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批复和批示区别(批复与批示)

2023-06-10 21:55:07生活资讯1

批复与批示

法定性不同。批复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一个主要文种。即法定性文种,而批示则不是。批示是非法定文种,只能说是一种常用文书。

2.

审批文件的对象不同。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而使用的文种,它与请示是一上一下,一来一往的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有“请示”必须有“批复”。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上级单位,不同意下级发来的请示事项,而不作出“批复”的情况,只是以电话或口头的形式答复下级,这是不严肃的,也是不规范的。 批示是针对下级报来的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工作安排、工作设想、工作纲要、工作报告、情况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检讨报告,分析报告等等,以及各种简报、信息反映等文件就其中的某一成功之处或有关问题所作的批语,对推动下级工作解决问题,具有启迪参考、借鉴、警示与指导的作用。

3.

行文的方式不同。批复的主送机关

批复和批示的主要区别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于法定性不同。批复是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15种公文文种之一,因此它属于法定文种,而批示则不是。

二是在于公文的审批对象不同。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而使用的文种,存在上下往来的一一对应关系,即凡有“请示”必有“批复”。而批示的对象虽然也是下级机关,但可以对应不同类型的公文,如各种报告、简报甚至信息类文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下级机关的工作具有参考、借鉴、警示或指导作用。

三是行文方式的不同。批复主送的是报送请示的单位,而批示虽然也是报送请示的单位,但范围可以扩大到更多下级单位,对下级机关工作具有“普适性”指导意义,上报文件的单位与其他下级单位并列为主送,不存在主送、抄送之分。

批复和批示

审批:审查批示(下级呈报上级的书面计划、报告等)。指对某物进行审查,看是否合格。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时使用的文种。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审批是审核批示,也就是说是一个中间人,审核一下有什么问题,在确认没有问题且同意的情况下签上字.

批准是最后定音的人,不管审批人的结果如何,只要批准的人签了字,都得执行.

批复批示文件范文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1、请求指示性请示;

2、请求批准性请示;

3、请示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要求如下: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县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开展春节拥军优属工作的请示》。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2、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3.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批复与批示的区别

阅示和批示是文书中常用的两种命令性语句,它们的区别在于目的和意义不同。

阅示是指上级向下级传达某一重要决定、指示、通知、报告、简报等文件,仅仅是告诉下级应该知道的内容,要求下级在处理事务中考虑阅示文件的内容,但并不需要下级做出具体回复或行动。

而批示则是指领导对下级所提出的某一问题进行指导、决策和安排,以完成某一具体任务。批示需要下级做出具体的回复或者行动,是一种有明确意图的指令。

因此,阅示主要是传达信息和意见,让下级知道上级的意图,而批示则是下达任务和指令,让下级采取具体的措施进行执行。

批示和批复是什么意思

批示和审示都是严格把关,严格检查的过程,但是用法不一样而已。但是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批示是经过各方面领导的同意签字方可生效的文件。

审示就是还没有经过领导同意的文件,但是正在审阅的过程,经领导再三核实之后签字确认方可生效。

批复与批示的主要区别:批复是( )的公

区别一、释义不同

审议:审查评议。

审批:对下级呈报上级的公文进行审查批示。

决策:决定战略或策略。

区别二、引证解释不同

审议:《魏书·世宗纪》:“八座可审议往代贡士之方,擢贤之体,必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审批:《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岑溪县收支计划》:“严格执行审批制度,按计划办事。

决策:《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於愚人,贤士程行於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

批复与批示的主要区别:批复是( )的公文

批示意思指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批示的文字。

批准意思是上级对下级的意见表示同意。

“示”,读音为shì,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古文示。神至切”。“示”的基本含义为地神;引申含义为让人看,显示。

在日常使用中,“示”常做名词,表示对别人来信的敬称,如惠示。

批复与批示的区别法律依据

一、含义不同。

1、阅批和阅示等同,阅处和阅办等同。

2、阅批和阅示都是指请上级部门或者相关领导阅览文件并给予指示。

3、阅办和阅处,都是指组织进行办理或者处理。指对收文中的阅件按照工作规律和文件的内容、性质,有序、有效地控制其传阅范围、传阅方式、传阅次序的过程。

二、使用者对应的等级关系不同。

1、阅处(阅办)是上级对下级讲的,意思是阅读后进行处理或办理。

2、阅示(阅批)是下级对上级讲的,意思是审阅后批示。

3、几个词没有对应的哪一个级别用什么,只有上下级使用的区别。

三、后续的处理工作和方法不同。

1、阅示(阅批)是指请上级领导阅览并给予指示,所以一般会这样出现:收文部门签拟办意见,请某某领导阅示。上级领导需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合理性做出相应指导或者批示。

2、阅处(阅办)是指请领导阅览文件并给予批准。领导批示意见:转呈某某领导阅处。上级领导给出阅处(阅办)后,收到批示的下级领导需要进行相关事项的处理、把关和承担责任。

3、跨部门领导之间还是用阅处(阅办)。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87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