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内容

330襟翼卸载(襟翼工作原理)

2023-06-21 19:55:12教程1

襟翼工作原理

飞机液压系统的原理是利用高压液体来传递动力,实现机翼、襟翼、推力反向、刹车、起落架等部件的控制,从而保证飞机的飞行和安全。液压系统一般由液压油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进油滤器、液压油箱过滤器和压力调节器等组成。液压系统的优点是具有平稳、高效和精准等特点,能够在高速、高温、高海拔等复杂环境下工作。况且,液压系统在重量和功率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满足航空工业对这种系统的高要求。因此,飞机的液压系统在现代航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飞机运作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也有助于提高飞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襟翼作用

飞机的机翼最主要的作用是在飞机起飞时产生升力, 助飞机起飞。在飞行过程中,机翼也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 用。此外,机翼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如在机翼内可以设置弹药舱和油箱,在机翼上可安装用于改善起飞和着陆性 能的襟翼和缝翼,以及用于飞机横向操纵的副翼,在机翼上或机翼下可安装发动机,在机翼前缘还可安装增加升力 的装置等。

飞机的尾翼是操纵飞机俯仰和偏转、专门负责飞机平稳飞行的重要部件。

竖直方向的尾翼主要保证飞机 的飞行方向;水平方向的尾翼主要保证飞机飞行时安全地上下升降。

除了操纵飞机正确地偏转和升降,飞机的尾翼 对于飞机的重心及机翼的升力还有着平衡作用。安装在飞机头部的螺旋桨不停旋转,拉动飞机前进。

襟翼的原理

“三叉戟”客机的机翼为悬臂式后掠下单翼,全金属结构,机翼前缘后掠35度。机翼采用下倾式前缘、克鲁格襟翼、双缝后缘襟翼和内侧部分只在高巡航速度时才起作用的升降副翼以及兼作减升板的扰流板。

机翼中有整体油箱,“三叉戟”客机所有燃油箱都置于机翼中。T形尾翼,全动式水平尾翼。“三叉戟”客机采用液压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主起落架各有2对机轮,以机翼主梁为轴翻转,翻转90度并伸长15厘米,再收入机身,而不是收入机翼内;双前轮向左偏置,侧向收放。

襟翼怎么操作

飞机的起飞和下降着陆都有一系列的规程,需要客舱乘务员把乘客的物品安放回原处,把厨房的餐车以及物品收回并固定好。

起飞和降落都需要把坐椅调直到正常位置,收起小桌板和窗边的遮光板。

滑入跑道,松开刹车,前推油门杆。滑跑到一定速度,后拉操纵杆,飞机起飞,到安全高度后收起起落架及轮仓门。

降落时要打开襟翼,放出起落架,着陆后打开地面扰流板及发动机反推,刹车。

襟翼的种类及位置

民用航空器运行的飞行实施过程中发生严重威胁飞行安全的情况或发生航空器损坏、人员受伤、但其程度未构成飞行事故或航空地面事故的,为飞行事故征候。

飞行事故等级划分原则与等级分类

根据人员伤亡情况以及对航空器损坏程度确定的。但是由于各种自然原因,自己或他人造成的伤亡,或藏在通常供旅客和机组使用范围之外;偷乘航空器而造成的伤亡除外。

飞行事故的时间界限是从任何人登上航空器准备飞行直至所有这类人员下了航空器为止的时间内。

在规定的时间界限内,所发生的人员伤亡或航空器损坏,必须与航空器运行有关,才能定为航空飞行事故。

飞行事故分为:特大重大飞行事故、重大飞行事故、一般飞行事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1.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40人及其以上者;

2.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40人及其以上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飞行事故:

1.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39人及其以下者;

2.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最大起飞重量5.7吨及其以下的航空器);

3.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39人及其以下者。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飞行事故:

1.人员重伤,重伤人数在10人及其以上者;

2.最大起飞重量5.7吨(含)以下的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

3.最大起飞重量5.7~50吨(含)的航空器一般损坏,其修理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10%(含)者;

4.最大起飞重量50吨以上的航空器一般损坏,其修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5%(含)者。

