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系列(科普系列丛书)
科普系列
区别如下:
华为手机有9个系列,分为:mate、p、Nova、麦芒、畅想、荣耀、荣耀V、荣耀畅玩、Note系列手机。
1、mate系列:
高端商务系列,主要面对人群是商务人群,麒麟高级处理器,4000mAh大电池,消费人群男性居多。
2、p系列:
时尚旗舰,以其出色的性能、强悍的拍照和惊艳的外观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安卓旗舰。整体比mate系列更加娇小,主要面对女性,当家花旦p20。
3、nova系列:
鲜肉系列,主要面向年轻女性用户,且价格相对mate系列和p系列便宜一些。处理器方面采用的华为中低端的处理器,升级电池,增强了续航能力和相机,主打拍照功能,代言人多是当红的鲜肉明星。
4、畅想系列:
用户与畅玩有些重合,搭载的处理器主要是以是高通的为主,主打中低端市场,主要针对2000元以下市场,算是入门级别的机型。
5、麦芒系列:
手机定位年轻手机,麦芒主要是华为和运营商合作而定制的系列,它在华为手机系列里存在感一直不是很强,是一款主推线下销售的机型。
再来说说荣耀手机,华为荣耀是华为旗下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它是为年轻人而做的独立品牌,主狙小米,有较高的性价比,其产品线也覆盖了高中低端。
6、荣耀系列:
作为华为销量最大的手机,荣耀系列的地位其实比Mate 系列更加重要。荣耀主流以旗舰机为主,主打产品是荣耀10,搭载了麒麟970芯片,而且接连更新了GPU turbo与超级夜景功能,性能更强劲。
7、荣耀V系列:
V10和荣耀10比较主要就是外观、拍照和续航有所区别,V系列更像mate系列,想买mate系列,但是囊中羞涩的人,可以考虑这系列的手机。
8、荣耀畅玩系列:
采用中低端处理器,主打中低端市场,正要针对2000元以下市场,搭载的是麒麟处理器,号称“千元屏霸,高屏占比”荣耀8X就属于这个系列。
9、Note系列:
荣耀Note系列机型,主打大屏,适合爱好大屏影音娱乐的用户。
华为拥有自己的产品线,通过划分不同的产品线来区分目标用户,并达到将自己的产品更精准的推送给用户的目的。
华为终端客服 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2018-07-27
华为手机有Mate系列、P系列、Nova系列、畅享系列、麦芒系列。Mate系列和P系列的产品价格稍高一些,Mate系列的产品的屏幕尺寸会比较大,手机续航会比较好一些;P系列的尺寸比Mate系列稍低一些,拍照性能会比较好一些 。Nova系列和麦芒系列的价格会稍低一些,两个系列的产品在同等价位上性能比较强,麦芒系列的屏幕会稍大一些,如果喜欢小屏,可以在Nova系列中选取。畅享系列主打青春,物美价廉 。更多参数信息您可以到华为华为消费者业务官网点击智能手机进行查找,或者在右上角搜索框按照型号进行搜索 。
科普系列丛书
《十万个为什么》这是一部妙趣横生的知识问题书籍。 它包罗万象、融合古今,涵盖了宇宙、地球、自然、社会、科学、历史、人类、艺术等方面最令儿童感到好奇的问题,全面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知识世界,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在求知之路上快乐前行。
本书不仅能够巩固儿童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使儿童每天在课余之时都能了解变幻莫测的宇宙故事、丰富多彩的地球奥秘、复杂神奇的人体结构、千姿百值物王国、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日常生活的科学道理、和五光十色的人类社会, 为什么太阳会发光,为什么雨后会出彩虹、为什么火山会喷发、为什么计算机也会“生病”等问题的答案。
进而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去更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从而充实自己,造福人类。 本书内容充实,并且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所选题目,全部都是少年儿童所熟悉,并渴望了解其内容的题目。
马小跳365科普系列
1、《昆虫记》
2、《世界100文明奇迹》
3、《世界100自然奇观》
4、《世界未解之谜》
5、《中国未解之谜》
6、《世界上下五千年》
7、《海底两万里》
8、马小跳365科普系列
