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甲供材料如何结算(甲供材料如何计价)

2023-07-03 04:22:28自我学习1

甲供材料如何计价

1.甲供材料与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一样,都必须列入直接费并参与计取各种费用和税金;施工单位应在含税造价中将已扣除采保运杂费的甲供材料总值退还给建设单位,即应退款为:甲供材料总值*(1-采保运杂费率)。

2.甲供材料应该是计价的,即在计价程序中,甲供材料应在基价的直接费中列为未计价材料。并计取各种间接费用后形成工程造价。在结算时,以含税工程造价减去[甲供材料总值*(1-保管费率)]。在实际工程中大多建设单位为了逃避税金而不让将甲供材料计入工程造价。

3.甲供材料按相应预算价格计入直接费,计取各种费用后,在税后退还甲方。其单价按市场价或甲乙双方协商价计补差价。工程竣工结算时,数量按实际提供量退。

甲供材料怎么记账

甲供材要分全额法和差额法,全额法是材料计入总承包里,不单独核算材料,差额法就是材料不计入总承包总额里,材料直接计入开发成本,购入材料借库存材料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出库时借开发成本贷库存材料。

甲供材料费怎么计算

供材料不算施工方的销售额(或营业额)不应该计税,除去1.01是因为,业主需要向施工方支付甲供材的采购保管费,采购保管费属于施工方的销售额(营业额),需要交税。

甲供材料如何计税

(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甲供材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于不同的会计处理上,由此衍生出来甲供材如何开发票及税收问题。

在现实的会计处理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建设单位市场购入材料时的会计处理: 借:工程物资XX万元 贷:银行存款XX万元 建设单位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用于工程。在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时,在目前实务中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1、方式一: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XX万元 贷:工程物资XX万元 (2)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XX万元 贷:预收账款XX万元 (3)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XX万元 贷:工程物资XX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中都要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付的是实物。2、方式二: (1)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XX万元 贷:工程物资XX万元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其所购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本单位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二)甲供材的税务处理 以上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带来不同的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下的发票开具及营业税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按含甲供材金额开具建筑业发票,并全额缴纳营业税。此种方式施工企业按含甲供材金额开具建筑施工发票给建设方并确认收入,但甲供材由于是建设方购买提供给施工方的,施工方无法取得发票入成本。采用这种核算方法需要事先征得税务机关的同意,以免施工企业加重企业所得税负担。2、方式二下的发票开具及营业税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不含甲供材金额开票,如果按含甲供材金额开票就会导致甲供材料在建设方重复计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怎样开票,甲供材都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含甲供材的金额缴纳营业税,负税义务与方式一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甲供设备、装饰劳务中的甲供材料计税方式与上述规定有所差别。六、“甲供材”的账务和税务处理例解 [案例]: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委托一个建筑单位修建厂房,工程总造价为1200万元,其中含甲供材为200万元。(一)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建设方(甲方)从市场购入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 200万元 贷:银行存款 200万元 这里假设建设方(甲方)非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是普通发票,然后,该企业将这200万的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用于工程。(2)在建设方(甲方)将材料提供给施工方(乙方)时: ①方式一: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预付账款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根据国家关于工程造价的相关规定,在工程中,无论材料由谁提供,工程总造价包括全部的材料价款,且在工程总造价的核算中,所有的材料都要提税后计入工程总造价,即工程造价是含税价。在总造价确认的情况下,我们将工程的总造价作为建设方应该支付给施工方的工程价款。建设方在支付现金给施工方时是做预付账款处理,同样,建设方将材料给施工方时(就是我们所说的甲供材)也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只不过一个付的是现金,一个付的是实物,在不存在其他误差的情况下,该企业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实物,最终 预付账款总结算价款的金额应该1200万元。②方式二: 建设方发出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200万元 这种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建设方认为,我买的物资给施工方就是用于我的工程,因此在发出材料时直接计入我的在建工程是符合规定的。从相关的法律法规看,目前对于甲供材究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问题,还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企业实务的会计处理中,有些建设单位发出甲供材是采取的第一种方法,有些就是采取的第二种方法。因此,从会计核算角度而言,只要能为会计信息的第三方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两种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可以接受的。2、施工方对于甲供材的账务处理 (1)方式一的账务处理: ①施工方收到材料时 借:工程物资200万元 贷:预收账款200万元 ②施工方将工程物资用于工程时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200万元 贷:工程物资 200万元 ③施工方按工程进度确认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毛利/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2)方式二的账务处理: 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收到材料以及以后将材料用于工程时就不做任何会计处理了。(二)甲供材的发票开具 以上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就带来的下一步的施工方建筑业发票的开具问题: 1、方式一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的,没有进入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应该按1200万开具建筑业发票,并按1200万缴纳营业税。2、方式二的发票开具 在该模式下,由于建设方在发出材料时就直接计入了工程成本,因此,施工方在最终开具建筑业发票时,只能按1000万开票,如果按1200万开票就会导致200万材料在建设方重复入成本的情况。但是根据营业税的相关规定,无论施工方是按1000万开票还是按1200万开票,甲供材都必须要并入施工方的计税营业额征收营业税,即施工方都必须按1200万元征收营业税,这个和方式一是一样的。

