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儿和早产儿区别(足月儿与早产儿区别)
足月儿与早产儿区别
一般早产儿抵抗力不是特别好,平时注意护理就行,如果晚产儿时间过晚的话,容易造成脑损伤。早产大多是因为没有带到足月的时候身体体质总是没有那么好。晚产的话,大多是因为羊水或者是种种原因引起的。早产儿和晚产儿,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区别
回答
足月:新生儿足月儿,新生儿的定义是指从出生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所以不管是不是到了预产期也就是说是不是足月的,只要胎儿娩出就称为新生儿,如胎龄40周出生的和胎龄26周出生的,都称为新生儿,足月儿是新生儿中的其中一类,包括了出生时胎龄大于等于37周的新生儿,足月儿从出生体重,身长以及各脏器功能的发育都比早产儿相对要成熟。
满月:通常宝宝从脐带结扎至满28天称为满月,又称为新生儿期。宝宝生理性分期分为新生儿期即从出生至满月,以及婴儿期即满月到1岁,幼儿期即1-3岁,学龄前期即3-6岁、学龄期为6-12岁,之后还存在青春期等。
通常宝宝从脐带结扎至满28天称为满月,又称为新生儿期。宝宝生理性分期分为新生儿期即从出生至满月,以及婴儿期即满月到1岁,幼儿期即1-3岁,学龄前期即3-6岁、学龄期为6-12岁,之后还存在青春期等。
新生儿期属于较为特殊时期,具有特殊生理特点,如呼吸、心率较快,体温调节中枢较差,且对环境温度、湿度要求较高。此外,宝宝此时消化道功能较差,喂养时需注意适当竖起宝宝,避免出现呛奶、溢奶等现象。此阶段对于宝宝的护理,与其他时期存在较大差异性。
足月儿与早产儿区别是什么
足月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大于等于37周,出生体重大于2500克的新生儿为足月儿,这个是根据怀孕时胎龄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而明确足月儿的定义。新生儿的概念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之内的,统称为新生儿,可分为足月儿和早产儿。新生的足月儿有生理特点: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频率在35-45次/分,心率是在120次-160次/分。
新生儿的血液循环主要供应在心脑肺等主要脏器,可能会出现四肢末梢发凉,供血不好的情况。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临床特点
早产儿发育是比足月儿慢。由于足月儿的各项指标发育的都比较完善,比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抵抗力都比较早产儿强。而且,早产儿由于各个脏器发育不成熟,就会容易发生呼吸困难、感染、甚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疾病。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区别
一般早产儿抵抗力不是特别好,平时注意护理就行,如果晚产儿时间过晚的话,容易造成脑损伤。早产大多是因为没有带到足月的时候身体体质总是没有那么好。晚产的话,大多是因为羊水或者是种种原因引起的。早产儿和晚产儿,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身体健康就好。
足月儿与早产儿区别表格
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腋下体温36~37度为正常,低于36度的话属于低体温,高于37度的话就可以认为是发热了,所以你可以先自行为孩子测量一下体温,一般是采用腋窝测量法测量,然后再根据测量的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检查或者治疗。
足月宝宝和早产宝宝的区别
早产一般主要指的是怀孕28周以后,不满怀孕37周之间分娩,一般由于这个阶段还没有到达足月,大多新生儿属于低体重儿,或者是肺发育还不是很好,相对来说抵抗力免疫力比较低下,大多早产儿如果体重过低,一般是需要进入保温箱,进行严密的监护。
足月儿与早产儿区别描绘图
35周的早产儿发育和正常婴儿相比不一样,这是因为早产儿提前分娩,在宫内发育不是十分的成熟,早产儿发育的情况各不相同,总体来讲胎龄越小,出生的孩子不成熟的程度也更明显。早产是指胎龄是28-37周之间出生的孩子,对于35周的早产儿来说,出生以后,主要面临着两个问题:
1、追赶性生长:因为早产出生的孩子无论是身高、体重、内部脏器的发育与足月儿相比,是相对落后的状态,所以存在追赶性生长的过程;
2、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抵抗力跟足月儿相比,都是相对要弱。所以在护理上要更为精心,以预防孩子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但是由于35周已经属于大早产,所以跟足月儿的孩子相比,虽然发育稍微弱,但是差别不是太大,总体来讲35周的早产儿,发育比较接近足月儿。
足月儿与早产儿区别在哪
36周生的宝宝和足月宝宝差别很大,在临床上把36周称为早产儿,37周之后分娩的新生儿都是足月儿,足月儿和早产儿之间有很大差别。
在新生儿肺部的发育,以及各器官的发育,以及在出生之后喂养方面,早产儿和足月儿有很大差距,所以一定要定期的产检,及时发现孕期的问题,要尽量避免未足月分娩,要尽量使胎儿孕育到37周之后再分娩,会增加新生儿的颈后。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