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数组怎么定义(二维数组怎么定义)

2023-05-20 19:30:25西部百科1

二维数组怎么定义

int类型数组,是一组相关变量的集合数组,是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一个数组实际上就是一连串的变量,数组按照使用可以分为一维数组、二维数组、多维数组

使用数组定义 int i[100];

数组定义:int i[100];只是一个伪代码,只是表示含义的。

譬如:

int []a=new int [n];//n为长度

int []a={1,88,24,45,88}//声明并直接赋值。

int[]a=b;//b这是int类型数组。

c语言二维数组怎么定义

原则上来说是可以的,数组在定义时并没有限定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二维数组又称为矩阵,本质上是以数组作为数组元素的数组。数组的定义举例:float a[3][4],b[5][10];定义a为3*4(3行4列)的数组,b为5*10(5行10列)的数组。注意,不能写成floata[3,4],b[5,10];综上所述,二维数组可以定义成double型

二维数组怎么定义各级别数据

二维数组本质上是以数组作为数组元素的数组,即“数组的数组”,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常量表达式]。二维数组又称为矩阵,行列数相等的矩阵称为方阵。对称矩阵a[i][j] = a[j][i],对角矩阵:n阶方阵主对角线外都是零元素。

vb二维数组怎么定义

arr(n)=cells(k,"k").row

这里获得行号没问题,问题出在数组上限可能溢出

过程开始只定义了arr(1to10)

如果j循环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超过10个,那么arr(n)就溢出了

而已经被注释掉的redimpreservearr(n)放在那里也没用,应当放在n=n+1之后,随时扩充arr上限才行

二维数组怎么定义为全局变量

在数组前加global函数。表名此数组为全局变量

java二维数组怎么定义

1、数组,顾名思义,是相同类型的数组成的一个组,也就是说是把相同类型的一系列数据统一编制到某一个组别中。这样就可以通过数组名+索引号简单快捷的操作大量数据。这就和全校学生一样,把学生分成多个班级,每个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一员,如果要找张三,如果没有班级的话,就要在全校学生中一个一个寻找,一直到找到为止;但是如果引入了班级,就可以在某某班级中寻找张三,这样就更加方便快速了。 2、一般有四种数组定义方式,以一维数组为例: //定义指定维数的数组 int arr[10]; //定义不指定维数的数组,数组维数有初化列表元素个数决定。 int arr[] = {1,2,4}; //定义指定维数的数组,初始化不完全时,系统将未初始化元素初始化为0 int arr[10] = {1,2}; //动态分配一个数组。下面分配了一个有10个元素的数组。 int *arr =(int *) malloc(10 * sizeof(int));

二维数组怎么定义指针

  C语言的数组(不管多少维)在内存中都是线性储存的。所以用一级指针加偏移就可以访问所有元素。  举个例子,有一个10*10的二维数组a,这样就可以输出:int a[10][10];int *p = (int *)a;int i;for (i = 0; i < 10 * 10; i++)printf("%d", *(p + i));

二维数组怎么定义1-81

char text[3][80]中的text是一个二维数组的数组名,数组名也是一个标识符,text也就代表了整个二维数组的首地址。

这个是用户自己定义的,你可以写成char a[3][80];那么a跟text就是一样的。

二维数组怎么定义函数

一维数组只有一个下标,称为一维数组,其数组元素也称为单下标变量。在实际问题中有很多量是二维的或多维的,因此C语言允许构造多维数组。多维数组元素有多个下标,以标识它在数组中的位置,所以也称为多下标变量。本节只介绍二维数组,多维数组可由二维数组类推而得到。

二维数组的定义

二维数组定义的一般形式是: 类型说明符 数组名[常量表达式1][常量表达式2]其中常量表达式1表示第一维下标的长度,常量表达式2 表示第二维下标的长度。例如:

inta[3][4];

说明了一个三行四列的数组,数组名为a,其下标变量的类型为整型。该数组的下标变量共有3×4个,即:

二维数组在概念上是二维的,即是说其下标在两个方向上变化,下标变量在数组中的位置也处于一个平面之中,而不是象一维数组只是一个向量。但是,实际的硬件存储器却是连续编址的,也就是说存储器单元是按一维线性排列的。如何在一维存储器中存放二维数组,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行排列, 即放完一行之后顺次放入第二行。另一种是按列排列, 即放完一列之后再顺次放入第二列。在C语言中,二维数组是按行排列的。即,先存放a[0]行,再存放a[1]行,最后存放a[2]行。每行中有四个元素也是依次存放。由于数组a说明为int类型,该类型占两个字节的内存空间,所以每个元素均占有两个字节。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二维数组的元素也称为双下标变量,其表示的形式为: 数组名[下标][下标]其中下标应为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例如: a[3][4]表示a数组三行四列的元素。下标变量和数组说明在形式中有些相似,但这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数组说明的方括号中给出的是某一维的长度,即可取下标的最大值;而数组元素中的下标是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标识。前者只能是常量,后者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例7-6】一个学习小组有5个人,每个人有三门课的考试成绩。求全组分科的平均成绩和各科总平均成绩。

可设一个二维数组a[5][3]存放五个人三门课的成绩。再设一个一维数组v[3]存放所求得各分科平均成绩,设变量average 为全组各科总平均成绩。编程如下:

