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资讯 > 正文内容

打糕和年糕区别(打年糕的由来和寓意)

2023-07-06 06:55:05生活资讯1

打年糕的由来和寓意

年糕,在过去是湖北等南方农村制作的一种糕点。民间有个传说,在远古,西陵有个叫嫘祖的女子,她聪明能干,曾开创了种桑养蚕的办法,并发明抽茧编绢的技术。当她嫁给黄帝后,在全国普及养蚕术,解决了人们的穿衣问题,从此告别了蛮荒时代。

有一年冬至,嫘祖回到西陵探望族人,给大家带来了葡萄干等很多好吃的。乡亲们为了表示对嫘祖地感谢,一些妯娌们聚在一起商量,怎么来招待她们的贵客嫘祖。

大家商量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就对一个叫荷花的年轻媳妇说:''荷花妹子,咱们这些人里,就数你心灵手巧了,你来想一个招待嫘祖娘娘的办法,我们听你的。''

荷花看到嫘祖带来的葡萄干,突发奇想说:''姐妹们,你们看,嫘祖娘娘教会了咱们种桑养蚕,让我们穿上了好看的衣衫。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点好吃的,招待招待呢?''

看到大家点头后,荷花继续说:''我想,把嫘祖娘娘带来的葡萄干这些果干,配上糯米粉,来蒸成糕点,一定好看又好吃,你们说怎么样?''大家听了,都说好主意。

晚上,大家把用葡萄干和糯米粉等蒸制的糕点,切成一块块的摆在桌子上,招待嫘祖。五颜六色的糕点非常漂亮,空气中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气。

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做的,吃了之后,都连声称赞:真是人间美味。

有个小孩,拿在手里看来看去,馋的嘴里直流口水,都舍不得吃,那个动作真是可爱极了。

嫘祖问这么好吃的糕点叫什么,一个叫鸣凤的媳妇说:''这是荷花妹子出的主意,还没有起名字呢。''

大家都说请嫘祖娘娘取名字。嫘祖想了想说:''今天是冬至,快要过新年了,这个糕点看上去喜庆,好看又好吃,叫年糕吧。''

从此,在西陵地带,用水果干等配糯米粉蒸制的年糕,就成为了当地一种过年时候招待客人的食品,也慢慢地流传到了别的地方,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民间特色糕点。

当然,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年糕也有不同的制作方法出现。

至今,在湖北远安嫘祖故里荷花镇的一些农村,还保持着冬至蒸年糕的习俗,那些朴实的人们,还在用蒸年糕来纪念他们的嫘祖娘娘

打年糕简介

打年糕的工具叫杵臼,年糕、是一种流行于东亚新年的传统美食和贺年食品。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来祭祀神灵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一种农历新年食品,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

打年糕是哪个地方的

打年糕是将黏大米,放在专门的桶中,然后专门用木杵,用人工去打,它的特点是非常有韧劲嚼劲,还有弹性的。

打年糕的由来和寓意作文

    年糕年糕年年高,白白胖胖真可爱,作文 打年糕。早就吃过年糕的美味了,可却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过千载难逢的时机来了,嘿嘿,余姚日报小记者夏令营一日游活动,让我找到答案。

    这次夏令营活动中,我在水中捉了小鱼,欣赏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叶笛表演,看见了宏大地水车和他创造出的彩虹,还和伙伴们在水上乐园快乐的嬉戏……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制做年糕的过程。

经过对两位高手伯伯的询问和认真的观察,我才知道做年糕的时候,先把米浸泡在水中,一段浸泡时间后,把“米胖子”放进大锅里面蒸,烧啊烧啊,“白胖子”兄弟们紧紧地抱在一起,变成了一大锅米饭,然后把米饭放进特质的容器里敲打,越敲这个米饭越黏,渐渐地变成一个大米团,一阵又一的阵香味也飘进了我们的鼻子中,大家都忍不住流出了口水,真想一口气把它们吃个精光。

米团打好后,两位伯伯就现场用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圆圆的“年糕团胖子”,细细长长的“年糕条先生”……我们都饿狼似的猛扑过去,抓起年糕就往嘴巴里塞,边吃边不由自主的说:“年糕实在太美味了!”

快乐的夏令营活动,就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完毕了,但年糕的美味却还久久的留在我的脑海里。

打年糕的传说

是伍子胥发明的。有传说年糕是伍子胥为了防御外敌入侵,未雨绸缪,在吴国都城的城墙下埋下的糯米做的墙砖,后来伍子胥被杀。

吴国被越国攻城,这些糯米砖救了全城的百姓,此后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来供奉五子胥,这也是年糕的来历。

打年糕的由来和寓意怎么写

春节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这天,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

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

没过多久,国王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馋言,赐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就是年糕样子的由来)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

扩展资料

年糕种类:

1、弋阳年糕

弋阳年糕又称“弋阳大禾米粿”。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弋阳年糕以弋阳大禾谷米为原料,采用“三蒸两百锤”的独特工艺制作而成,具有“洁白如霜、透明似玉、柔软爽滑、韧而不粘、久煮不糊”的特点。

2、福州年糕

而南方的年糕则有所不同,红糖均有,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花生、红枣、红豆等。)和成面团,再放在年糕叶上蒸熟。其味道香甜可口,余味无穷。

打年糕的主要特点

你好!