9、《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
10、《100个中国孩子的梦》
扩展资料:
科普就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活动,包括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科学技术的传播与人才培养。
因此科普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就是把人类研究开发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化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使之为公众所理解,用以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力,并使公众有能力参与科技政策的决策活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普读物就是与科学技术普及有关的书籍。
科普读物有以下特点:
1、要善于把复杂的科学理论用最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使一般读者能够大体明白其中的道理,做到深入浅出。
2、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一定要准确无误,不能给读者留下含混不清的概念,更不能使读者得到错误的知识。
3、科普读物应以介绍当代科学新成就为主要任务。
4、科普读物不仅立足当下宣传介绍当代科学成就,而且符合大众口味,介绍以前历史当中先人们的伟大科技成就。
红蓝光科普系列
根据“科普中国”的介绍,蓝光普遍存在于自然光和白光中,人眼所看到的自然光线(白光)分别由红光、橙光、黄光、绿光、蓝光、靛光、紫光这些不同颜色的光谱组成,不同的波长在视觉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防蓝光眼镜的外观特征非常明显,它的镜片非纯透明,而是呈现出一种黄色,镜片上反射的光是紫色的,普通镜片则是淡红色的。因此,不少人反映戴上防蓝光眼镜看东西会发红,长时间的视觉色差难免会带来不适,甚至有头晕的感觉
十万个为什么生活科普系列
1. 为什么窗户会有百叶窗?因为它们可以调节室内的光照强度和温度,并阻止间接的阳光和风。
2. 为什么蚂蚁会聚集在一起?因为它们通过芳香和触觉来沟通,这样它们就可以探索和收集食物。
3. 为什么有些动物会发出叫声?因为叫声可以用来声示领土、表达情绪、传播警告以及唤醒其他动物。
4. 为什么狗可以追逐尾巴?因为它们可以利用它来释放自己的能量,让自己更加轻松愉快。
5. 为什么猫会抓它们的玩具?因为这能增强它们的抓捕技能,并帮助它们适应环境。
牛津科普系列
《伟大的海洋》
[美]梅拉尼· L. J. 斯蒂斯尼著,
祝茜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以最基本的方式与海洋联系在一起。海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需求——食物和氧气,海洋还带来航运与贸易的巨大契机,文明与海洋繁荣与共。不仅如此,人的心灵会自然而然地沉浸于海洋带来的愉悦、激励和慰藉中。
诸多博物学家、探险家和冒险家们忍受着狂风暴雨和疾病的折磨,进行了早期的海洋科学探索。他们努力发掘新领地和鉴定新生物,获得了丰硕的发现,揭开了许多科学上的不解之谜,影响至今。
《伟大的海洋》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出版的“ 自然的历史”(Natural Histories)系列的第三本书,让我们跟随作者来探索世上“伟大的海洋”,以及生活在海洋中那些美丽和奇特的动物。书中内容均选自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图书馆中的珍贵馆藏书,展示了一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史上罕见、绘制精美的海洋生物。作者梅拉尼·L. J.斯蒂斯尼博士是博物馆阿克塞尔罗德研究馆馆长。
《漫画植物的智慧》
祁云枝绘制
当包心菜感觉到有菜青虫啃噬叶片时,会散发出一系列的化学呼救信号,这信号,会吆喝来两种寄生蜂——甘蓝夜蛾赤眼蜂和粉蝶盘绒茧蜂;在清风的助力下,漫天的雄花花粉,开始追寻“思念”中的另一半——构树的雌花;在高倍显微镜下,荷叶的表面上有一个个隆起的“小山包”, 在每个“小山包”上,又布满了绒毛状的小小“碉堡”......
