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壁柱和构造柱区别(壁柱和构造柱的区别)

2023-05-28 16:48:05西部百科1

壁柱和构造柱的区别

构造柱的设置原则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  (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  (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壁柱构造要求

5)较高层高(5米以上)的墙体的高厚比验算,不能满足时增加一道圈梁。

  (6)楼梯间和门厅阳角的梁支撑长度为500,并与圈梁连接。

  (7)验算长向板或受荷面积较大的板下预制过梁承载力。

  (8)跨度超过6米的梁下240墙应加壁柱或构造柱,跨度不宜大于6.6米,超过时应采取措施。如梁垫宽小于墙宽,并与外墙皮平,以调整集中力的偏心。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或构造柱。  

壁柱一般设置在什么地方

1)应根据砌体结构体系

砌体类型结构或构件的受力或稳定要求,以及其他功能或构造要求,在墙体中的规定部位设置现浇混凝土构造柱;

2)对于大开间荷载较大或层高较高以及层数大于等于8层的砌体结构房屋宜按下列要求设置构造柱:

(1)墙体的两端,(2)较大洞口的两侧,

(3)房屋纵横墙交界处,

(4)构造柱的间距,当按组合墙考虑构造柱受力时,或考虑构造柱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时,其间距不宜大于4M,其他情况不宜大于墙高的1,5--2倍及6M,或按有关的规范执行,

(5)构造柱应与圈梁有可靠的连接;

3)下列情况宜设构造柱:

(1)受力或稳定性不足的小墙垛,(2)跨度较大的梁下墙体的厚度受限制时,于梁下设置,

(3)墙体的高厚比较大如自承重墙或风荷载较大时,可在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构造柱,以形成带壁柱的墙体满足高厚比和承载力的要求,此时构造柱的间距不宜大于4M,构造柱沿高度横向支点的距离与此同时与构造柱截面宽度之比不宜大于30,构造柱的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

构造柱是保证墙体的稳定,和梁有关系。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

(2)在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框架及内框架砖砌体中,它的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是由于构造柱与其相邻的纵横墙以及牙搓相连接并沿墙高每隔500mm设置2(6拉结筋,钢筋每边伸入墙内大于1000mm。一般施工时先砌砖墙后浇筑混凝土柱,这样能增加横墙的结合,可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10%-30%,提高的比例幅度虽然不高但能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其作用效果非常明显。

墙柱和构造柱

  墙体是建筑物连体,围封一个地方;柱是一面墙连支撑点。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指由内部配筋的长形截面的混凝土构件,其厚度一般为200、250、300、350等,特殊的也有100、150,400、450厚的墙体,墙体长度一般均大于400以上,钢筋混凝土墙体长度一般与高度之比不小于0.25。   柱墙是紧靠墙面的与墙体连接的柱。   柱是指独立的方形或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纵向钢筋较粗,且有箍筋固定。

壁柱与构造柱的区别

带壁柱的外墙是指在建筑外墙表面加装一种特殊形状的柱子,柱子与墙体表面平行,形成一定的空隙。这种空隙可以起到隔热、隔音的作用,同时这些柱子还可以起到护墙板的支撑作用。带壁柱的外墙是目前建筑节能和环保的领先技术之一,它可以减少热量的传递,提高建筑的能效。此外,带壁柱的外墙还可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变化多样的立面形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带壁柱的外墙逐渐被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外墙形式。

壁柱和柱子的区别

是: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加固的位置和范围,然后使用专业工具将原有的砖墙或混凝土墙面开槽,将钢筋或钢板插入墙体内部,使用钢杆进行固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壁柱加固的原因是为了增强房屋的结构稳定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保证居民的安全。由于建筑物的老化、设计不当、工程施工质量不好等原因,房屋的结构可能出现问题,壁柱加固就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除了壁柱加固,还有其他的房屋加固方式,如地基加固、柱子加固、梁加固等,每种加固方式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注意事项。建议在进行房屋加固时应该由专业的施工团队进行,以提高加固效果和安全性。

壁柱和构造柱的区别图片

屋架应该比较容易判断:要么是钢屋架(可能性更大),要么是木屋架。

竖向抗侧力构件可能是

带壁柱墙

(也称

扶壁柱

),也有可能是

混凝土框架柱

带壁柱墙,

材料的特点就是柱子和墙都是用砖或者砌体做的;墙体是承重的,是带壁柱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打掉墙体则会造成带壁柱墙的稳定性不足,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混凝土框架柱的话,

材料特点是柱子是混凝土做的,墙体是用砖或者砌体做的;墙体的作用只是围护作用,只承受自重荷载,拆除墙体对结构影响不大。

建议:

核查材料和原图纸,判断竖向抗侧力构件的类型,再判断是否拆除墙体。

什么是壁柱

就是说是约束构件伸出的长度,换个概念对结合部位的强化等同于应力区的强化处理。

lc为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对暗柱不应小于墙后和400mm的较大值;有翼墙或端柱时,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

在结构施工图中出现lc的字样,一般表示剪力墙的底部加强层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在软件中可以直接输入。Lc表示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900就是超出边缘构件部分的长度。Lc是边缘构件的范围尺寸,Lc以内是边缘构件的阴影区和非阴影区,Lc以外是墙身。扩展资料: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66898.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组装商品需要什么认证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