汁,而且通常只用主料而无配料,但也有放配料的。干炒:干炒又称干煸。就是炒干主料的水分,使主料干香酥脆。干炒和生炒的相似点是原料都是生的,不上浆,但干炒的时间要长些。抓炒:抓炒是抓和炒相结合,快速的炒。将主料挂糊和过油炸透、炸焦后,再与芡汁同炒而成。抓糊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鸡蛋液把淀粉调成粥状糊;一种是用清水把淀粉调成粥状糊。软炒:软炒是将生的主料加工成泥茸,用汤或水澥成液状(有的主料本身就是液状),再用适量的热油拌炒。成菜松软、色白似雪。

2、爆: 爆 就是原料在极短的时间内经过沸汤烫或热油速炸(也有用油温较高的底油速炒的)再与配料同炒,迅速冲入兑好的芡汁快速颠炒。爆的特点是旺火速成。所用原料多以有韧性的肚头、鸡肉、鸭肉及瘦的猪肉、牛肉、羊肉等。爆一般都先将原料进行刀工处理。主料上浆时不可过干,以防遇热成团。爆制时的烫、炸和爆之者要紧密衔接,不能脱节。爆,一般可分为油爆、芫爆、酱爆、葱爆、汤爆、水爆等。油爆:油爆就是用热油爆炒。油爆有两种烹制方法,一种是主料不上浆,用沸汤烫一下即刻捞出控水,放入热油中速炸,炸后再与配料同炒,继之冲入兑好的芡汁速炒;另一种是主料上浆后,在热油锅中速炒,炒散后,控去部分油,下入配料,冲入芡汁速炒。芫爆:芫爆和油爆相似,不同点是芫爆的配料必须是香菜即芫荽,因此得名。酱爆:酱爆就是用炒熟的酱类(甜面酱、黄酱、酱豆腐)爆炒原料。葱爆:葱爆就是用葱和主料一同爆炒。葱爆的主料既不上浆、滑油,也不用开水烫,而是用调料调好味与葱爆炒而成。汤爆、水爆:汤爆和水爆很相似。把主料先用开水氽至半熟后,冲入调和味的沸汤,即为汤爆;如果冲入沸水,即为水爆。水爆菜肴在食用时另蘸调味品。

3、熘: 熘 在旺火速成方面与炒和爆相似,不同的是熘菜所用的芡汁比炒菜、爆菜多,原料与明亮的芡汁交融在一起,熘菜的原料一般为块状,甚至用整料。熘的方法有多种,从制作方法上分有焦熘、滑熘、软溜等;根据调料上的区别,又有醋熘、糟熘。焦熘:焦熘又称脆熘。焦熘是将经调腌渍过的主料挂上淀粉糊,炸至酥脆。再用较多的芡汁较熘制。滑熘:滑熘系由滑炒发展而来,是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它与滑炒不同之处是所用的芡汁较多。软熘:软熘是将主料经过滑油(有经蒸、煮、氽等方法处理的),再加芡汁熘制的一种烹调方法,软熘的主料有流体状的和固体状的。醋熘:醋熘的制作方法与软熘基本相同,仅调料上有所差别,即醋的比例较大,成菜酸味突出。糟熘:糟熘是在调料中加入香糟汁的一种熘制方法,成菜有浓郁的香糟味。

4、炸: 炸 是旺火、多油、无汁的烹调方法。炸有清炸、干炸、软炸、酥炸、面包渣炸、纸包炸、脆炸、油淋炸等。清炸:清炸是原料本身不挂糊,不拍粉,只用调料腌渍一下,再用旺火热油炸制。干炸:干炸就是炸干原料的水分(或炸去原料部分水分),使原料内外干香酥脆。干炸的原料也是先经调料拌腌,再拍粘适量干淀粉(或玉米粉),放入油锅炸之。软炸:软炸就是原料经过调料拌腌后,挂一层薄鸡蛋糊,再下油锅炸制。酥炸:酥炸有两种,一是主料挂专用的酥炸糊,炸后糊酥松,主料细嫩;二是主料先经蒸,卤至熟烂,再挂少量鸡蛋糊用热油炸制,炸后糊酥主料烂。面包渣炸:面包渣炸的主料一般是加工成较厚(约2分)的片状,先用调料拌腌,再粘匀面粉及鸡蛋液,最后再滚粘一层面包渣炸制。纸包炸:纸包炸是用江米纸或玻璃纸包裹经调料拌腌过的主料,再用油炸制。

