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内容

paas龙头上市公司(pla龙头股)

2023-05-14 05:10:14云计算1

paas龙头上市公司

看了用友的年报,我觉得用友非常不错。

按照惯例,先抛2019年的年报结论:虽然业绩增速放缓,但是还是很高啊,老牌大哥还是大哥。。。

说下什么是云服务,通俗的解释就是把传统的局域网放入云里面。

2020年注定不简单,坏消息是疫情带来的企业投资放缓是肯定的(都没钱买粮食了还要穿什么新衣服!),不过也许是企业布局云服务的良机。好消息是:一、企业的成本都是人力,2020大家都找不到好工作了,肯定会夹着尾巴好好干活,人力成本说不定会下降,至少不会提高太多,二、疫情也许是企业布局云服务的良机,彻底巩固龙头地位的时间点;三、企业上期的股权激励效果很好,所以推出了第二期,因此请放心,管理层肯定会加足马力搞收入的。再多说一句,股权激励的好处是可以激发企业的斗志,坏处是拿到激励股权的成本较低,一旦解除了限售,抛压会比较大。何况公司总市值:1031.57亿(流通值:1026.94亿)。

题外话:这是应一个校友的要求看的,他全仓买了大几百万。我对用友、金蝶感觉不错的,因为我本来读研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财务,学财务的人都知道,用友金蝶是比较友善的财务软件。话说金蝶跑去香港了,还是比较可惜的,不过也有330个亿啦,也是大规模。

以下开始正文(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一、分红

公 司以实施 2019 年度利润分配时股权登记日可参与分配的股本为基数,拟向可参与分 配的股东每 10 股转增 3 股,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2.6 元(含税)。

请看前两年的分红:

去年分红比例特别高,今年略低,但是呢,也是恢复了2017年度的水平,而且一直都是高水平。

二、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68号

很多朋友私信问我为什么要写注册地址。我想说的是,注册地址是一个企业的发源地,个人以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公司相对靠谱,个人有一定偏爱!虽然康得新和康美一个在江苏一个在广东。。。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产业集群,比如灯具大家都知道广州的比较有名,产业集群的好处很多,比如缩短供应链,减少物流,降低成本,人才聚集等等。。。

三、业绩

1、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509,659,748 元,同比增加 806,164,702 元,增 长 10.5%,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82,989,733 元,同比增加 70,859,351 元,增长 9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677,451,238 元,同比增加 145,289,296 元,增长 27.3%,经营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方面,持续的盈利。

企业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净利润 1,182,989,733 元,比较起来可以看到,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677,451,238 相比,差距较大。非经常性损益占了接近一半,使得指标好看很多!很多小企业靠非经常性损益拉大净利润,需要注意这些企业。

在看年报的时候,净利润要看就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这个指标是所有指标最核心的指标。

不过看两年的指标完全是不够的,还要拉长时间来看,我们看下2018年的情况。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近三年分别是2.9亿,5.3亿,6.8亿,持续的增长,但是2018年增长比较快,2019年增速放缓。

2、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是增长比较显著,但是3年来看,就会发现增速放缓。

四、分季度业绩

收入季度之间比较不稳定。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相当的不稳定。

五、非经常性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 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 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 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 取得的投资收益 246,877,964,接近去年的10倍。

处置长期股权的投资收益 256,797,787,去年为400万。

今年的金融工具让公司大赚特赚。

六、主要业务

公司通过用友 iuap 向客户和生态伙伴提供云平台服务(PaaS),包括开发、集 成、运行、运维、运营、公共应用与业务、基础数据等服务。用友云市场致力于满足企业客户一站式购买企业服务和一体化应用需求,设有云 平台服务、企业应用服务、行业云、云解决方案等,与生态伙伴共同赋能各类企业和 公共组织。

七、核心竞争力

公司专注企业服务 31 年,是全球领先的企业与公共组织云服务、软件、金融服 务提供商。

1、产品优势

用友iuap云平台是用友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社会化、安 全可信的商业创新服务平台。