真的是看个人口味啦。

1. 打糕专指朝鲜打糕。

如图:

http://image.poco.cn/mypoco/myphoto/20070508/3447459920070508233353024_640.jpg

2. 年糕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那种年糕。

如图:

http://www.shanzhen.com.cn/fengweixiaochi/UploadFiles_7033/200607/2006720223854822.jpg

二者比较起来,朝鲜打糕制作的时候比较复杂,而且费工夫,做好了以后,吃的方法比较简单。

我们自己的年糕则和打糕正相反,做的比较简单,吃的时候讲究很多花样搭配。

下面分别细说一下:

一: 打糕:

朝鲜打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糯米制作的白打糕,一种是用黄米制作而成的黄打糕。

打糕的制作方法是:

先把米放到水里浸泡3-4小时后,捞出来洒少量盐水,放到锅里蒸熟,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槌反复捶打。直到打碎饭粒为止。再用捣碎的熟小豆,或炒熟的大豆面作佐料。将打糕切成小块,拌佐料食用。打时多为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互相交替捶打,或为新婚夫妻二人,丈夫捶打,妻子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二人借劳动增加感情,一份香粘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制作完成。

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因此,一旦见到哪家的妇女喜气洋洋地忙着做打糕,就知道这家肯定有大喜的事。打糕不仅用来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更是亲朋好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同时,打糕还有保健的作用,朝鲜族的一句俗语“夏天吃打糕,像吃小人参”,就说明了这一点。

二: 年糕:

我们国家的年糕有南北之分, 而且也有黄白之分。年糕的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如意的寓意。

北方的年糕可蒸或炸,以甜味为主。

北京年糕包括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及白年糕。

山西则习惯以黄米粉制作年糕,以油炸,并可以豆沙或枣泥作馅。

河北习惯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

山东年糕以红枣及黄米蒸成。东北年糕则主要由粘高粱米加上豆类蒸制而成。

尤其是北京年糕,吃法非常讲究,北京小吃中的年糕,用黄米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年糕品种多,有枣年糕、豆年糕、年糕坨等。精细的年糕有白果、什锦、水晶、如意等,烹制方法多为蒸,也有用油炸蘸白糖吃的,均有香甜粘糯的特点。

谢谢~~~

打年糕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

蒸年糕寓意着年年高、步步高升,表达着人们对新的一年无比美好的期待与祝愿。

年糕又叫做“年年糕”,和“年年高”谐音,所以过年人们蒸年糕吃年糕寓意着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高,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打年糕的含义

过年吃年糕就预示着年年高,表达了在新春之际大家对于新一年的期待以及一份美好的祝愿。

扩展资料:

1、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是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

2、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小孩身高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3、年糕是东亚过年的一种传统食品,年糕与“年高”谐音,有年年高的意思,象征收入、职位或小孩子的知识和身高都一年比一年高。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来祭神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一种春节食品。年糕主要成分为糯米,所以有胃病患者则不宜多食。

打年糕的由来和寓意图片

打年糕,又名搡年糕。习俗在浙江地区由来已久,每到农历年底,农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习惯,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磨成粉打成年糕,并作为新年中走亲串户送亲戚的传统礼物,因而“年糕”便成了民间祝福亲朋好友年年登高的“好口彩”。

打年糕时把年糕集中在石臼的中央,便于每次击打到更多面积的年糕,也是为了受力均匀,能更快的把年糕做好。

打年糕的来历

年糕的由来一:

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眼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年糕的由来二:

关于年糕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伍子胥,为报父仇投奔吴国,意欲借兵伐楚。吴王不同意,伍子胥便杀了吴王,率兵攻破了楚国京城郢都,另立新吴王即位,伍子胥也受封申地。为了防止侵略,伍子胥带人修起了著名的阖闾城。城修好后,他对心腹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人民受饥,可在城门下掘土数尺,自可找到食物。不久,伍子胥遭陷自杀身亡。越国乘机伐吴,战事连绵,申地饿殍遍野。危难时,有人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嘱咐,于是暗中拆城墙挖地,原来城基是用糯米制成的砖石、人们用它制成一种食物,度过了难关。这种食物就是后来所说的年糕。以后,人们在腊月里,用糯米制成年糕,来祭祀伍子胥,同时也取年年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9967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如何培养团队(如何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