5、烹: 烹 是先将主料用旺火热油炸(或煎一下),再以少量底油,放入主料,下入单一的调料烹制;再一种是以多种调味品兑成芡汁,先于锅中将汁炒透,再下入炸过的原料烹制而成。

6、煎: 煎 是先把锅烧热,再以凉油涮锅,留少量底油,放入原料,先煎一面上色,再煎另一面。煎时要不停地晃动锅,以使原料受热均匀,色泽一致。煎的种类很多,有干煎、煎烹、煎蒸、煎焖、煎烩、煎烧、糟煎、汤煎等。干煎:干煎的主料必须是加工成片状或泥茸状,煎前要经各种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液煎之,煎后即可食用。煎烹:煎烹是由煎和烹两种方法结合而成。一般是原料先用旺火煎,再用适量的调料调料(汁)烹制。煎蒸:煎蒸就是原料经煎后,再放入各种调料调好味放屉内蒸之。煎焖:煎焖就是原料经煎后在锅内放入调料和汤,盖严锅盖,用小火焖主料烂汁尽。煎烧:煎烧又称南煎,是南方常用的一种烹调方法。一般是用来制作丸子。煎烧的菜肴多是色泽浅黄,质地松软。糟煎:糟煎是在主料煎后放入香糟汁及少量的汤烧制。糟煎菜肴色金黄,质地软嫩,味微甜,带浓郁的糟香气味。食之清淡利口。汤煎:汤煎就是原料经煎之后,冲入沸水再烧开。

7、溻: 溻 是在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料先经调料拌腌,再挂鸡蛋糊或拍粉拖蛋液将原料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再加入配料,调料和汤汁,用微火溻尽汤汁。此菜其味咸甜醇厚。

8、贴: 贴 有两种,一种是主料下锅后贴在锅面煎成金黄;另一种方法是将几种相同的原料用蛋糊贴在一起,或是加工成泥茸状,再下锅煎之。贴只煎一面,故菜肴一面焦黄香脆,一面鲜嫩。贴的菜肴外酥脆,里细嫩。

9、瓤: 瓤 是把主配料加工成泥茸状或丁状、丝状,做为其它原料的瓤(陷)。瓤可称制作方法,也可称烹调方法,但瓤只有和其它种方法互相组合才能成为一种烹调方法,如烧瓤、扒瓤、煎瓤。

10、烧: 烧 制菜肴的主料必须先经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热处理之后,再放汤(或水)和调料,用大火烧开,再改小火慢烧。由于烧制菜肴的口味、色泽的不同,以及成菜汤汁的多寡,又分为若干烧法。红烧:红烧菜因成菜多为红色(涂红色、浅红色)而得名。红烧的原料多是先经过炸、煎、煸、蒸、煮等法处理,再加汤和调料,用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烧,使味渗入主料内,收浓汤汁或留适量的汤汁,再用水把湿淀粉调稀勾芡而成。白烧:白烧和红烧的区别在于烧制菜肴的调料和汤汁均为淡色或白色。干烧:干烧又称大烧。干烧是指主料经长时间慢烧,汤汁渗入原料内,烧得菜肴见油而不见汁(或汁很少)的烹调方法。

11、焖: 焖 是从烧演变而来的。焖菜的主料经油炸(或油滑、或水燎)后,再放适量的汤和调料盖严锅盖,用小火将主将焖烂。焖有红焖和黄焖,二者的烹调方法和用料都一样,只是调料有所差别。红焖所用酱油和糖色比黄焖多。红焖菜为深红色,黄焖菜呈浅黄。

12、煨: 煨 是用微火慢慢地将原料煮熟。煨制的主料要先经出水处理,再加入汤和调料,盖上锅盖,用微火煨之。 煨菜原料多是质地老、纤维质粗的牛肉、羊肉、野鸭、鹅之类。煨制的菜品熟烂,味醇厚,汤汁甚美。

13、焗:凡焖制的菜肴原料均先经调料拌腌,再过油,然后放适量的调料和汤,用较大的火加锅盖将原料焗熟。焗菜因采用的调料不同,有蚝油焗、陈皮焗、香葱油焗、西汁焗等。

抹字的笔顺是什么

札抹

[ zhá mǒ ] 

