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和毛杜鹃区别(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
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
杜鹃: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栀子花,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栀子属灌木,高0.3-3米;嫩枝常被短毛,枝圆柱形,灰色。叶对生,革质,稀为纸质,少为3枚轮生,叶形多样,两面常无毛,上面亮绿,下面色较暗。
杜鹃与毛杜鹃的区别
杜鹃花的五大品系:
1、夏鹃
特点:春天抽枝长叶、夏天繁茂开花。
2、西鹃
俗称西洋鹃,因花大色艳、花量丰盛,而深受广大花友的喜爱,目前,我国约有近二三百种,形貌不一的自制品种。
特点:植株普遍生得较为低矮、长速慢、四季常青、枝条短粗;其枝条对外所呈现的真实颜色,主要取决于花色如何,比如,红枝开红花,而绿枝则多开白、粉白、桃红色花朵。
3、春鹃
因叶片表面自然长毛或叶片较大的缘故,植株还常被人们称作毛鹃、大叶杜鹃,实为白花杜鹃、锦绣杜鹃所杂交育得的变种。
特点:先开花后发芽,花期往往集中在四月中下旬、五月初左右;长速快、易繁殖;生性喜欢凉爽湿润、散光充足的环境,亦要求土壤发酸、具有良好的通透性。
4、高山杜鹃
即杜鹃花科、高山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株高平均1~3米不等,花期正值4~5月,前后可维持近一月时间,当下市面上比较常见的花色,分别是白、粉、黄、桃红等。
由于高山杜鹃原生环境的特殊性,该植物天生适应性强、耐受性好,有望成为园林绿化中,品行优良的常绿观赏花卉。
5、东鹃
特点:花朵异常繁茂,所谓的“不见叶子只见花”,形容的便是它。而从花期的角度看,东鹃一般会比毛鹃略早几天开放,然后,差不多到了七、八月份的时候,其老叶就将慢慢凋落,同时,花芽雏形渐成。
毛娟与杜鹃区别
第1点要注意通风,夏季高温闷热,如果您把杜鹃花放到不通风的地方去,很容易造成它叶片发黑腐烂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它出现烂根的情况,所以一定要把它放到一个通风良好的位置,可以把它放到一个经常开窗通风的窗子边上,这样保证有一定的通风度,它才能够在夏季安稳无恙,不出问题。
二,注意浇水频率,杜鹃花在夏季浇水是必须要跟上的,虽然它长得比较慢,但是它不能缺水,在夏天温度非常的高,水分非挥发得非常的快,您的盆土配制的透气性好的话,浇水如果缺水,根系必然会出现干枯的情况,所以我们一定要每天定期的观察一下,保证盆土不缺少水分,经常性地给它叶片喷雾加湿,这样就能够不出问题。
三,注意遮荫,夏季温度非常的高,杜鹃花如果放到太阳光底下去,叶片很容易出现晒伤的情况,而且还会增加它整个植株的负担,所以我们最好把它放到一个散射光的位置,比如把它放到大树底下,或者是直接放到一个能见早上9点之前,或者是下午四五点以后光照的地方,这样就不会出现问题。
四,注意施肥的频率,夏季他生长比较慢,但是我们养的大部分杜鹃花会在夏季分化花芽,如果养护得当,到了秋季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杜鹃花慢慢的长出好多好多的花苞来,就是由于我们在夏季施肥的原因,夏季施肥不要施得太多,频率不要高了,一般一个月给它一次或者两次,浓度调低一点,通过根部浇灌的方法去使用,最好选择用多元素的或者是磷元素含量高,其他元素也不缺失的,比如花多多的2号,这样就能够让它缓慢的生长,根系发达,而且能够快速得到了秋季孕育出花苞来。
五,注意避免淋雨,夏季多雨,特别是白天温度非常的高,太阳非常的好,突然之间阴天了下雨了,盆土里的温度非常的高,叶片由于温度高,晒的叶片也是非常烫的,我们把它放到室外,突然间下雨,雨水非常的凉,打到叶片上会造成叶片出现问题,直接到了盆土里边会导致烂根的情况发生,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淋雨,最简单的方法,每当要下雨的时候,我们直接把它搬到室内就可以了,或者是给它打一个遮雨棚,都不会出现问题。
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在哪
毛棉杜鹃花(学名: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 f.):高2-4(-8)米;幼枝粗壮,淡紫褐色,无毛,老枝褐色或灰褐色。叶厚革质,集生枝端,近于轮生,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上面深绿色,叶脉凹陷,下面淡黄白色或苍白色,中脉凸出。数伞形花序生枝顶叶腋,每花序有花3-5朵;花冠淡紫色、粉红色或淡红白色,狭漏斗形,长4.5-5.5厘米,5深裂,裂片开展,匙形或长倒卵形。蒴果圆柱状,长3.5-6厘米,直径4-6毫米,先端渐尖,花柱宿存。花期4-5月,果期7-12月。
