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藻和钙藻区别(藻缸红泥藻)
藻缸红泥藻
一、开缸步骤
开缸准备设备:缸,水泵,蛋分 ,灯,加热棒,夏天冷水机,
1.缸拉到家安装粘合管件,风干一天,第二天可以下水泡缸开水泵循环(如果是老缸还是要下高孟酸甲或粗盐消毒),第三天抽掉不要(有消毒注意冲洗)。平时见到的纯净水大概为18.9升一桶,在这个计算定水数量,多定出两桶刷活石会用到。
2.预备水的当天可以把活石买回来了,挑选活石注意的质量大小造型,尽量拣容易造型的基座石和片石。
3.活石拿回来或刷或不刷都可以,如果要刷记住用兑比好的海水进行刷洗。
4.上水,把主缸稍微擦拭一下,底缸设备安装好,蛋分,水泵,把纯净水直接注入缸内,主缸底缸水位合适,底缸水位线为蛋分的最为合适的水位线,每款蛋分都有标注,可留水位给活石。
5.化盐,打开各种设备,造流全开,适度加盐,多次测量达到海水标准比重1.022-1.030(爆藻区间盐度都可以,5升纯净水大概是160克盐),充分化盐后,活石不需要造景,平铺入缸即可,此时造流对着石头吹,尽量不留死角,同时加入海硝化细菌,以后每周陆续添加。
二、爆藻过程
1.光照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24小时的光照效果最大,如果条件不允许,尽可能满足15个小时以上的光照。
2.爆藻期间注意事项,蛋分、水泵、造流需要24小时开启,爆藻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石头变色,有小生物出现,各种藻类出现如红泥藻等等现象属正常现象,不用处理保持爆藻即可。
3.爆藻时间,爆藻时间大概为20天-45天左右不等,时间长短取决于活石质量,光照时间等等,爆藻结束标准为藻类90%变为白色且未腐烂为宜。
4.温度控制,温度尽量控制在26-30之间的恒温为宜,不宜忽高忽低。5.水位蒸发,爆藻期间水位蒸发降低,只需要补充纯净水既可
三、活石爆藻变化(24小时全天候光照)
1-15天,可看出活石由一层薄薄的褐色藻覆盖慢慢长出绿色藻丝。
15-25天,可看出绿藻丝生长茂盛,水体也由原来的浑浊变为透明清澈,并伴有正常的腥味。
25-35天,藻类生长缓慢,颜色逐步由绿色变为黄色或有些已经偏白,期间可刮去正面缸壁的藻类,以便可清楚观察活石藻类颜色变化。
35-45天,这时大部分藻类已经成为白色,并带有腐烂趋势,这时证明爆藻即将结束,也恭喜忍受了一个多月的烂藻缸终于要锐变了。
红泥藻爆发怎么处理
珊瑚和鱼的食物变化,使用的海盐变化。
水泵性能不够或者衰减,造成某个区域水流速度降低。
有些人使用酒精、醋或糖还有其他添加剂作为有机碳源,以降低硝酸盐含量。这些举动都很可能引起红泥藻短时间内的爆发。
红泥藻和褐藻的区别
爆藻是我们在下海初期开海水缸的必经之路,而海水缸爆藻过程也是许多海水鱼友需要提前学习掌握的。只有正确了解了海水缸爆藻过程,才能实时检测自己的爆藻过程是否正常,为海水缸的完好建立打好坚实的基础。
首先,爆藻需要的设备有蛋分、活石、造流泵、水泵、灯、海盐、温度计、比重计。准备好这些设备之后,海水缸爆藻过程就开始了。
先将纯净水输入缸内,需要注意的是,主缸底缸水位需合适为止。底缸水位线以蛋分合适的水位线为标准,每款蛋分都有标注,可留水位给活石;然后下海盐进行调试,充分化盐后,比重需多次测量,达到海水标准比重1.022-1.030即可;正确将多种设备打开;放活石。此时将活石平铺于海水缸底即可,无需造景;调试造流泵,尽量让造流对着石头吹,不留死角为最佳;可添加海水专用硝化细菌。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海水缸爆藻开始。