基本解释

犹缠束。

详细解释

犹缠束。

《西游记》第四三回:“好和尚,脱了褊衫,札抹了手脚,轮着降妖宝杖,扑的一声,分开水路,钻入波中。”

把袖子或裤脚缠绑束紧。

《西游记.第四三回》:「好和尚,脱了褊衫,札抹了手脚,轮着降妖宝杖,朴的一声,分开水路,钻入波中。」

抹和抹的区别在哪里

李宁涂码和不涂码没有什么区别。

同一款李宁鞋涂码和不涂码区别不大,外观、配置、性能都是一样的。而且涂码鞋是将鞋舌部位的二维码涂掉即可,上面会有鞋子的尺码、内长、型号、出厂等各种信息。

之所以李宁鞋会被涂码是因为李宁公司进行了控价,但是经销商为了销量还是得降价卖,就得把码给涂了,防止被李宁查到。对于普通消费者们来说,只要买到的李宁涂码鞋便宜且是正品就可以了。

抹的笔画顺序怎么写的呀

“擦” 字共有 17 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钩、提、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横、竖钩、撇、点

“擦”的基本含义为揩拭,如擦脸、擦洗;引申含义为搽,涂敷,如擦粉、擦油;摩,搓,如摩拳擦掌、擦澡。

在日常使用中,“擦”还表示贴近的含义,如擦黑、擦边。

擦,形声字。从手,察声。本义为摩擦。后逐渐演变为楷书体及简化版的“擦”字。

抹这个字怎么写

抹字水又叫:消字水,褪字灵,消字液.退字灵,去字灵.退字水,抹字水-褪字灵,擦字灵--能消除各种写在纸张或织物上的字迹和污渍及各种颜色的印刷图案和印刷字迹。

消字灵可以自己制作:

我们先准备好草酸、蒸馏水、高锰酸钾、浓盐酸、漂白粉。

先配甲液(草酸溶液),用角匙取少量草酸晶体、放入烧杯或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之溶解。然后将此溶液倒入一只滴瓶中,标签注明甲液。

再配制乙淀(氯水或漂白粉溶液)。

①氯水的配制方法:将一角匙高锰酸钾晶体加入烧瓶中,然后再向烧瓶中加入浓盐酸,将烧瓶塞和导管连接好,固定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导管导入装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片刻后将锥瓶中新制成的氯水装入乙滴瓶中。

②漂白粉溶液的配制:如果没有条件准备一套制氯水的装置,就可以用漂白粉溶液代替氯水。配制漂白粉溶液的方法比较简单。用角匙将漂白粉加入到烧杯中,然后加蒸馏水溶解。漂白粉的溶解度较小,因此配制的溶液有些浑浊。将此液倒入乙滴瓶中即可。

这样,消字灵就制成了。去字迹时,先用甲液滴在字迹上,然后再将乙液滴上一滴,字迹会立即消失。注意晾干后再将修改的字迹写上去。

在司法鉴定中常涉及到涂改、修改各种票据、遗嘱和其它法律文书等的检验鉴定。以确定其是否已经涂改?涂改前是否使用过褪色剂?为何种褪色剂等,目前国内仅有很少作者作过介绍,相关教材中也很少涉及此内容,故本课题针对国内消字灵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成分剖析研究。

1实验条件

HNO3;HCl;Na3〔Co(NO2)6〗;Na2SO4;KOH(以上均为分析纯)。

GC-9A(配色谱工作站);红外光谱仪;X衍射光谱仪。

2消字灵市场现状

目前,消字灵主要是通过“地下”渠道流入使用者。“消字灵”因地域不同可有不同的俗名:消字灵、褪色灵、褪色剂、消褪剂和涂改液等,它会因应用的载体(纸张)成分和书写色料不同有不同的配方组合,即消字灵套装,有一瓶、两瓶药水一套的,也有三瓶一套的,表1为不同字迹所用配方组合举例。

由于消字灵中的化学成分易受温度、光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几种成分易挥发,故消字灵的贮存时间一般很短,常温下(25℃)最多保存一百余天。