2、研发优势

3、品牌及市场优势

4、营销服务网络优势

5、公司客户基础优势

目前,公司累计 服务的企业超过 600 万家,超过 60%的中国 500 强企业与用友建立了合作关系。

截至2019年末,公司云服务业务的累计企业 客户数为 543.09 万家,其中累计付费企业客户数为 51.22 万家。截至2018年末,云服务业务累计注册企业客户数467.21万家,累计付费企业客户数36.19万家,较2017年年末增长55%。一对比,可以发现,公司客户这个增加的数量还是不错的,但是2019年的年报就没有写增速了,因为这个速度下滑太厉害了,董秘也是煞费苦心啊。。。

八、经营情况

1、大型企业业务发展情况

实现了面向大型企业云服务业务的规模化销售,成功签约华新丽华、中免集团、厦门 航空等一批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

2、中型企业业务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中型企业的云服务产品持续创新,率先推出了基于云原生架 构、一体化、智能化的云服务套件产品 YonSuite,并全公有云部署。

3、小微企业业务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面向小微企业的云服务业务投入,全力加速客户上云、迁云、融云的业务推进,帮助新老客户实现数智化升级。

4、政府与其他公共组织业务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面向财政管理与政府财务管理业务持续高增长

5、金融等其他服务业务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企业支付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完成了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续展工作,全面提升了企业支付综合服务能力。

6、人力发展情况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 17,271 人。

九、收入毛利

先看一个表格

软件的产品接近100%的毛利率是因为成本主要是人力,一般都费用化。

公司的毛利率下滑比较严重,4.7%,主要是由于技术服务及培训这块业务下滑,毛利率下滑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成本和收入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或者都出了问题。

我们来看收入和成本的变动比例

收入涨了8个亿,成本涨了6.3个亿。看变动比例也是非常的夸张。所以,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是比较大的。软件公司的成本主要是人力,所以人力成本这块上涨压力非常大。

十、前五大客户和供应商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13,403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1.6%;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 中关联方销售额 0 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 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 24,087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8.2%;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 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 1,879 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 0.6%。

客户和供应商都较为分散。

一般来说,十一哥比较推崇那些客户和供应商都较为分散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风险低。除非出现系统性风险。

十一、费用

1、销售费用

同比增加-0.9%,控制的相当好,在做了这么多营销的情况下,还能有所降低。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1.0%,控制的相当好。

十二、研发

报告期内研发支出总额1,643,953,769 元,研发投入占年度营业收入比例 19.3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对云服务业务的研发投入,整体研发投入较 2018 年度增 长了 10.6%。

本期研发人员 5,184 人,2018年的年报,研发人员 5,089人,人员一直在增长,不过增幅不明显。而研发投入占比也提升,还是比较给力的。而2018年,研发投入占年度营业收入比例也是 19.3 %,两年持平。

十三、科目变动

1、应付账款

597,049,158,增加31.04 %,主要系外包成本增加所 致。软件企业,外包很正常。

2、借款

短期借款增加1.1亿,长期借款减少1.25亿,基本持平。

3、其他应付款

1,332,754,020,增加58.52 %,主要系报告期内备付金 款项增加所致。

十四、现金流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24.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220.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1亿元。

都比较一般,不过企业底子厚,有钱。

十五、风险

一是各路厂商(含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入企业互联网(To B)市场,企业服务产 业竞争加剧;

二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整体经济下行对客户采购的影响;

三是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风险控制;

四是高端人才竞争加剧、人员成本上升。

疫情带来的企业投资放缓是肯定的(都没钱买粮食了还要穿什么新衣服!),不过也许是企业布局云服务的良机。

十六、发展规划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数字经济在中国和全球加速发展,数智化、国产化、全球 化三浪叠加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公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几年前公司进入用友 3.0 战略发展阶段,开始大力推进向云服务业务转型。2020 年,公司 3.0 战略实施进入到 第二个阶段,即用友 3.0-II。公司将在 3.0-I 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公司战略转型,升维 和加速云服务业务发展,构建和运营全球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平台。公司该平台的目标 是服务超过千万家企业客户,聚合十万家生态伙伴、亿级社群个人,实现更高数量级 的用友和生态伙伴的营业收入规模;支撑和运行客户的商业创新,帮助客户构建竞争 优势;创造巨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从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业务的市场非常的广阔,但是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会比较大。