爆藻过程:
1.光照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24小时的光照效果最大,如果条件不允许,尽可能满足15个小时以上的光照。
2.爆藻期间注意事项,蛋分、水泵、造流需要24小时开启,爆藻期间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石头变色,有小生物出现,各种藻类出现如红泥藻等等现象属正常现象,不用处理保持爆藻即可。
3.爆藻时间,爆藻时间大概为20天-45天左右不等,时间长短取决于活石质量,光照时间等等,爆藻结束标准为藻类90%变为白色且未腐烂为宜。
4.温度控制,温度尽量控制在26-30之间的恒温为宜,不宜忽高忽低。
5.水位蒸发,爆藻期间水位蒸发降低,只需要补充纯净水既可
活石爆藻变化(24小时全天候光照)
1-15天,可看出活石由一层薄薄的褐色藻覆盖慢慢长出绿色藻丝。
15-25天,可看出绿藻丝生长茂盛,水体也由原来的浑浊变为透明清澈,并伴有正常的腥味。
25-35天,藻类生长缓慢,颜色逐步由绿色变为黄色或有些已经偏白,期间可刮去正面缸壁的藻类,以便可清楚观察活石藻类颜色变化。
35-45天,这时大部分藻类已经成为白色,并带有腐烂趋势,这时证明爆藻即将结束,也恭喜忍受了一个多月的烂藻缸终于要锐变了。
要注意在海水缸爆藻过程初期,NO3的数值会由最初的低值达到高峰,再回归到0的曲线变化。NO3由0逐渐升高过程中,表现为褐藻开始生长;爆红到最高值时,说明缸内生物分解完毕,已完全转化为营养盐,强光下看活石,其绿藻已经逐渐滋生;当测试NO3开始处于降低状态,具体表现为绿丝藻生长加快,褐藻开始消退;之后测试NO3处在低值,而绿丝藻状态已经达到最多;等到NO3测试为0时,不可着急,可能此时绿丝藻仍较多,没有变化;过几天继续检测,NO3为0,而绿丝藻已开始白化。此时,海水缸爆藻过程结束。
因海水缸爆藻过程时间较为漫长,有部分鱼友没有耐心等待,但它却是海水缸生物健康生长的大前提。相信大家通过上述了解之后都会有一个完整的海水缸爆藻过程。
海水缸红泥藻
红泥藻和褐藻是两种不同的海藻,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1. 外观特征:红泥藻的体形较为单一,呈菜状或者丝状,通常呈红色或者棕红色,很少呈现分枝或者丝状形态。而褐藻则往往呈现出分枝的形态,多为棕色或者黑棕色。
2. 生活环境:红泥藻通常生长在浅海区或者潮间带这些较为稳定的环境中,对水质要求较高,能耐受的水温也相对较低;而褐藻则相对更为广泛地分布在海洋环境中,对于海洋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
3. 化学成分:红泥藻体内的叶绿素一般被掩盖,而在吸收光线时会产生一种红色荧光,这也是为什么它呈红色的原因;而褐藻则含有一种特殊的叶绿素——fucoxanthin,这是使得多数褐藻呈现为棕色的原因。
除此之外,它们在生态和生物学特征上也有所不同,例如它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贡献程度不尽相同等。
藻缸 红泥
绿葡萄藻: 绿葡萄能在水质较肥的缸内快速生长,从而快速消耗no3,但是一旦水瘦下来以后又会快速死亡。在养份不足时候绿色会变淡,直至变几乎透明然后死亡 适合环境:肥水+基本不失衡 不适合环境:水较瘦、出现失衡会被褐藻红泥包裹而死亡 主要特点:生长快速,...