3有效成分剖析

3.1纯蓝、蓝黑、红墨水和圆珠笔笔迹消字灵的成分分析

钢笔墨水是最常用的书写墨水之一,其中纯蓝、蓝黑和红墨水一直是人们惯用的墨水,随着进口、国产签字笔的广泛应用,染料墨水也加入到了此行列;圆珠笔虽然不能作为存档的书写工具,但属于日常生活中最为常用书写工具,故这两类笔迹是消字灵使用的主要部分,应用此类消字灵主要有两种,效果也有所不同。两种消字灵为:A(两瓶一组)和B(一瓶一组)。笔者采用化学和仪器等方法分析其中的主要成分。

种类A为深色液体和无色液体各一瓶,两者pH值均为中性。取深色液体少量,以浓HCl酸化,加热挥干,再以少量的去离子水溶解,滴加Na3〔Co(NO2)6〗溶液,结果产生沉淀,示有K+。深色液体少量,加入浓HNO3少量,震荡后放置,出现褐色沉淀;另取深色液体少量,小火加热挥干,得晶体,进行FIR的检测,于920~890nm处有一强吸收峰,400~380nm处有一弱吸收峰。综上所述,上述深色溶液为弱酸溶液。

无色溶液有两种,一种与种类B相同(检验方法见下),另一种溶液为中性,经加热后会产生气泡,根据其能与强氧化剂溶液发生反应,此溶液为过氧化氢。

种类B为无色溶液,pH为酸性,与深色溶液混合变成无色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醋酸。另取少量无色溶液,小火加热挥干,得无色晶体,进行FIR的检测,得到与HO2CCO2H.2H2O相同的红外光谱图,结合其还原性的特点,此溶液为弱酸溶液。其它特性见表2中A、B。

3.2复写纸字迹消字灵成分分析

复写纸的成分主要为颜料(或染料)和连结料,红、蓝、黑等色使用不同的色料,例如蓝色的色料主要有油蓝、油紫、铁蓝和酞菁蓝,连结料主要以大量的蜡为分散体,还有较多的磷酸三甲酯增塑剂和凡士林、有机胶质等。热敏(压敏)复写纸是目前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复写纸,案件中尚未发现,有关其检验鉴定方面的研究有待进行。普通复写纸的字迹消字是当前消字的主要对象,由于其成分相对固定,所配制的消字灵效果较好。

三瓶一组合的复写字迹消字灵是蓝黑墨水消字灵外加一种能溶解有机染料的溶剂,该溶剂为油性物质,以条件:FID检测器,2%OV-17ChromsorbWAWDMCS60-80目,2.1m,INJT=250℃,CITP=150℃,H2:0.6atm,Air:0.6atm,N2:30ml/min,RANGE=1

3.3炭素墨水字迹的消字灵成分分析

炭素墨水的成分比较简单,其成色剂主要是炭黑。炭黑稳定,因此经常使用于文件存档记载。市售炭素墨水的消字灵是一瓶一组的无色液体,其pH为强酸性,以棉签醮取少量时棉纤维溶解;另取该消字灵少量,滴加KOH溶液至中性,挥干溶液,其固体残渣进行X衍射光谱检验,结果其图谱与KClO4相同,故该消字灵为简单的强酸。因其属于危险物品,不易在普通化试商店购得,故消字灵市场上每瓶的数量较少,一般为1~2ml,且价格特别贵。

4.1消字灵成分复杂,且其成分变化较大

经过对市售消字灵的调查,消字灵因配制者的素质、配制方法和原料来源的不同,其成分不尽相同。有些配制者为提高消字效果或消字后长期不留残痕,在其中加入一些辅助剂,如在A组中,中加酸(HCl、),在C组中加入其他有机溶剂等。综观这些消字灵,其主要的特点是具有氧化-还原能力的物质,或者具有较强渗透、挥发性的物质。这些物质放置的时间一长,自身就会发生化学反应。A组中会产生MnO2沉淀,C组的成分会迅速挥发,这些结果易造成消字灵过快失效,。综观腐蚀类和漂白类消字灵,其来源相对简单,原料的价格很低,价格低廉,毒性较高,容易得到,所以是首选材料。

4.2消字灵不是万能的

(1)根据目前市场上消字灵的掌握情况,部分字迹尚不能完全消褪。随着科技的发展,文件、合同和票据等使用胶印、打印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字迹的消字比较困难,效果也不佳,即使字迹有部分消褪,要重新更改或添加文字就相当困难,因为存在制作机器和色料等技术问题。