#include<stdio.h>

intmain(void){

inti,j,s=0,average,v[3],a[5][3];

printf("input score\n");

for(i=0;i<3;i++){

for(j=0;j<5;j++){

scanf("%d",&a[j][i]);

s=s+a[j][i];

}

v[i]=s/5;

s=0;

}

average=(v[0]+v[1]+v[2])/3;

printf("math:%d\nc languag:%d\ndbase:%d\n",v[0],v[1],v[2]);

printf("total:%d\n",average);

return0;

}

程序中首先用了一个双重循环。在内循环中依次读入某一门课程的各个学生的成绩,并把这些成绩累加起来,退出内循环后再把该累加成绩除以5送入v[i]之中,这就是该门课程的平均成绩。外循环共循环三次,分别求出三门课各自的平均成绩并存放在v数组之中。退出外循环之后,把v[0]、v[1]、v[2]相加除以3即得到各科总平均成绩。最后按题意输出各个成绩。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二维数组初始化也是在类型说明时给各下标变量赋以初值。二维数组可按行分段赋值,也可按行连续赋值。例如对数组a[5][3]:

按行分段赋值可写为:

int a[5][3]={ {80,75,92}, {61,65,71}, {59,63,70}, {85,87,90}, {76,77,85} };

按行连续赋值可写为:

int a[5][3]={ 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这两种赋初值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例7-7】求各科平局分和总成绩平均分。

#include<stdio.h>

intmain(void){

inti,j,s=0,average,v[3];

inta[5][3]={{80,75,92},{61,65,71},{59,63,70},{85,87,90},{76,77,85}};

for(i=0;i<3;i++){

for(j=0;j<5;j++)

s=s+a[j][i];

v[i]=s/5;

s=0;

}

average=(v[0]+v[1]+v[2])/3;

printf("math:%d\nc languag:%d\ndFoxpro:%d\n",v[0],v[1],v[2]);

printf("total:%d\n",average);

return0;

}

对于二维数组初始化赋值还有以下说明:1) 可以只对部分元素赋初值,未赋初值的元素自动取0值。例如:

inta[3][3]={{1},{2},{3}};

是对每一行的第一列元素赋值,未赋值的元素取0值。 赋值后各元素的值为: 1 0 0 2 0 0 3 0 0

inta[3][3]={{0,1},{0,0,2},{3}};

赋值后的元素值为: 0 1 0 0 0 2 3 0 02) 如对全部元素赋初值,则第一维的长度可以不给出。例如:

inta[3][3]={1,2,3,4,5,6,7,8,9};

可以写为:

inta[][3]={1,2,3,4,5,6,7,8,9};

3) 数组是一种构造类型的数据。二维数组可以看作是由一维数组的嵌套而构成的。设一维数组的每个元素都又是一个数组,就组成了二维数组。当然,前提是各元素类型必须相同。根据这样的分析,一个二维数组也可以分解为多个一维数组。C语言允许这种分解。如二维数组a[3][4],可分解为三个一维数组,其数组名分别为: a[0] a[1] a[2]对这三个一维数组不需另作说明即可使用。这三个一维数组都有4个元素,例如:一维数组a[0]的元素为a[0][0],a[0][1],a[0][2],a[0][3]。必须强调的是,a[0],a[1],a[2]不能当作下标变量使用,它们是数组名,不是一个单纯的下标变量。

字符串二维数组怎么定义

代码,实现先输入二维数组的行数m和列数n,并再输入m*n个整型数据存到动态二维数组中。最后输出所有二维数组的元素值。

int main()

{

int**p;//定义二维指针。

int m,n;//行数和列数。

int i,j;

scanf("%d%d",&m,&n);//输入行数和列数。

if(m<=0||n<=0)return-1;//行数或列数非法。

p=(int**)malloc(sizeof(int*)*m);//申请一组一维指针空间。

for(i=0;i<m;i++)

p<i>=(int*)malloc(sizeof(int)*n);//对于每个一维指针,申请一行数据的空间。

for(i=0;i<m;i++)

for(j=0;j<n;j++)

scanf("%d",&p<i>[j]);//输入第i行第j列的数据。其中&p<i>[j]也可以写作p<i>+j或者是*(p+i)+j.功能相同。

printf("输入的数组为%d行%d列:\n",m,n);

for(i=0;i<m;i++)

{

for(j=0;j<n;j++)//这个循环可以输出一行元素。

printf("%d",p<i>[j]);//输出i行j列的元素。

printf("\n");//每行输入结束加换行符。

}

//释放内存

for(i=0;i<m;i++)

free(p<i>);

free(p);

return 0;

}

扩展资料:

函数:free

功能:与malloc()函数配对使用,释放malloc函数申请的动态内存。(另:对于free(p)这句语句,如果p是NULL指针,那么free对p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会出问题。如果p不是NULL指针,那么free对p连续操作两次就会导致程序运行错误。)

用法;void free(void*ptr);

程序例:

C/C++代码如下:

#include<string.h>

#include<stdio.h>

#include<alloc.h>//or#include<malloc.h>

int main(void)

{

char*str;

/*allocate memory for string*/

str=(char*)malloc(10);

/*copy"Hello"to string*/

strcpy(str,"Hello");

/*display string*/

printf("String is%s\n",str);

/*free memory*/

free(str);

str=NULL;

return 0;

}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53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