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如何测试功率(如何测试功率因数)

2023-07-07 22:22:30自我学习1

如何测试功率因数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的平方+无功功率Q 的平方) 再开平方功率因数=有功功率P/视在功率S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如何测试功率因数的方法

关于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的计算,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功率三角形。

功率三角形是电压三角形三边同乘以电流得到的,水平边是有功功率,垂直直角边是无功功率,斜边是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夹角是功率因数角。

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在功率三角形中,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夹角φ的余弦,即邻边比斜边。

而φ角的正切值是功率三角形的对边比邻边,也就是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比值。

测功率因数电路图

一般为0.8,对于感性器件,功率因数总是小于一,这是因为感应器件自身的无功功率。那我们能不能加个补偿装置提高它的功率因数呢?理论上能,实际中也有很多地方用,但是,发电机上几乎没有人用。为什么呢?因为发电机上如果用了功率补偿装置,会导致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可能会对所带负载中的敏感电子电路造成伤害。发电机本身就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能的,它的工作必须有磁场作用,这部分用来生产磁场的功率就是无功功率,好比你要用水泵抽水浇花,首先要把管子里灌满水,水才能流出去,而只要我们不停止抽水,管子里始终是有一管子水的,这部分水对于我们浇花这件事来说毫无意义,但是他确实是纯在的,而且起到了让水流出来的作用。管子里这部分水就像是无功功率。这时候你想要让管子细一点或者短一点让无功功率小一点,试想这样一来虽然你仍能抽水,但是会让水流变小,距离变短,达不到我们的目的。

我的理解比较土味儿,术语不太准确的地方,望各位大神轻拍!

怎么测功率因数

输出市电经整流后对电容充电,其输入波形为不连续的脉冲,这种电流含有大量的偕波。

偕波电流使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形发生畸变。

功率因数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没有被利用的无效功率在电网与电源间往返流动,不仅增加线路损耗,而且成为污染,如引起电子设备误操作,电话网噪音,变电站电容扼流圈过热烧损。

尽管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都是指电源的利用率,但区别却很大。

功率因数是为了提高电网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电网的污染。

简单的说,功率因数产生的损耗是电力部门负担 ,而转换效率的损耗是用户自己负担。

功率因数检测方法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cosφ=P/S。 对于公式cosφ=P/S,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为有机功率,S为视在功率。 即功率因数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 功率因数表示总功率中有功功率所占的比例,那么cosφ≤1。即在任何情况下有机功率都不大于视在功率。

功率因数的测试及功率因数的改善

(83)水电财字第215号文件1983年12月2日

鉴于电力生产的特点,用户用电功率因数的高低对发、供、用电设备的充分利用、节约电能和改善电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并保持其均衡,以提高供电用双方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以0.90为标准值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减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0.900.910.920.930.940.95-1.00

月电费减少%0.00.150.300.450.600.75

增收电费实际功率因数0.890.880.870.860.850.84........

月电费增加%0.51.01.52.02.53.0........

功率因数自0.6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先按照规定的电价计算出其当月电费,并计算出用电的功率因数,再按照“功率因数调整标准”所规定的百分数增、减电费。如用户的功率因数在“功率因数调整标准”所列两数之间,则以四舍五入计算。

0.85及0.80以此类推,0.85标准的功率因数自0.59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0.8标准的功率因数自0.54及以下,每降低0.01电费增加2%

如何测试功率因数是否正常

居民用电不计无功电量。 工商业企业是要考核功率因数的,如果偏低是单独计算收取调整电费~~~~ 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他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表怎么测量功率因数

万用表没有功率测量的功能,如果是直流电机,可以测量电机的电流和电压,然后根据功率=电压×电流计算出电机的输入功率;交流电机因为功率因数未知,所以无法用万用表测量其实际输入功率,只能根据电流估计。

万用表没有功率测量的功能,如果是直流电机,可以测量电机的电流和电压,然后根据功率=电压×电流计算出电机的输入功率;交流电机因为功率因数未知,所以无法用万用表测量其实际输入功率,只能根据电流估计。

测功率因数的仪器

n年前,刚从学校毕业之初,我也是简单地认为功率因数都是cosφ。后来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智能仪表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踩了一些坑,深入研究了一下功率因数的定义。

发现功率因数等于cosφ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电压、电流的波形必须是一个标准的正弦波。

实际上由于电网中非线性负载,比如IGBT,SCR,MOSFET的大量使用,电能质量的非常糟糕的。比如设计静电除尘电源第一次在广东投产时,动不动就控制异常,特别是到了晚上,情况更为严重。我特意赶去广东恩平,测出其电网电压波形是这样的:

这样的波形使得过零点发生了波动,导致基于过零点的可控硅控制出现问题。

后来加了一些滤波电路,同时在软件中做了一些异常处理才解决。

这样的波形已经不再是正弦波,而是含有丰富高次谐波的信号,根据傅里叶展开公式,可以表示为:

f(t)=A0*sin(2*pi*f0*t)+A1*sin(2*pi*2*f0*t)+A2*A3*sin(2*pi*3*f0*t)+...

A0是50Hz基波的幅度,A1是2次谐波的幅度,A2是3次谐波的幅度...

对于所有频率分量的信号,其功率因数都是cosφ,所示我们有cosφ0,cosφ1,cosφ2...这样含有丰富高次谐波的信号的功率因数,就不再是cosφ。

我在接手智能电表的设计时,前辈留下了一个检测功率因数的电路。

大概思路是:

1)检测电压的过零,得到电压过零的方波信号

2)检测电流的过零,得到电流过零的方波信号

3)将电压过零的方波信号和电流过零的方波信号做逻辑异或运算,得到的方波信号的脉宽就等于φ角。

4)通过单片机脉宽捕捉功能,检测出脉宽,再根据周期以及cos函数算出功率因数。

听上去很理想,都是严格按照书本理论来设计的,实际上,这样测试出来的功率因数非常不准确,电网的一个小的波动都引起功率因数非常大的变化。

我们应该回归到功率因数的本质,功率因数的本质是衡量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参数。

功率因数=P/S,S=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P=电压*电流的在一个周期内的定积分。

当电压和电流是正弦信号时,功率因数才是cosΦ,cosΦ可以看作是功率因数的一个符号,在实际计算中,绝对不可以用cosΦ来计算功率因数。

负载正常工作时,电压和电流不是一个正弦,是有很多高次谐波的信号,但是其阻抗在工作时不会有大的变化,高次谐波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能过功率因数=P/S是准确的,是相对稳定的数值。

如何测试功率因数高低

顾名思义,电流表是看电流的,是一个瞬时值,是不能看功率因数的。

你要看功率因数,那只能是功率因数表了。

现在有一种多功能的电表,可以看电流、电压、功率、电量、频率、功率因数、谐波等,通过切换就可以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900249.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怎么买汽油(汽油发电机怎么买汽油)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