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筋与分布筋区别(负筋与分布筋的锚固区别)
负筋与分布筋的锚固区别
没有太大的区别,梁支座负筋也是受力筋,锚固要求是一样的。指位于梁支座上部承受负弯矩作用力的纵向受力钢筋,俗称扁担筋、压梁铁。有些地方称之为盖筋。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相邻两跨都有负筋时取长跨净跨长/4+锚固)。注:1、锚固长度同梁上部贯通筋锚固;2、当梁的支座负筋有三排时,第三排钢筋的长度计算同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负筋与分布筋的搭接长度
搭接位置,梁的上部钢筋在跨中三分之一处搭接,下部钢筋在跨度两端四分之一跨度内搭接,钢筋直径不一样的时候,搭接位置也是这样,搭接长度为Lle,如果搭接的钢筋直径不通,按直径较小的钢筋选择
负筋与分布筋的锚固区别在哪
一、性质不同
1、支座负筋:支座负筋指位于梁支座上部的纵向受力钢筋。
2、架立筋:架立筋是指辅助箍筋架立的纵向非受力钢筋。
二、主要作用不同
1、支座负筋:支座负筋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负弯矩作用力,用以抵消负弯矩。
2、架立筋:架立筋其主要作用是把受力钢筋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并与受力钢筋连成钢筋骨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力学性能。
三、搭接不同
1、支座负筋:支座负筋搭接时需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
2、架立筋:架立筋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
负筋与分布筋绑扎照片
一、作用不同负筋:负筋主要是用于抵抗负弯矩的。
分布筋:分布筋主要是用于固定受力筋,并将受力筋的荷载均匀地分散在受力筋上,使受力筋均匀受力。
二、位置不同负筋:负筋的位置是在板的支撑部位配置的上排钢筋。
分布筋:分布筋的位置是在墙梁与墙柱之外的墙体纵筋横筋。
三、计算公式不同负筋:负筋的计算公式是“负筋净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分布筋:分布筋的计算公式是“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负筋和分布筋
下部钢筋与负筋,底筋区别如下:
区别一:
分布钢筋是出现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钢筋的上部,与受力钢筋垂直。底筋是板的主筋,承受正弯矩,布置在板的底部。负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也可以作为负筋。
区别二:
分布钢筋的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钢筋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产生的裂缝.属于构造钢筋。(满足构造要求,对不易计算和没有考虑进去的各种因素,所设置的钢筋为构造钢筋。)
2.负筋的作用是导致板内负筋的作用降低,现浇板的承载力减小。防止板在支座处因受力而裂缝。
3.底筋的作用主要是抗拉受力。
分布筋与负筋的关系
贯穿整块板或多块板的板钢筋称为受力筋,底层的称底筋,面层的称面筋。贯穿一块或多块板并伸入相邻板内一部分的面层板钢筋称为跨板受力筋。
板负筋则为板支座筋,其中,一端锚入支座(即梁或砼墙),另一端伸入板内一定长度的面层板筋称单边板负筋;骑跨在支座上,两端伸入板内一定长度的面层板钢筋称双边板负筋。 板分布筋是用于固定板负筋、跨板受力筋,使其钢筋间距保持相同。
分布筋指的是与板负筋、跨板受力筋垂直分布的钢筋。 受力筋中的底筋、面筋,因其是双向布置(即互相垂直布置),可以保证钢筋之间相互平行,所以不需要分布筋。
板筋一般分为两大类:面层钢筋(如负筋、跨板受力筋、面筋、温度筋等)、底层钢筋(板底受力筋,即底筋)。特殊情况下在板中间会布置一些钢筋网。
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负筋长度当然应该从梁边算起,这样标注只是为了施工时方便(不用在施工者自己计算放多长的筋了),且负筋长度等于1/4跨度+1/2梁(墙)宽度或者是1/4板短跨+(梁宽-保护层厚度25mm左右)。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搞帮助到你,谢谢你的再次提问 谢谢,加油
负筋的分布筋间距
答:自建房的负筋怎样布置的问题回答:
有五种解决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解决方案1:负筋长度1,面层负筋二级钢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板厚度100毫米.5米,直径10毫米,间距300毫米。
分布筋一级钢直径8毫米,底层钢筋双向二级钢直径8,或直径10毫米,间距200毫米,间距150毫米c20混凝土。
解决方案2:分布筋一级钢8厘。负筋长度1M,间距200MM,板厚厚度100MM---120MM,底层钢筋双向一级钢8厘,面层负筋二级钢10厘间距200MM,间距200MM这个是双向板。
解决方案3:得看设计的荷载啊。如果是自建多层住宅,这么大跨度,板厚不应小于120,板筋最好双向10个的三级钢,间距150左右;扣筋8个或10个的三级钢间距150左右,长度最好1.2米 。分布筋6个的一级钢就好。
解决方案4:直径6MM的一级钢,间距150-200MM之间,双层双向,板厚一般为100-120MM,应该没问题。
解决方案5:楼板厚度10~12cm 钢筋3级钢 直径8 毫米 钢筋间距10~15cm 保守点的话钢筋双层双向好了。
负筋和分布筋哪个在上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说,支座负筋是梁的面筋,从支座里面伸出跨度的1/3长,分布筋如果是板的分布筋应该在支座负筋下面。因为板筋必须插入梁里面,但如果是板的负筋分布筋,那么就在支座负筋上面,因为板的负筋设置于梁的上面,分布筋也不用伸入梁,只放置于梁上面,两种分布筋各不同,一上一下的。
负筋与分布筋的锚固区别是什么
答,板上负筋锚固长度弯钩6倍钢筋直径,绑扎时过梁主筋
分析,板上负筋属于附加筋,梁为锚固支点,必须进梁,负筋一般绑扎在梁上,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要求
负筋和分布筋的区别
答:板面负筋和附加筋的区别如下:
1.受力作用不同:板面的负筋是承受板负弯矩的钢筋;附加钢筋是根据板的受力特殊性,对板容易破坏的地方,人为加设的钢筋,比如,板的四角要增设的放射性钢筋。
2.布置位置不同:板面的负筋是沿板四边走向,布置在板的上部(基础伐板在下部);附加钢筋是按规范布置在特殊位置。
3.钢筋取值不同:板面的负筋的直径是不同的,是根据计算决定钢筋的大小直径、间距;附加钢筋是按规范要求钢筋根数和直径是不变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