《漫画植物的智慧》是作者祁云枝将植物知识形象化、拟人化、漫画化后的一次全新呈现。每种植物都由一幅漫画加一篇精美的短文阐释,画作和文章相得益彰,有着独特的韵味。观看这些漫画,会将原本对植物熟视无睹的人们,拉入一个精妙绝伦的植物世界,让人们在感叹植物的聪慧之余,意识到生命的奇妙。
“怀着一颗敬畏植物的心,用一双懂得草木的眼睛,一颗善解花意的心灵,悉心聆听花言草语,运用细腻、生动的文笔,富有哲理的漫画去解读这些鲜活而灵动的植物,思考人与植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唤起人们对身边一草一木和生存环境的热爱……”这是作者的初衷,亦是对这本书中肯的解读。
《从一到无穷大》
乔治·伽莫夫著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19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国内引起很大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
作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乔治·伽莫夫(1904-1968, George Gamow)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1928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伽莫夫兴趣广泛,曾在核物理研究中取得出色成绩,并与勒梅特一起最早提出了天体物理学的“大爆炸”理论,还首先提出了生物学的“遗传密码”理论。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正式出版25部著作,其中18部是科普作品。
《癌症的消亡》
[美]文森特·T.德维塔、伊丽莎白·德维塔-雷伯恩著
桂林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
癌症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都不可回避癌症的风险及其所带来的压力。谈癌色变几乎是每个人的第一反应。但是,大多数人对于癌症知之甚少。究竟什么是癌症?为什么它那么可怕?癌症能治愈吗?为什么我们会使用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是由于哪些人的无私奉献,我们才取得了目前的癌症治疗效果?
《癌症的消亡》一书作者文森特·T. 德维塔(Vincent T. DeVita)博士创立了能治愈霍奇金淋巴瘤的联合化疗方案,在世界上首次证明药物可以治愈癌症。作为肿瘤学界的世界领军人物,他既通晓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推动创建了专科化的癌症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多学科协作诊治的癌症诊疗新模式,并在全球加以推广。他关心癌症患者,并从中汲取力量向癌宣战。他从科学高度和历史角度审视癌症,相信战胜它并不遥远,因而满怀勇气迎接挑战。
这是一本有关生与死的书。在德维塔博士的通俗演绎下,世界上最难懂的医学概念变得很容易理解。德维塔博士本人也是一名癌症患者,他通过切身体会,告诉大家应该如何面对癌症的挑战,如何战胜癌症。
《未来机械世界》
兰斯·鲍尔钦著
未来是在昨夜抵达的。当它逐渐流行开去的时候,又有更新的未来在门外徘徊。这就是今天的孩子们必将面对的世界。这个世界变化的速率前所未有,变化所带来的广泛影响也前所未见。科幻作者们是对于这些变化最敏感的人群,并且总是不惮于向孩子们展现一个不确定、不完美的未来。因为他们相信,当孩子们开始阅读、观察和想象的时候,未来便会在他们的心里逐渐生根、发芽、生长和壮大。
《未来机械世界》是难得一见的科幻图书。作者兰斯·鲍尔钦的高妙之处在于,他不仅将科学幻想理解为一种故事背景和情节要素,而且在精神深处捕捉到了真诚美妙的科幻精神。在那里,科学与技术不仅能够提供故事,还有着鲜活而深刻的审美意义。这套书的核心科学知识,主要围绕着生物学的进化论、物种共生以及食物链等展开。这些内容经作者融会贯通,演绎出了一个人类与机械生物彼此共存的神奇世界。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著
《自私的基因》是英国演化理论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76年。在该书中,道金斯将社会学说中的主要论题逐一做了详细介绍,如利他和利己行为的概念、遗传学上的自私的定义、亲族学说(包括亲子关系和群居昆虫的进化)、性比率学说、相互利他主义、欺骗行为和性差别的自然选择等。同时,道金斯以生物学研究上的进展及自己的理解为基础,将生物进化的单元或层次确定于基因,并通过对伦理学语言的运用,说明基因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私”。道金斯认为,基因为达到生存目的会不择手段。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英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和科普作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是当今仍在世的最著名、最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和演化论拥护者之一。
《香港方物志》
叶灵凤著,余婉霖绘,
商务印书馆2017年9月第1版。