十七、会计师

比较少见的审计和内控分属于安永和信永中和两家事务所的企业。只能说企业有钱,毕竟两笔生意一起谈,可以压价格。

十八、股权结构

2019年末股东100,144,2018年末81,816,持股趋于分散。。。大家还是比较看好的

另外,根据《用友网络:2019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摘要公告》,公司3年的业绩指标如下,所以三年的收入是不用担心的。

十九、管理层

人人持股,各个牛逼,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比较稳健。

董事长王文京先生,1988 年创建用友公司,曾任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等职务,目前还担任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用友烟草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 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二十、人数

截至本年度末,本集团员工共17,271,大型的企业

pla龙头股

山力高分子算一线品牌。

山力高分子材料的龙头,公司可降解塑料业务由公司拟分拆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格林循环开展;格林循环设立了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2019年度改性塑料造粒料销量超过4万吨,正在建设3万吨/年可降解塑料项目,产品主要以PLA和PBAT为主,应用于吹膜注塑吸塑等领域。

pa 上市公司

不是。永俊纺织是有限责任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不能公开发行股份,所以永俊纺织不能上市。

绍兴永俊纺织品有限公司座落在亚洲大的轻纺布匹市场-中国轻纺城,拥有独立自营进出口权,年出口量在2000万美金左右,集纺织、印染、贸易,物流于一体的公司。

主要产品如下:1.化纤面料-涤塔夫(100% 涤纶及tr),尼丝纺,春亚纺,色丁,桃皮绒,水洗绒,佐积麻,雪纺,牛津布,塔斯隆,(如平纹170t,180t,190t,210t,230t,260t,290t,300t, 320t等; 多臂提花190,210t,230t,240t,260t等;斜纹,缎纹类等;大提花等。)2.涤粘面料,棉涤面料,cvc面料,nc 面料,cn面料,(各种组织规格, 如绉布,提花布,无弹,及纬弹,四面弹等。)3.各种涂层面料。4.工艺方面有染色,印花,涂层(pa,pu,pvc,pe 等),复合,行缝,轧光,轧花,切边,防水,起皱,抗皱,三防等。

sip龙头上市公司

有,欧比特算行业龙头,

欧比特公司的SOC芯片、SIP模块等宇航电子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类型产品在国内竞争对手较少,基本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021ar上市公司龙头企业

10 — Mira(1000万美元)

最近一次关于Mira的消息,是其筹集100万美元资金用以推动定价99美元的头显:Prism,Mira计划将Google Cardboard的方法应用于AR。此后该公司专注于企业发展,并且筹集了1000万美元用于向企业推销Prism。

9 — Spatial(1400万美元)

Spatial在一月份便完成了1400万美元的融资。在其成功融资后的次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冠状病毒爆发属全球紧急卫生情况。

8 — Talespin(1500万美元)

Talespin是一家位于洛杉矶的初创公司,该公司于3月完成1500万美元的融资。时间上,恰好是在许多公司开始部署远程工作策略之后,COVID-19大流行导致全国范围进入封锁前。看起来,似乎对创建AR和VR培训技术的公司而言,这是顺应新常态的理想机会。Talespin是Magic Leap的早期合作伙伴,在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上处于领先地位。

7 — Mad Gaze(1900万美元)

中国智能眼镜行业本身已成为一个细分市场。Nreal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与之类似的,还有Pacific Future、0glasses、Shadow Glasses等,这些厂商也都有自己的智能眼镜产品。Count Mad Gaze是紧跟Nreal其后的后起之秀,约19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让其从众筹中脱颖而出。

6 — Librestream(2400万美元)

Librestream借助其Onsight平台,与Atheer、Upskill、Teamviewer、Scope AR等一起,为AR行业的企业端提供远程协助。今年,该公司通过Connected Expert升级了平台,使用计算机视觉将IoT传感器数据集成到平台中。该平台在COVID-19大流行的背景下推动了远程工作技术的应用,这也帮助这家加拿大公司完成了2400万美元的D轮融资。