甲供材料比例标准

你说的那些是一些常规的出厂合格证,但是作为施工方:每进一批建筑材料(不论是什么建筑材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需要进行进场复检。

有了复检资料,才能说明材料是合格的,可以用于工程建筑。你所说的地脚螺栓抽检频率为200颗一个批次,不足200颗按1个批次送检。以此类推。

甲供材料价格如何确定

1、结算款按招标文件甲方提供的暂定价扣除。

2、采保费可依照实际情况计取,需区分是由甲方还是乙方采购及保管,费率不同。

3、报价的时候,如指定甲供,则要么采用暂定价,要么不计入总价,不能随意报价,这是为防止恶意不平衡报价。

甲供材计价方式

甲供材料与施工单位购买的材料一样,都必须列入直接费并参与计取各种费用和税金;施工单位应在含税造价中将已扣除采保运杂费的甲供材料总值退还给建设单位,即应退款为:甲供材料总值*(1-采保运杂费率)。

甲供材料应该是计价的,即在计价程序中,甲供材料应在基价的直接费中列为未计价材料。并计取各种间接费用后形成工程造价。

在结算时,以含税工程造价减去[甲供材料总值*(1-保管费率)]。

在实际工程中大多建设单位为了逃避税金而不让将甲供材料计入工程造价甲供材料按相应预算价格计入直接费,计取各种费用后,在税后退还甲方。其单价按市场价或甲乙双方协商价计补差价。

工程竣工结算时,数量按实际提供量退。

甲供材如何计入工程造价

应该包括采购保管费。对于甲供材料,由于是甲方负责采购的,这里的采购费应该归甲方所有,也就是不可以计取材料的采购费。但是一般来讲,甲供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以后,是交由施工单位进行保管的,所以保管费应该归施工方所有,也就是可以按照规定向甲方计取保管费。对于材料的采购保管费,各地的规定是不同的,应该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系数计算。某地造价管理部门的材料采购保管费如下,可以作为参考。

1.一般建筑材料采购费为0.2%,保管费为0.3%。

2.钢材、管材、电缆、水泥、木材采购费为0.1%,保管费为0.2%。

3.暖卫设备采购费为0.1%0.1%。

甲供材料费用计算

那要看他的确定的价格中有没有管理费和利润。

如果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当然要将所有的费用都要含在他的材料价格之中了。如果定的价格不含管理费和利润,当然要向你要,其实是变相提高价格呀。谁不会将费用和利润加进售价里呢?除非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不惜血本大甩卖!你说是吧?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继续问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9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