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獐子和鹿区别(獐子和鹿区别图片)

2023-06-08 15:00:05生活资讯1

獐子和鹿区别图片

林麝是叫麝香鹿,林麝还被称为獐、香獐子、麝香鹿、线牙獐。林麝的分布比较广,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湖北、四川等省、自治区。

獐子和鹿区别图片高清

鹿科动物是哺乳类动物中最富有价值的种类。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自古以来,由帝王、贵族到一般老百姓,不论中外,都把“狩鹿”作为一种兼具体育性、社交性、娱乐性以及实用性的重要活动。在古代的记事中,“狩鹿”总是占有重要地位。连孔子所订六艺之一的“射”,也和“射鹿”有关。中国古代射猎的,主要是麋鹿,即四不象,到清代康熙、乾隆时是马鹿和驼鹿。

      对一般人说来,猎鹿主要是着眼于经济价值。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胎、鹿鞭、鹿尾、鹿筋、鹿肉、鹿脯等等,无一不是药材或补品。

獐子和鹿有什么区别

答:主要区别是属性不同。第一,獐子是鹿科獐属动物;第二,麂子为鹿科麂属动物的统称。

獐是偶蹄目、鹿科的哺乳动物,是一种小型的鹿,比麝略大,体长91-103厘米,尾长6-7厘米,体重14-17千克。两性都无角,雄獐上犬齿发达,突出口外成獠牙。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尾极短,被臀部的毛遮盖。毛粗而脆。

獐子与麂子的区别图片

1. 犄角不同:獐子不论雌性都会没有角的,而雄性麂子是长有短角的,角的一半区域都覆盖有皮毛,角尖弯曲,长有纵条纹。

2.尾巴不同:獐子的尾巴极其的短小,加上皮毛的覆盖,基本上整体来看就像是一只没有尾巴的鹿,而麂子的尾巴看起来更加圆润,虽然短粗,但是皮毛较短无法覆盖。

獐子和鹿区别图片大全

獐子和狍子区别:

1、体型不同

(1)狍子有着细长颈部及大眼睛,大耳朵,体长约1.2米,重约30千克,无獠牙,后肢略长于前肢,尾短,雄狍有角,雌狍无角,雄性长角只分三个叉。

(2)獐子是一种小型的鹿,比麝略大,体长91-103厘米,尾长6-7厘米,体重14-17千克,两性都无角,雄獐上犬齿发达,突出口外成獠牙。

2、栖息环境不同

(1)狍子栖息于河岸、湖边、湖中心草滩、海滩芦苇或茅草丛生的环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岛林缘草灌丛处。

(2)獐子多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性情胆小,日间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

3、生活习性不同

(1)狍子喜食灌木的嫩枝、树叶、芽和各种小浆果、青草、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通常3-5只,晨昏活动,以蕈、草、浆果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2)獐子喜食植物,主食杂草嫩叶,多汁而嫩的植物树根、树叶等,受惊扰时狂奔如兔,以芦苇、杂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为食。

獐子和鹿是一种动物吗

只有成年雄性獐子才会有麝香的分泌物。

獐为小型鹿,体重约15千克,体长约1米,肩高与臀高大致相等。雌雄均不具角。雄兽上犬齿发达,突出口外。耳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稍尖。四肢壮而有力,蹄粗钝。尾短。在鼠蹊部有鼠蹊腺1对。毛粗而长,体侧及腰部之冬毛长达40毫米,呈波状弯曲。体背及体侧颜色一致,为棕黄色。

獐和鹿的区别有哪些

獐子和狍子区别:

1、体型不同

(1)狍子有着细长颈部及大眼睛,大耳朵,体长约1.2米,重约30千克,无獠牙,后肢略长于前肢,尾短,雄狍有角,雌狍无角,雄性长角只分三个叉。

(2)獐子是一种小型的鹿,比麝略大,体长91-103厘米,尾长6-7厘米,体重14-17千克,两性都无角,雄獐上犬齿发达,突出口外成獠牙。

2、栖息环境不同

(1)狍子栖息于河岸、湖边、湖中心草滩、海滩芦苇或茅草丛生的环境,也生活在低丘和海岛林缘草灌丛处。

(2)獐子多栖息在疏林带,多在河谷及缓坡上活动(海拔一般不超2400米),性情胆小,日间多栖于密林中,早晚时分才会在空旷的草场或灌木丛活动。

3、生活习性不同

(1)狍子喜食灌木的嫩枝、树叶、芽和各种小浆果、青草、蘑菇等,一般由母狍及其后代构成家族群,通常3-5只,晨昏活动,以蕈、草、浆果为食,雄狍仲夏才入群。

(2)獐子喜食植物,主食杂草嫩叶,多汁而嫩的植物树根、树叶等,受惊扰时狂奔如兔,以芦苇、杂草及其他植物性食物为食。

獐子和鹿区别图片对比

三者的区别:雄性的麂子有角,有獠牙。林麝和獐都是有獠牙无角的动物,且獐会比林麝体型大。这是三者最直观的区别。

林麝的尾巴很短,四肢细长,蹄子比较狭而尖,耳朵长而直立。毛粗硬、曲折呈波浪状,容易折断,呈深棕色,成体不具斑点。毛色上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在颈部的两侧各有一条比较宽的白色带纹,一直延伸到腋下。雄性林麝分泌的麝香不仅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而且还是一种名贵的天然高级香料,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有“软黄金”之称。

獐四肢细小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蹄子较宽。尾巴特别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所以常被误认为是一种没有尾巴或断了尾巴的鹿。毛粗而脆,体毛多棕黄色、灰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30多毫米。

麂子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皮很软可以制革。通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有点风吹草动就反应过激,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

扩展资料:

1.林麝(学名:Moschus berezovskii)麝属中体型最小的一种。成年林麝体重体重6~9kg,体长630~800mm,肩高小于500mm。林麝的外形特征是雌、雄麝都不长角,雄麝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口外,呈獠牙状。

2.獐(学名:Hydropot),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又称土麝、香獐,是小型鹿科动物之一,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比麝略大,原产地在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1870年被引入英国。獐是严禁猎捕的动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8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