5 — Nreal(4000万美元)

当Mad Gaze吸引投资者目光时,Nreal收获更多。尽管2月受COVID-19影响面临生产延迟,但Nreal设法恢复生产并在2020年9月筹集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

4 — Envisics(5000万美元)

WayRay在2017年和2018年位居AR投资榜首,但这家汽车AR公司在过去两年中连续缺席。这为竞争者敞开了大门,Envisics(现已消失的Daqri的派生公司)抓住了这一机遇。Envisics 于10月完成了大约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General Motors、 Hyundai Mobis、SAIC Motors都是其支持者。通用汽车子公司凯迪拉克(Cadillac)计划2021年在Escalade上推出AR平视显示器看来并非偶然。

3 — Mojo Vision(5100万美元)

凭借其原型智能隐形眼镜,Mojo Vision又筹集了5100万美元。到目前为止,该初创公司已筹集1.59亿美元,其中包括2019年的5800万美元B轮融资以及2018年5000万美元A轮融资。据了解,Google的Gradient Ventures是其著名投资者之一,为该智能隐形眼镜技术做信誉背书。

2 — Magic Leap(3.5亿美元)

对Magic Leap而言,这是动荡的一年。首先,该公司以贷款抵押和裁员的形式,将其专利组合签约给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其首席执行官罗尼•阿博维茨(Rony Abovitz)也辞去职务。之后,该公司开始转向企业端,佩吉·约翰逊(Peggy Johnson)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似乎足以说服投资者重新燃起信心,据报道,Magic Leap已筹集3.5亿美元的E轮融资。

1 — Epic Games(17.8亿美元)

Epic Games此轮大规模融资更多地源于该公司在Fortnite及其游戏业务方向的成功。不过在创建增强现实体验的前沿3D引擎领域,虚幻引擎与Unity处于并列地位。因此,Adobe、Apple、Facebook和Snap都渴望提供自己的工具用以创造AR体验。