香港是个可爱的地方,既有都市的繁华也有乡郊的朴实宁静。不过,除了繁华的一面外,很少有人会留意这座城市素淡的一面,去考察了解其中的风土物种。许多人或许会奇怪,这个繁华市声所在之地居然也会有这么些鸟兽虫鱼么?《香港方物志》便是这样一本描写香港的山川风土和草木虫鱼的小书,它是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先生发表在香港《大公报》(副刊)上的专栏结集而成的书,第一版于1958 年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这112篇千字上下的小文中,写草木虫鱼,也写民风市声,力求通俗畅达,却绝不苟且随意。他会告诉你诸多绝对想不到的事实:“香港的蝴蝶在世界自然科学史上所占的地位,也许比香港商业在世界商业史上所占的地位更重要。”因为香港的蝴蝶已有著录的达142种之多。不过几十年沧桑,由于拓展郊区、滥伐树木,导致九龙半岛上蝴蝶谷的美丽名存实亡。但蝴蝶谷虽亡,香港的140多种蝴蝶仍在,依然使香港保留着这一份美丽。
令人惊讶的是,不同于很多借物抒情式的中国传统咏物诗文,《香港方物志》里有大量科学性的内容,譬如描述了海参遇到敌害会吐出内脏来防御、杜鹃鸟会选择在食料与自己相似的母鸟巢中产卵、鲎交尾产卵时往往“相负而行”…… 这些细节都符合记录物种的科学事实,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在当时的时代,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中国的掌纹》系列
萧春雷 著
如果你是《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的忠实读者,你对萧春雷和他的人文地理大散文肯定不陌生。这位“百科全书派”作家既有渊博的学识、严谨的论证,又有深厚的文学素养、高度的文学自觉,此次将他数年来的精华文章结集出版,分为《自然骨魄》《大地栖居》《华夏边城》三册,内容博杂,多出奇论。
更可贵的是,萧春雷的书写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细读他的文章,多是带着问题出发,为解决问题而写,从不空发虚言。而且这些问题都不是小问题,读读文章的标题大概也可以想到:《苗族大迁徙》《客家的诞生》《广西的海洋之梦》……读这几册“中国的掌纹”,就像行走在中国的广阔大地,追溯历史和文化的足迹。
《天空的另一半》
[美]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 雪莉·邓恩 著
“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别。”
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夫妇这对有丰富联合报道经验的记者伉俪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性暴力、厌女价值观、家庭暴力、处女情结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18、19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以及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
本书以人物故事为线索,佐以大量的数据,没有局限于对女性遭遇的报道,还展示了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维度的思考。同时,本书也为那些想为世界尽一份力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演化》
[法]帕纳菲厄 著;格里斯 摄影
演化是一个神奇的话题。达尔文早在1859年就发表了《物种起源》,并第一次正式提出其伟大的演化理论,但一百多年之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反对、质疑达尔文的声音(尽管不是来自科学界)从来就没有停歇,与此同时我们对生物演化还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认识。
美国《科学》杂志在2005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中,将这本《演化》列入其首。从本书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现代脊椎动物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熟悉一些生物演化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化石和事件。作者还恰如其分地讨论了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关系,并且批评了社会 达尔文主义者对达尔文科学理论的滥用和曲解。精美的图片,加之最 新科学的解释。艺术享受之余,你会了解到许多不同类型动物骨骼和躯体的神奇和奥妙。科学与艺术的联袂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为何是“演化”而不是“进化”?本书作者反复提醒读者,生物的演化并没有预设的方向性,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加高等。读完本书,读者或许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什么是生命演化意义上的“适应”。
神奇树屋科普系列
《神奇树屋》是一套以奇幻冒险故事为题材的系列章节书。
根据孩子阅读需求的不同,分成了3个系列:
故事系列(基础版),共28册,中文版已经全部出版;
故事系列(进阶版),共25册,还没有推出中文版;
科普系列,中文版目前出了8册。
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阅读能力、语言水平,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版本。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