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灌丛或疏林中。产中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该物种因花朵美丽,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杜鹃和毛鹃有什么区别
沙浪杜鹃是毛鹃的一个品种,主要特征:株型高大,可达2~3米,发枝粗长,生长健壮,适应性强,是嫁接西鹃的优良砧木。幼枝密被棕色刚毛。叶片长椭圆形,长达10厘米,粗糙多毛。花大,单瓣,宽漏斗状,少重瓣,花色有红、紫、粉、白及复色。
菊姬杜鹃是日本培育的皋月杜鹃品种之一,枝叶繁茂,耐修剪,花期长,3-5月开花,会开出红、白等色的花朵,养护得当花期可延长至一个月。 花型非常美丽,白色的花瓣纯白无暇,仙气飘飘,属于清丽脱俗的盆栽花卉。
石岩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
全世界有杜鹃品种1000余个,我国就有600余个。若按品种分,可分为中国杜鹃、日本杜鹃、西洋杜鹃三大类。
中国杜鹃又分春鹃和夏鹃。
春鹃中有映山红、毛叶青莲、万里红、琉球红、云南杜鹃等品种;花色有紫、红、洒金、白、杂色等;多为单瓣花,少有重瓣,其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花期在4~5月。
夏鹃中有串枝度、绿珠、玛瑙、纯黄、大红袍、海棠红、紫蝴蝶、皱边银红等品种。夏鹃花色多变,花冠特大,花瓣平展,特点是先长叶,后开花,花期在5月下旬以后。
西洋杜鹃知主要品种有天女舞、玉冠、四海枝、春燕、残雪、晓山、白凤等,花色有淡紫、黄绿、白青、红白、洒金斑点、复色等。花色变化道大,花大而鲜艳,花叶同时萌发,多进口于荷兰
锦绣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
杜鹃花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毛鹃、夏鹃、西洋鹃、东鹃、春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等等。杜鹃:是双子叶植物纲、杜鹃花科、杜鹃属的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又名映山红、山石榴。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繁殖方法
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压条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复杂,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才用嫁接,播种主要用培育品种。
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图片
毛鹃和毛杜鹃在外形上有一定区别,毛鹃是一种银灰色的鸟,腿部灰色,头部有一个红色的眉纹,尾部有一条黑色的纹状,而毛杜鹃是一种深棕色的鸟,腿部也是深棕色,头部没有眉纹,尾部有一条黑色的纹状。此外,毛鹃的叫声是“唧唧”,而毛杜鹃的叫声则是“唧唔”。
毛杜鹃和杜鹃的哪个好
毛杜鹃学名锦绣杜鹃,又名鲜艳杜鹃是杜鹃的一种,而杜鹃的又名是映山红,这两种花都是杜鹃花科,杜鹃花亚科,杜鹃属,映山红亚属。那么,毛杜鹃与映山红的区别是什么呢?
它们唯一可以区分它们的应该就是形态跟花的颜色了,毛杜鹃的颜色是玫瑰紫色,则映山红的颜色就丰富多彩了,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
二者叶子没有什么区别
毛杜鹃跟杜鹃
市场上销售的毛鹃一般是锦绣杜鹃,而山上的野杜鹃根据地区不同有许多品种,有的地方可能是一样的品种。锦绣杜鹃属杜鹃花目,杜鹃花科半常绿灌木。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怕热,耐半阴,不耐长时间强光暴晒。生长适温15~28℃,冬季能耐-8℃低温。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壤土为宜。
杜鹃和毛杜鹃的区别是什么
1. 杜鹃鸟的品种及分类
杜鹃鸟都会把自己的蛋下到其他种类的鸟窝里,然后就会由其他的鸟来帮助杜鹃孵化
杜鹃鸟种类介绍
1、棕腹杜鹃:
棕腹杜鹃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头顶、后颈、头侧、背和两翅表面石板灰色。虹膜橙色至朱红色,眼周黄色,上嘴角黑色,基部及下嘴角绿色,脚亮黄色。分布于中国南邻国家以至马来群岛、北抵前苏联、东至日本还有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等地,多见于常绿林或茂密的山地灌木丛。性机警而胆怯,常躲在乔木树上枝叶间鸣叫。
2、四声杜鹃:
四声杜鹃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容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每隔2~3秒钟一叫,有时彻夜不停。杂食性,啄食松毛虫、金龟甲及其他昆虫,也吃植物种子。不营巢,在苇莺、黑卷尾等的鸟巢中产卵,卵与寄主卵的外形相似。见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从东北直至海南省,国外广泛分布于东南亚。
