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叶绿体和线粒体区别(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2023-05-25 17:48:05生活资讯1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植物细胞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两者功能不同。叶绿体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与水制造有机物来合成能量;而线粒体的功能是进行细胞有氧呼吸,将合成能量通过三羧酸循环转换成可供细胞直接利用的能量ATP,支持细胞新陈代谢。

叶绿体和线粒体哪个更大一些

一般在同一个细胞里叶绿体要大一些。 但有些动物细胞的线粒体非常发达 ,会比一般植物的叶绿体大先, 还有一些植物如C4的维管束鞘细胞里的叶绿体会储存淀粉 ,所以也要特别大一些。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区别与联系

1、形态结构: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铃形、线状、分叉状或其它形状。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2、分布范围不同:线粒体存在于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高等植物和一些藻类之中。

3、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叶绿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基粒片层结构(或类囊体)重叠。

4、酶与色素分布:线粒体中酶分布于基质、基粒、内膜上;线粒体中没有色素分布。叶绿体中酶分布于基质与基粒上;叶绿体中色素分布于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不同的细胞器,它们有异同之处。其中,相同之处是它们都存在于细胞内,并且都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有密切关系。它们都有自己的DNA,能够自主复制和翻译蛋白质。不同之处是:线粒体主要参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通过呼吸链产生ATP,而叶绿体则主要参与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产生有机物质。此外,线粒体具有α-螺旋结构,而叶绿体则有了更为复杂的结构,包括了内膜、外膜、基粒和类胡萝卜素等。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吗

主要:线粒体可以为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提供CO2和H2O,叶绿体为线粒体提供有氧呼吸的原料葡萄糖(实际上是丙酮酸)和O2.其次:线粒体还可以为叶绿体除光合作用以外的其他生命活动(如叶绿体中DNA的转录和翻译等生命活动)提供ATP。如果你是问它们的相似点,则是这个:结构上:植物体中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双层生物膜细胞器,基质中含有DN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可以自己合成自己所需的酶(基质中含有DNA),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功能上:线粒体与叶绿体在功能上都可以进行能量转换,都能产生ATP(但线粒体产生的ATP用于细胞的代谢,叶绿体产生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希望对你有帮助~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共同作用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一部分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另一部分以热能散失。

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区别

比较内容 线粒体 叶绿体分布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 形状椭球形或球形棒状、粒状 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质DNA、RNA、磷脂、蛋白质、色素等结构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

在内膜(嵴)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

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

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

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

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

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

相同点一、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和RNA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结构三、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四、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不同点形态结构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 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

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类囊体和基质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增大膜面积的方式 线粒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叶绿体增大膜面积是通过基粒片层结构(或类囊体)重叠。

酶与色素分布 线粒体中酶分布于基质、基粒、内膜上;线粒体中没有色素分布。

叶绿体中酶分布于基质与基粒上;叶绿体中色素分布于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之处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与细胞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DNA。 解析: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是环状DNA,没有染色体作为其载体。不同于细胞核中的DNA,细胞核中的DNA是有染色体作为载体的。也就是染色体是位于细胞核,而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没有染色体的。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主要区别

1.线粒体形态及结构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哑 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

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封闭,包括外膜、内膜、膜间隙和基质四个功能区隔.

2.叶绿体形态及结构

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6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