海缸红藻泥
藻类是水族缸中的一大害,也是水草的大敌。它主要粘附在水草叶面、水箱壁以及过滤设备上。严重地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若不及时地清除,势必造成水箱内环境恶化。
一 藻害种类:1.红藻类红藻(包括刷状藻和须状藻等)对水草的破坏性较大。其特点喜于明亮场所滋生,所以玻璃壁和沙砾上都附生着红藻类,严重时有碍于观赏。须状藻为害水草时,则呈卷曲状附着于叶的尖端;而刷状藻在水草叶面、茎及根上长出厚密的刷状物,类似于陆地上的草坪。
2。 绿藻类绿藻的种类很多,有丝状的,也有斑点状的。丝状藻类一般附着水草而生;斑点状藻却附在玻璃壁或水榕类等水草叶面上。若丝状藻附着在鹿角苔等水草上,则很难除净。
3.蓝藻类蓝藻是一种危险性的藻类,很容易发生在初设的水箱内。其特点就是繁殖快,生长迅速。附生在水草上时,形成一层脂膜而抑制水草的呼吸作用。
4.褐藻类(硅藻)
褐藻多发生在初设的水箱里,而水中硝酸盐含量高时也有褐藻发生。此藻一般呈茶褐色的薄膜状附生于叶面或玻璃壁上,用手指轻轻一擦,立即脱落。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光线不足,水草的光合作用也不佳,以及水中含氧量过低等因素,导致此藻为害。当水草生长旺盛,环境趋于稳定时,此藻也随之消尽。
二 藻类防除
1.藻类的预防
我们种养水草的水箱,总避免不了要发生藻类。一旦藻类发生严重时,则影响水草的正常生长,同时也碍于水草的观赏效果。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水草的生长规律、水质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控制藻类发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水箱内磷酸盐含量过高的话,这就有利于蓝藻、须状藻及刷状藻类的大量繁殖;还有硝酸盐含量过高,也是多种藻类的营养物。因此,要定期测试水箱内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以及定期换水,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藻类的发生。
爆藻红泥藻
我们得先用缸刷,将玻璃表面的低等藻类刮干净,操作非常的简单,只需来回的划动缸刷就可以了。
低等藻被我们“残忍的刮落”,四处飘荡的样子,我的心里真是有一种莫名快感!
如果遇到比较顽固的藻类
咱们就用点力把它刮掉
玻璃表面的低等藻非常好清除,而活石上的低等藻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们可以先用手将那些比较长、比较飘逸的低等藻揪下来。
那些实在顽固的低等藻我们可以用一把小刷子轻柔的在活石表面划动,将低等藻刮下来。但一定要记得宁可刷不下来,也不要太用力的刷活石。
有的玩家喜欢将活石从缸里捞出来,然后用刷子非常大力的将低等藻给刷下来,其实这样的做法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不可取的。
因为将活石拿出水面,这无疑是一次短时间的脱水,同时你又非常用力的去清洁活石表面,虽然看着是干净了,但实际上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和菌群又被你残忍的伤害了。
所以抑制下你心中的洁癖,我们能将活石表面的低等藻清洁干净六七成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用力过度等于是翻了一次缸,爆藻的作用大打折扣。
那些残留在活石表面的低等藻类,我们可以通过吊类、假绵羊虾、西瓜刨等生物来啃食清理干净。
手感:活石上的低等藻滑溜溜的,很难连根拔起,即便是用上刷子也几乎很难刷干净的。
记得我一开始就让大家关闭造浪和水泵的吧,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能让低等藻类不进入到底缸,全部沉在观赏缸的底部。我们这个时候只要拿根管子全部吸出来就可以了,真是太方便了。