飞行事故征候条款

飞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凡构成下面所列任何一条,即为飞行事故征候。

1. 航空器机翼(旋翼)、尾翼(尾桨)、螺旋桨或操纵面及其活动关节带有冰、雪、霜起飞;机型手册另有规定的,超过该手册规定的标准、航空器起飞。

2. 航空器加注规格错误的燃油、滑油起飞。

3. 发动机滑油量低于规定的最少量,航空器起飞。

4. 未按规定数量加注燃油,导致航空器超过该次允许的最大重量限制或少于规定的备用油量起飞。

5. 航空器货舱的货物、集装箱、集装板未按规定固定,导致飞机重心改变,造成航空器操纵困难或损坏舱壁、设备。

6. 航空器装卸重量超过以下限制起飞、着落:

a) 该次飞行允许的最大业载;

b) 该机型的最大无燃油重量。

c) 该次飞行允许的最大起飞、着落重量。

7.航空器材重心位置超过极限起飞、着落。

8. 航空器低于主最低设备放行清单(MMEL)、外形缺件清单(CDL)规定的标准起飞。

9. 未按规定执行适舱指令或必改通告,航空器起飞。

10.起动时,发动机的磁电距开关不在"关断"位置,通知地面人员扳螺旋桨。

11.飞行实施过程中,发动机温度、转速超过最大允许值及时间限制、并导致发动机损伤需要修复。

12.航空器起动、滑行、飞移、起降过程中与障碍物相撞。

13.航空器偏出规定的滑行路线而受损。

14.飞行实施过程中,外来物打坏发动机、螺旋桨或堵塞发动机进气道。

15.航空器操纵面夹板、挂钩、空速管套或尾撑杆未取下起飞。

16.飞机未松开舵面锁、刹车、或调整片、减速板、襟翼不在规定位置,安定面配平超出起飞允许的范围起飞。

17.仪表飞行和夜航飞行,未接通地平仪(姿态指引仪)航空器起飞。

18.航空器的发动机、起落架舱或操纵系统带外来物飞行。

19.因跑道上有障碍物,导致飞机中断起飞、小于离地速度离地或在高度50米以下(最大起飞重量5700kg[含]以下的飞机在临时机场降落时,高度在10米以下)复飞。

20.航空器起降过程中偏出跑道、冲出跑道或跑道外接地;最大起飞重量5700kg(巷)以下航空器的非载客飞行、起奖过程中偏出跑道、冲出跑道或跑道外接地导致航空器受损,21.航空器滑行、起降过程中,起落架轮子(滑撬)之外的任何部位,但直升机的固定尾撑(尾撬)触地除外。

22.航空起起飞离地后二次接地而受损。

23.起降过程中轮胎爆破,造成航空器其他部位受损。

24.飞机飞行高度在1米~100米出现失速警告(假信号除外)。

25.飞行实施过程中,航空器在任何部位失火。

26.飞行实施过程中机轮脱落。

27.飞行中航空器操作面、发动机整流罩、舱门、起落架舱门、风档玻璃飞掉:蒙皮揭起或张线断裂。

28.飞行中,维护、检查用的盖板飞掉并击中航空器的任何部位。

29.航空器在起飞滑跑开始至着陆滑跑中期间发动机停止。

30.具有一套或两套电源、液压、冷气系统(不包括备用和应急系统)的航空器,空中一套失效;具有三套(含)以上电源、液压系统的航空器(不包括备用和应急系统),空中两套失效。