pla龙头上市公司

  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到来,传统材料及工艺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节能环保、轻量化、3D打印越来越成为塑料企业关注的热点,新型材料势必将成为塑料企业的发展方向,从现今塑料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这三大方向将成为未来塑料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第一方向:环保塑料应运而生  就中国目前的塑料行业情况而言,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受环保力度不断加码,国家对环保再生产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中塑料作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它的再生环保更是受到环保人士的诸多关心。  目前,作为环保性塑料制品的生物降解塑料、高科技功能性新型材料和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等,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究开发热点,其中生物降解塑料发展尤为迅速,也使塑料生产商认识到生物降解塑料市场的巨大商机。  杜邦、嘉吉、巴斯夫等知名化工生产商不断以并购、合资的方式进入这一市场。中国作为全球生物降解塑料重要供应地之一,约占全球产能的20%。2009~2013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年均增长率超过21%,随着多家企业着手生物降解塑料项目的新建或扩产,产能还将持续提高。  生物降解塑料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塑料包装薄膜、农用薄膜、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相比传统塑料包装材料,新型降解材料成本稍高。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而使用价格稍高的新型降解材料,环保意识的增强给生物降解新材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金发科技是国内改性塑料领域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金发大力发展新材料业务,已逐步进入收获期。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2014年金发拥有3万吨完全可降解生物塑料产能,并已取得欧盟、美国等相关认证,成为欧洲市场第二大供应商。  2014年,金发的大部分可降解产品出口到欧美市场,只有10%供应国内市场。但这一局面将发生改变,而这变化的背后有着政府强大的支持力量。  金发的创办人、董事长袁志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一直大力呼吁推广生物可降解塑料。连续两年,他在两会上提交了有关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议案,希望以此来帮助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作为新疆建设兵团下属的国有企业,新疆天业集团采用金发的PBSA材料生产农膜。该公司表示,2014年对新疆14万亩农田的试点使用中,使用了800多吨农膜。根据这一公式来计算,2015年该项目将需要使用大约5700吨PBSA膜,到2016年约需35000吨。  除了积极扩大PBSA膜的市场渗透外,金发还希望政府采取鼓励措施提供价格补贴,使广大农民都能买得起可生物降解农膜。  目前,金发生产的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已开始在新疆、山东、河南、河北、云南、贵州等多个省份进行实验和推广。未来几年,随着农业“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安全和粮食安全将被摆在更加迫切的位置,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农用地膜市场需求和用量也将可能出现突破性增长。  目前,中国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主要包括华丽环保、金发科技、天津丹海、山东汇盈、彩虹精化等,这五家企业产能之和约占全国总产能的40%。  当然,降解塑料由于在某些性能方面仍有所欠缺,其不可能全部替代现在石化类普通塑料制品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对于降解塑料的市场空间,专家觉得,降解塑料应用于垃圾袋、地膜、购物袋等规模的前景比力看好,而据保守估计,未来中国将有300万吨的需求量。因此,单就是中国市场就有数百亿的市场空间。  中国是全球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对塑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方向:汽车塑料未来可期  据报道,在中国现有的土地上,汽车拥有数量仅仅排于美国后面,目前已超过1亿辆,稳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汽车行业制造大国,据统计,年产各类汽车达1800多万辆。  众所周知,从节能减排角度看,在保持汽车必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轻汽车自重是最有效的办法,而尽量使用以塑料为标志的高分子材料是实现汽车减重的最为有效和有力的途径。  尽管我国汽车制造工业使用塑料材料的整体水平还未达到世界领先程度,但无论是乘用车还是货运车每年所需要的各种塑料材料的绝对数量都在数百万吨以上的,大约占全国各种塑料制品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而且较之农用、建筑用、包装用等其它门类的塑料制品,其产品的经济效益都是名列前茅的。  就造价而言,塑料汽车零部件比传统金属零部件更具成本优势,尽管等单位的金属材料要价高于车用塑料,然后者却更具可行性,能够大大降低加工、组装以及其他后期费用,此外,随着日后高性能塑料在汽车领域的的面积使用,其价格必将进一步下跌。  由此可见,车用塑料市场前景相当广阔,这成为众多塑料企业关注的热门领域所在。  国内汽车改性塑料龙头企业普利特就专注于汽车材料领域,其95%的改性塑料用于汽车领域,主要分为改性聚烯烃类、改性ABS类、塑料合金类以及其他类,原材料包括PP、ABS、PC等合成树脂,占主营业务成本的80%以上。  普利特汽车用改性塑料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普利特下游客户覆盖范围广,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长安福特、上海通用、长城和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  普利特主要的竞争的对手是金发科技,而金发科技成立之初致力于家电改性塑料的生产,在汽车国产化的浪潮的背景下开始切入车用改性塑料领域,在技术层面——普利特优于金发科技。  普利特不遗余力地拓展中高端汽车复合材料市场,面对260亿的中高端市场,普利特不断加大研发和销售投入,改善液晶高分子材料(LCP)生产线,以拓展市场,同时在长玻璃纤维增强材料(LGF)产能方面进行扩张,目前1万吨产能,主供德国宝马。  目前普利特在上海、浙江、重庆分别拥有5万吨、10万吨,3万吨改性塑料产能,共计18万吨,随着重庆普利特公司产能释放,预计17年普利特产能达到25万吨。  除了普利特,车用塑料的庞大数量和经济效益的可观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投身其中,从而导致销售市场上激烈竞争。目前,我国车用塑料领域的主要生产企业有普利特、金发科技、银禧科技、合肥杰事杰、中广核俊尔、锦湖日丽、上海日之升等。  塑料作为新型的零部件材料,不仅能减轻汽车自重,从而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还能大幅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汽车动力和增强其安全性,最终使汽车在安全和成本两方面表现出更佳的性能。毋庸置疑,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塑料分会新发布的车用塑料规划蓝图称,需要更多地展示塑料和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能力,以扩大这些材料在汽车应用中的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必将快速发展,这就给了车用塑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拥有了好的市场前景后,企业研发方面更需要再接再厉,不断开发塑料原料的潜能,让车用塑料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使车用塑料市场不断发展壮大。第三方向:3D打印材料充满幻想  3D行业权威报告称,过去三年3D打印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7.4%,预计201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60亿美元。其中,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市场份额占到15.1%,预计2025年该市场可达到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百亿元。  事实上,3D打印行业要想发展,除了3D打印机本身的软硬件之外,决定这个行业的另外一个核心要素就是材料科技。3D打印材料研发和突破是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也是满足打印的根本保证。  全球知名咨询公司SmarTech公司近期颁布了《未来10年,塑料在3D打印市场的应用预测》,评估了较新的塑料材料种类,包括聚碳酸酯、聚苯乙烯、TPU、PET、PBA、聚乙烯醇、聚甲醛和可替代生物塑料、透明材料、柔性材料,以及纳米增强塑料等。该报告指出塑料将成为3D打印公司的竞争优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Smartech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预计到2018年,全球3D打印材料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达到25亿美元,到2022年有望增至68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市场规模,让一些公司也嗅到了商机,从试水开始转向正式进军这一领域。  银禧科技自2012年开始生产3D打印耗材,2014年开始实现部分产品量产。该公司旗下的中山康诺德公司提供一系列3D打印耗材,包括ABS线材、PLA聚乳酸线材、聚酰胺PA粉末复合材料和PVA水溶性支撑材料。  银禧科技目前研发的ABS,PLA线材已实现小批量对外销售;PVA线材及PA粉末目前处于中试阶段。未来计划对接网络技术创新3D打印服务,公司拟利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打造3D产业化研发中心,探索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创新3D打印服务,建设用于打通垂直智能制造通道和水平价值链通道的一体化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  银禧科技的3D打印材料研发的是以华中科技大学史玉升教授为团队带头人的创新科研团队。公司董事长谭颂斌称,2015年大概有两三千万以上的研发投入用于3D打印。虽然在3D打印领域目前银禧科技还没盈利,未来的回报期在3-5年左右,但正如银禧科技董事长所说的:“这是充满幻想的行业,产业一旦爆发增长,不可估量,颗粒无收也有可能。”  ABS和PLA继续满足3D打印的业务爱好者的需求,将为个人3D打印市场带来强大商机。更多的耐用聚合物如TPU、聚碳酸酯和尼龙业将在未来十年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新材料在3D打印中的应用,能够帮助专业人士实现产品不同性能,提供重量更轻、性能更好的零部件料,减少次级安装程序,甚至让客户定制的医疗植入体和牙科解决方案成为可能,这将为相关的细分市场带来更多价值。  目前我国3D打印材料企业众多,但我国3D打印领域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3D打印材料体系,现有材料还远不能满足3D打印的需求。3D打印材料目前普遍存在种类少、性能低、价格高的问题,无法满足3D打印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国内3D打印材料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开发更为多样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3D打印材料是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关资料推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通用塑料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pla龙头企业