3、黄嘴杜鹃:
黄嘴杜鹃成鸟体长26~30厘米,体重55~56克。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上面是棕色,下面是黑色和白色相间,下颌至鸟喙有带黄色的一个黑色弧形。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吃鳞翅目幼虫,如松毛虫,树粉蝶幼虫、蛾类等,有时也吃植物种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4、八声杜鹃:
八声杜鹃体长21~25厘米,嘴形侧扁、尖削。雄鸟头、颈和上胸灰色,背至尾暗灰色,尾具白色端斑。胸以下淡棕栗色,上下体均无横斑,叫声为八声一度。雌鸟通体为灰黑色和栗色相间。喜开阔林地、次生林及农耕区,包括城镇村庄。常被小型鸟群围攻,叫声熟悉于耳,但却难见其鸟。
3. 杜鹃鸟品种图片大全
皇冠、锦袍、天女舞、四海波、坎宁安白、英加、科斯莫斯等品种都勤花。
株型矮壮,树冠紧密,发枝粗短。此类,怕晒怕冻。叶片浓绿色,较厚,有光泽,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或阔叶之分。花期主要为春、秋季节,优良品种的花期可达10个月,多为重瓣,少有单瓣,花瓣有狭长、圆阔、平直、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花径6~8厘米,最大的可超过10厘米。
4. 杜鹃鸟属于什么科种
1.杜鹃不是黄莺。
2.杜鹃,又称布谷,子规,它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例如,
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辛弃疾《定风波·杜鹃花》
3.黄莺,又名黄鹂、仓庚,羽色鲜黄可爱,鸣声清亮婉转,常常出现在歌咏春天的诗里!一般代表着轻快、喜悦的感情。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5. 杜鹃鸟的品种及分类图片
杜鹃鸟的叫声有三种,大杜鹃通常被称为布谷鸟,因为它总是布谷布谷的叫。而三声杜鹃的叫声,听起来很像米贵阳三个字,而且还能明显听出只有三声。四声杜鹃叫声有四声,听起来很像在说割麦割谷、快快割麦的声音。
杜鹃鸟的声音有三种叫法,因为它分为大杜鹃、三生杜鹃、四声杜鹃三种,而大杜鹃又被叫做布谷鸟,所以它的声音是布谷布谷的声音。
而三生杜鹃的叫声相对于大杜鹃,更加类似于米贵阳,而且它的声音比大杜鹃更细,而且听起来可以发现只有三声,所以和大杜鹃的声音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四声杜鹃的叫声有四声,但是并不是布谷布谷的叫,而是听起来很像割麦割谷,或者快快割麦的声音,而且它平常以各类昆虫为食,所以是属于益鸟
6. 杜鹃鸟有多少种
1、棕腹杜鹃
棕腹杜鹃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头顶、后颈、头侧、背和两翅表面石板灰色。虹膜橙色至朱红色,眼周黄色,上嘴角黑色,基部及下嘴角绿色,脚亮黄色。分布于中国南邻国家以至马来群岛、北抵前苏联、东至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等地,多见于常绿林或茂密的山地灌木丛。性机警而胆怯,常躲在乔木树上枝叶间鸣叫。
2、四声杜鹃
四声杜鹃头顶和后颈暗灰色,头侧浅灰,眼先、颏、喉和上胸等色更浅,上体余部和两翅表面深褐色,尾与背同色,但近端处具一道宽黑斑。下体自下胸以后均白,杂以黑色横斑,与大杜鹃相仿,唯黑斑宽度可达3~4毫米,斑距约6~8毫米。常隐栖树林间,平时不易见到。叫声格外洪亮,四声一度,音拟"快快布谷"。
3、大杜鹃
大杜鹃为杜鹃科杜鹃属的1种鸟类,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飞羽内侧具白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缘,尾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羽轴及两侧具白色斑块,外侧尾羽白色块斑较大。
4、黄嘴杜鹃
黄嘴杜鹃成鸟体长26~30厘米,体重55~56克。有一条长长的尾巴,上面是棕色,下面是黑色和白色相间,下颌至鸟喙有带黄色的一个黑色弧形。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吃鳞翅目幼虫,如松毛虫,树粉蝶幼虫、蛾类等,有时也吃植物种子等少量植物性食物。
5、小杜鹃
小杜鹃是杜鹃科杜鹃属的小型鸟类,体长24~26厘米,上体灰褐色,翼缘灰色。喉灰色,上胸沾棕,下胸和腹白色,具粗著的黑色横斑,外形和羽毛很相似于中杜鹃,但体型较小。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林缘地边及河谷次生林和阔叶林中,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鸣声有力而富有音韵,音调起伏较大,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7. 杜鹃鸟的品种及分类图