31.航空器增压舱失压,导致紧急下降。

32.飞机飞行进入急盘旋、飘摆、失树抖杆状态或速度超过机型结构限制的最大速度。

33.空中航空器的主操纵系统出现卡阻或襟翼完全失效;但最大起飞重量5700kg(含)以下的飞机襟翼失效除外。

34.无防冰、除冰设备的航空器进入结冰区;有防冰、除冰设备的航空器因结冰导致不能维持安全高度。

35.航空器飞行中误入结雨云、浓积云导致操纵困难或航空器机体、设备受损。

36.航空器飞行中遇颠簸,导致人员受伤或航空器机体、设备受损。

37.航空器飞行中遭雷击、冰击、鸟击等,导致航空器机体、设备或发动机损坏,需修复。

38.航空器飞行中误入火山灰飘浮区。

39.航空器在低空进入中度(含)上风切变,造成操纵困难。

40.航空器飞行中进入前方飞机的尾流区,造成飞行操纵困难。

41.航空起飞行中进入禁区、危险区、正在射击的炮射区或误出国境。

42.飞行员飞错、管理员给错指令或其他原因造成航空器间纵向、侧向、垂直间隔均小于规定间隔数据的二分之一。

43.航空器飞错或擅自改变飞行航线。

44.给错航行指令或提供的航行资料有误,导致航空器飞错航线。

45.低于规定的目视条件,未按仪表飞行规则飞行。

46.仪表飞行低于安全高度。

47.未经允许,航空器偏出规定航线50km以外或偏出规定的空中走廊。

48.飞行中,航空器与地面指挥失去通信联络30分以上(通信航空作业飞行除外)。

49.飞行中发生迷航。

50.仪表飞行调错导航台(NDB)、仪表着陆系统(ILS)、无线电全向信标台(VOR)的频率或听错导航台的呼号进近。

51.仪表进近,忘调、错调或报错高度表气压刻度+400pa(含)以上或零点高度+30m(含)以上。

52.仪表飞行违反进离场程序。

53.仪表进近,未看到跑道(跑道标志)或进近灯光,航空器下降到决断高度或最低下降高度以下。

54.飞机着陆前未放起落架,高度下降到100m以下。

55.把公路、河流等认作跑道,飞机起落架放下并且襟翼放到着陆襟翼位置。

56.落错机场、跑道(包括着陆方向)。

57.夜航飞行时,由于跑道灯失效,导致飞机在高度50mm以下复飞或着陆。

58.Ⅱ类仪表进近,由于失去引导信号导致飞机在高度50mm以下复飞。

59.低于机场(起降场)、机长或机型的天气标准起飞、着陆。

60.机长无夜航标准或机场无夜航灯光保障,在日出前或日落后起飞、着陆,通用航空的作业方向,早于日出前30分(山区日出前20分)或晚于日落时间(山区日落前15分)起飞、着陆。

61.航空器发生重着陆、造成机体结构或起落架受损。

62.飞机场外迫降。

63.飞行中飞行人员擅离岗位,让不称职人员进行操纵。

64.飞行中飞行人员在岗位上失去操纵能力。

65.未按高度视察作业区,进行超低空作业飞行。

66.低于规定的天气条件进行专业作业飞行。

67.超低空飞行撞障碍物。

68.超低空飞行,航空器从电线下方穿过。

69.超低空飞行,航空器机轮或任何部位擦地。

70.因飞错作业区或空域,造成两架航空器同时在一个作业区或作业空域飞行。

71.直升机航向、飞移、起降过程中,旋翼、尾翼、尾桨打地或打障碍物。

72.直升机飞行中,旋翼转速低于或高于该机型的旋翼转速限制。

73.直升机未松开驾驶杆固定销或未拔出操作系统固定插销起飞。

74.直升机飞行中发生旋翼抖振,造成飞行操纵困难。

75.直升机在高度300m以下进入蜗轮环状态。

76.直升机着陆前未放起落架,高度下降15m以下。

77.直升机夜间执行海上任务,在着陆平台(甲板)降落过程中,消速后段的飞行高度低于着陆平台(甲板)的高度。

78.直升机执行海上任务,低于规定的高度从着陆平台(甲板)上空复飞。

79.直升机执行海上紧急任务,回到海岸时少于15分钟的剩余燃油量。

80.直升机在紧急脱钩设备故障时,进行机外载荷作业飞行。

81.直升机吊挂飞行,吊索不在正常位置实施起吊作业。

82.直升机吊挂进入云中。

83.直升机吊挂飞行,因吊挂物严重旋转、摆动而被迫投掉吊挂物。

84.直升机吊挂飞行,空中吊挂物撞障碍物。

85.直升机飞行中发生该机型飞行手册规定立即着陆的故障。

86.航空器飞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不安全事件。

襟翼的主要作用

根据速度大小确定是否拉满。

飞机在降落的时候,具体速度要降到多少取决去飞机的重量,只要升力稍小于重力就可以,襟翼是随着速度的下降逐渐伸出,在最终进近时速度最慢,需要完全伸出,襟翼的主要作用就是在飞行速度较慢时依然保持稳定的飞行状态,不至于因为速度过低导致失速,扰流板可以帮助下降高度,如果处于正常降落航线,那么就不需要打开扰流板,扰流板一般用于在飞机主起落架接地后防止飞机弹起,并在滑跑减速时提供一个有效的空气阻力帮助减速。

襟翼是什么装置

飞机襟翼有两档。襟翼可以改变机翼的气动外形,可以提高升力,同时也会带来阻力。飞机向上翻起的的是扰流板,后缘下垂的是富勒襟翼。飞机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

襟翼工作原理图

飞机机翼产生升力的原理,公认的说法是大气施加与机翼下表面的压力(方向向上)比施加于机翼上表面的压力(方向向下)大,二者的压力差便形成了飞机的升力。飞机向前飞行得越快,机翼产生的气动升力也就越大。 机翼是飞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安装在机身上。其最主要作用是产生升力,同时也可以在机翼内部置弹药仓和油箱,在飞行中可以收藏起落架。另外,在机翼上还安装有改善起飞和着陆性能的襟翼和用于飞机横向操纵的副翼,有的还在机翼前缘装有缝翼等增加升力的装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93065.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如何卸载家庭(如何卸载家庭成员)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