(2)腐蚀类和漂白类消字灵在消褪字迹的同时,往往容易不同程度地破坏载体。在一般人看来,用消字灵消褪的字迹不易察觉,许多时候能够混蒙过关,但是只要仔细观察或者用仪器进行鉴定,不难看出许多破绽。第一,经过任何溶剂涂擦的载体(纸张或文件),其局部表面会发生皱折,与同类的载体相比,整个面积缩小。第二,不同的消字灵因其成分的特点,消字后或多或少会在载体上留下痕迹,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痕迹会变得越来越明显,或黄或灰。第三,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消字灵涂擦在载体上本身没有荧光反应,但消字灵能够与大部分荧光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荧光的物质,故使用过消字灵的载体往往局部不发荧光,这可以通过对光或紫外光观察。

4.3部分使用过腐蚀类和漂白类消字灵消褪的字迹,经实验证明可以重现

腐蚀类和漂白类消字灵消褪字迹的原理比较简单,当消字时药剂涂擦不重时,原有字迹的化学反应物尚遗留在原来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反应的可逆性,涂擦化学溶剂进行重新显现,以揭示字迹的本来面目。

4.4自制消字灵经实验证明与市场上得到的效果相同

腐蚀类和漂白类尽管消字灵千差万别,但其主要成分不变。笔者按照本文实验结果配置了各种腐蚀类和漂白类消字灵,经消字试验比较,其结果几乎与市场上购得的消字灵完全相同,这再一次证明本文剖析结果的正确性。

漂白类腐蚀类速效消字灵配方

注:用本法制做的消字灵因是弱酸、弱碱做基料会让纸张表面变白或变黄

配方一:(重量份)A剂:漂白粉(有效含量60%)100、20、甲苯40。B剂:丙酮100、糠醛5、0.5、乙二醇—甲醚1。

配方二:(重量份)A剂:漂白粉(有效含量60%)100、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12%)80。B剂:丙酮100、拉开粉BX0.5。

将配方二的A剂按配方量将漂白粉添加于中,充分搅拌混合,得膏状体。

两个配方的B剂,分别按各自的配方量将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即得。

使用方法:使用配方一制得的消字灵时,先将A剂擦涂于需消字处;使用配方二制得的消字灵时,先用笔蘸以A剂刷涂于需消字处,然后,再用笔刷将各自的B剂分别刷涂于有A剂的需消字处,涂毕以布或棉花等擦拭。擦拭后可吹气促进蒸发。一般擦找后1分钟左右即可再次书写。

去除纺织品上圆珠笔油

可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6%、单乙醇胺12%、三乙醇胺4.2%、烷基苯磺酸钠7.5%、仲烷基磺酸盐3.7%、醋酸7%、水15.6%混合均匀,配成去除剂。用另外的方法也可以,先取次氯酸钠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5%、碳酸钠2%和水85%制成第一种混合液,再取二氯苯10%、草酸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水73%制成第二种混合液。使用时,将两种混合液混合均匀,便成消字灵,可完全消除圆珠笔的油迹。但是只能用于纺织品,用于纸张表面会损坏纸张表面及变色!

本信息来源于[我的耗材网]

抹的读音区别

抹字有三种读音。

①、读mǒ,有涂、揩、擦、除去、勾掉、不计在内、轻微的痕迹等意思。可以组词为抹去、抹眼泪等。

②、读mò,意思是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可组词为抹墙,抹石灰等。还有两种意思就是紧靠着绕过去或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

③、读mā,组词:抹桌子,擦的意思,还有一种意思是按着向下移动、除去的意思,组词为抹不下脸来,也就是碍于脸面或情面的意思。

抹与抺区别

抺引申为擦,揩,除去,勾掉,轻微的痕迹,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紧靠着绕过去;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按着向下移动,拉去,扯去等义。

抹和抹的写法区别在哪

区别在于仗和杖同音不同意,偏旁不一样,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仗就表示人去办的事情,所以有人字傍。如人拿武器,上战场与敌人做战即打仗,或依仗权势谋取私利,写对联要对仗等等。

杖带木字傍表示有木制东西,如老人拄的手杖,办丧事孝者拿的哀杖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3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