生物可降解塑料概念股一览 1、金发科技: 新型材料发展值得期待。公司现有3万吨可降解塑料已经实现量产,同时耐高温尼龙以及碳纤维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我们认为公司新材料生产能力已经逐渐成熟,面临最大的问题将是市场开拓的问题,一旦产品被下游市场接受,或者可降解塑料应用获得政策大力扶持,公司新型材料业务有望迎来大幅增长。 2、海正药业: 海正集团控股子公司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2008 年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年产 5000吨的聚乳酸(PLA)生产线。目前 CargillDow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 PLA 产能 14 万吨,但年产量也仅有8万吨左右的规模,且由于CargillDow 公司利用美国充足的玉米供给,将 PLA的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故预计海正生物的盈利能力一般,且目前集团公司没有将海正生物放入上市公司的动作。  3、齐翔腾达:   目前公司的生产装臵均是以碳四烯烃为原料,仅占公司采购碳四原料总量的40%左右,而剩余的烷烃部分没有进行深加工,每年大约有超过45万吨的低碳烷烃“下脚料”(异丁烷和丙烷)作为燃料气出售,产品附加值低。为了充分利用碳四原料,完善碳四深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公司将推进产业链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以及产品的升级和结构优化。2013年将会有年产5万吨丁二烯改扩建项目、年产5万吨稀土顺丁橡胶项目、年产10万吨顺丁烯丁二酸酐项目等围绕碳四产业链的项目相继投产。   4、彩虹精化:   降解材料、再生塑料、空气净化业务快速推进。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行业中拥有自主开发的淀粉基、PLA、PBS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目前已批量生产。空气净化业务已投放市场的项目有:室内空气净化达标保证方案,汽车室内空气净化达标保证方案,家用、车用、商用、医用等专业净化器,汽车尾气净化系统方案等。再生塑料也是新增业务,公司拥有多项自主开发的改性技术,去年实现营业利润450万元。   5、扬农化工:   如东基地项目奠定长期增长如东基地现有的5个产品(贲亭酸甲酯、联苯菊酯、麦草畏等三个产品为现有产能扩张,氟啶胺、抗倒酯等两个新产品盈利水平高)顺利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如东基地作为公司未来战略重点,目前占地仅200亩,公司未来有可能如东基地继续拿地,进一步扩张。   6、ST鑫富:   2009 年通过公开增发募集资金投资了包括年产 20000吨全生物降解新材料(PBS)的项目等两个募投项目。07年建成 3000吨中试产能,一直在改进和优化。目前在新建万吨级产能,建成后稳定性和均匀性应有进步。公司市场主要是出口,如果目前建成的 1万吨产能产销率达到 100%,理论上可以有 4 亿收入,1.2亿利润,但能否达成收入还要取决于公司的销售能力、国际认证及专利情况等诸多方面。   7、大东南:   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龙头企业。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系国家发改委重点扶持项目——可降解再利用新型塑料包装材料和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为BOPP薄膜、BOPET 薄膜及CPP 薄膜,其中BOPP 薄膜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毛利比率分别为55%、54%。