杜鹃虽然个头很大,可是它下的蛋和养父母所产下的蛋在大小、颜色和形状上都十分相近,难以分辨。等到鸟妈妈回来以后,就会像对待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用心地孵蛋,还会毫无察觉地精心喂养小杜鹃呢。
啄木鸟的脑子周围包裹着一层细密、柔软、呈海绵状的骨骼,里面还充满很多气体,骨骼外面还有强力的肌肉包裹着,这些都能起到减震 的作用。所以,当啄木鸟撞击大树的时候,脑子并不会与外面的骨骼发生猛烈的碰撞,也就不会得脑震荡了。
鸟儿们都喜欢成群结队,啄木鸟则更喜欢独来独往。通常,一只啄木鸟寂寞地在森林中飞来飞去,它也会建立起自己的领地,并以响亮的叫声,警示别的鸟不许来侵犯。
8. 杜鹃鸟介绍一下
答:杜鹃鸟的资料全部:
1.所属
鸟纲,鹃形目,杜鹃科,杜鹃属的统称。
2.种类
大杜鹃、四声杜鹃、布谷鸟。
3.特征
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普通杜鹃身长约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鲜绿色。大型的地栖杜鹃身长可达90厘米。多数地栖杜鹃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红色或白色的斑纹。有些热带杜鹃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样的蓝色。多种杜鹃的翅短。尾巴较长,有的特别长。尾巴羽毛的尖端还点缀着白色。地栖杜鹃的腿比树栖杜鹃长。脚掌前后有双趾。喙粗壮结实,有点向下弯曲。
4. 独特的繁殖方式:
对鸟类的所谓益鸟害鸟的划分是十分不科学的,人们只看对自己是否有利而这样划分的,其实杜鹃很有意思,她们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鸟巢里,而且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生,只要一出生他就把其他的鸟蛋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
这样的行为依照人类的道德标准来看可以说是非常的邪恶!就是说其他的鸟类养了杜鹃这个杀害了他们孩子的凶手。
5.相关传说
春末夏初,当你在风景区内游览时,常常可以听到“布谷!布谷!”的叫声,或者叫“早种包谷!早种包谷!”这种声音清脆、悠扬,非常悦耳动听。山民门都叫它“布谷鸟”,实际就是杜鹃。它是催春鸟,吉祥鸟,因也叫“布谷鸟”与“子规鸟”。相传它是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变的,而杜宇又是历史上的开明皇帝,当他看到鳖相治水有功,百姓安居乐业,便主动让王位给他,他自已不久就去世了。他死后便化作杜鹃鸟,日夜啼叫,催春降福,所以这种鸟十分逗人喜爱。
9. 杜鹃鸟的品种及分类介绍
阳雀鸟和杜鹃鸟是同一种鸟类
阳雀鸟又名为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
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杜鹃鸟是杜鹃科鸟类的通称,常见的有大杜鹃、三声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叫声似“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布谷鸟;三声杜鹃叫声似“米贵阳”,所以有些地方就叫它米贵阳;四声杜鹃又称子规鸟叫声似“快快割麦”、“割麦割谷”。杜鹃以昆虫为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如像松毛虫、毒蛾等其它鸟类都不敢吃,对杜鹃来说却是美味佳肴。[1]
多数居住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杜鹃,包括所有北美的种类,会筑巢且哺育自己的幼鸟;只有约三分之一的杜鹃以寄生的方式养育幼鸟。
巢寄生是一种鸟类将卵产在其它鸟的鸟巢中,由义亲代为孵化和育雏的一种特殊的繁殖行为。照片中所示的草地鹨(Anthus pratensis)喂食大杜鹃,就是一种种间巢寄生类型。大杜鹃是现有巢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它可把卵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
10. 杜鹃鸟分几种类型
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的几种别称 杜鹃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它常在春末夏初昼夜不停地鸣叫,口中有血色斑点,被说成啼血。其叫声被人谐声为“不如归去”,凄厉悲哀,因上它常常作为引起思归、伤春等惆怅悲哀感情的雀鸟,出现在古代诗词中,有趣的是,杜鹃鸟在古代诗词中有多种别称。杜鹃鸟,又名子规、布谷、蜀鸟、杜宇、鹈鴂、杜鹃;谢豹;催归、子巂。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