这也是我们爆藻结束后第一次换水的好时机,换水量没有硬性要求,有人可能会换掉一半,有人换三分之一,也有人会换五分之一。
同样我们不可能将低等藻全部抽出来,那种零星散落的低等藻最后会被造浪吹起来,然后随着水流进入到我们底缸的物理过滤中,所以大家没必要太过担心。
记得主缸水清澈之后,及时清洁底缸的物理过滤哦(过滤袋、过滤棉等),不然低等藻烂在里面又会污染我们的水质。
我记得在之前化盐的视频节目中,就建议过大家,新调制好的海水不能直接往观赏缸中加,而是应该注入到底缸(最好下水格),然后经过蛋分格、藻缸格,最后通过上水泵送入到观赏缸中。
理由很简单,因为这样换水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新水对生物的冲击。
闭眼回忆下,之前换水的时候珊瑚是不是经常吐丝?收缩?萎靡?这就是珊瑚本能的应激表现,甚至有的玩家盐都没完全溶解,就急匆匆的加到观赏缸中,那些未溶解的盐粒会“烧死”珊瑚的。
尽可能不要翻动我们的活石,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温柔的清洁掉低等藻。真的不用太在意那些扎根活石上顽固的低等藻,因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爆藻结束后我会暂时关闭观赏缸的照明,然后延长藻缸灯的照明时长,直到我购买回第一批生物后才会恢复正常的照明强度和时长。
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低等藻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我们关闭灯光可以限制低等藻的生长,而适当的延长藻缸灯的时长,可以让高等藻类多吸收营养盐,长得更加的茂盛。
红泥藻的危害
1、提高水流速度,减少喂食,检查灯泡的使用寿命。
2、减少喂食,勤换水,避免添加剂
3、能看到红泥藻的地方,采用虹吸出来
4、用钢刷刷掉
5、把蛋分调得敏感些
6、及时清除过滤棉上附着的红泥藻或用抄网将水中飘动的红泥藻捞出
鱼缸红泥藻
清洗缸壁 鱼缸用了一段时间都会在玻璃壁上产生污垢甚至苔藓,可以用磁刮器将鱼缸玻璃上的苔藓和圬垢方便地刮干净。磁刮器是分别由两块一对组成,一块是两片刀片和另一半刷片组成、通过磁性相吸的一对,一手将带刀片的一块放入水内贴住缸壁,另一手将带刷的一片在缸外,使两片相互吸牢,然后将外面一片在有绿苔和圬垢的地方来回移动,里面一片就跟着移动,通过移动的刀子将缸壁上的苔藓和污垢清理干净,速度快省力,清理沏底,绝对不会刮毛玻璃,我的一把已经用了十几年,现在磁刮器在用,缸也还在用。 清洗过滤系统 好一些的过滤机都有几层: 第一层过滤棉 第二层 生化棉 第三层 玻璃环(陶瓷环、生物石等) 第四层 活性炭(吸氨石、麦饭石等) 因过滤桶密封性及安装相对复杂,且为了保护硝化细菌系统,不宜经常清洗,因此,选择的过滤材料要价格贵些比较高极的材料。 第一层是属于物理过滤,主要是将水中的固体残渣阻挡住,所以特别容易脏,清洗也是以这一层为主,其他几层通常很少清洗,常洗反而容易失去硝化菌。 清洗是利用给鱼缸换水之机,取出滤棉,在抽出的鱼缸水中反复漂洗,也可利用抽水管对滤棉反冲(当然冲力十分有限)洗。清洗时,一是要注意切不可搓洗,也不必要求洗得过分干净,更不可直接用自来水洗,否则附着在滤棉上的硝化细菌会被您彻底消灭,以至失去生物过滤的作用。 如何清理小鱼缸 1 找一个小盆,仔经清洗,特别是要注意不能有油污和没有冲洗净的洗涤剂; 2 将小鱼缸中的水连同鱼一起轻轻倒入准备好的小盆,沉淀在缸底的排析物尽量留在缸里; 3 清洗鱼缸,要求同1; 4 将缸中加入1/2新水(新水最好预先放置1-2天,以使其温度尽量接近缸水并挥发氯气); 5 按2 的方法将水连同鱼倒回鱼缸,补充新水,暂不喂食; 6 鱼儿适应后即少量可喂食。 按此方法勤换水,水就不会那么脏了。
红泥藻会自己退去吗
1.提高水流速度,减少喂食,检查灯泡的使用寿命。
2.减少喂食,勤换水,避免添加剂
3.能看到红泥藻的地方,采用虹吸出来
4.用钢刷刷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