pla上市公龙头

1、奥克股份:

  公司2020年实现总营收57.08亿,毛利率13.23%;每股经营现金流0.92元。

  公司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产品(EC/DMC/EMC)合计产能为2-3万吨。

  近30日股价下跌34.04%,2022年股价下跌-44.46%。

  2、联泓新科:

  联泓新科公司2021年实现总营收75.81亿,毛利率25.14%;每股经营现金流0.95元。

  新能源锂电材料方面,公司10万吨碳酸酯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2万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可应用于锂电池隔膜原材料,上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在新能源板块的产品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方面,公司将持续投入相关资源,希望未来以PLA为代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板块可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和收入增长点。

  在近30个交易日中,联泓新科有19天下跌,期间整体下跌33.42%,最高价为31.6元,最低价为30.05元。和30个交易日前相比,联泓新科的市值下跌了103.64亿元,下跌了33.42%。

  3、华泰股份:

  公司2021年实现总营收149.03亿,毛利率13.23%;每股经营现金流1.49元。

  9月30日32%烧碱价格1230元为客户自提价格;目前液碱运输成本平均在0.45元/吨/公里左右,公司产品可以覆盖江苏、河南、河北、山西以及东北地区等;公司目前没有增上电解液溶剂项目的计划。

  华泰股份在近30日股价下跌6.33%,最高价为6.13元,最低价为5.78元。当前市值为64.57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15.37%。

  4、石大胜华:

  石大胜华公司2021年实现总营收70.56亿,毛利率31.5%;每股经营现金流4.73元。

  致力于成为全球最优秀的碳酸酯类产品和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电解液溶剂(碳酸二甲酯)绝对龙头,市占率超过40%;国内唯一能够同时提供五种电池电解液溶剂的厂商;2017年碳酸二甲酯系列产品营收17.4亿元,占比36.47%,公司在拥有5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产品的基础上,新增锂盐产品

  回顾近30个交易日,石大胜华股价下跌48.01%,总市值下跌了45.99亿,当前市值为252.68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52.4%。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4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