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区别(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关系)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关系
实际温度就是气象站发布的空气平均温度,体感温度就人体感觉器官感受到的温度。
二者差别在于体感温度的差异,体感温度与空气湿度有很大的关系,湿度大,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蒸发慢,由蒸发吸热使人体降温速度变慢,体感温度就较高,闷热就是体感温度较高。
即使体感温度高,与实际温度相差只在2℃左右,你仔细看看天气预报就知道了。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换算
体感温度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转换成同等之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由于体感温度可以受到温度、湿度及风速的影响,这个数值又名“THW指数”(Temperature-Humidity-Wind Index)。1958年,美国的Paul Siple曾就风对人体的热流失成正比例。根据这说法和当时计算风寒指数的公式,简化出以下的一条算式:
体感温度(°C)=温度(°C)-2√风速(米/每秒)。
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换算公式
温度12°c,相对湿度92%,南方假设标准大气压=>露点10.7°,绝对湿度9.837g/m3也就是说低于10.7°的物体表面会产生冷凝水,温度越低产生的冷凝水越多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溶解百分比,这个数据受到温度、大气压和绝对湿度等参数的影响。其实真正让人感觉潮湿的指标其实是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湿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质量。即水汽的密度。这个指标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绝对湿度可以通过温度和相对湿度大致换算。如果指的是体感潮湿程度,就数据来看不算潮湿,因为人的体温要远高于10.7°,而且这个季节在南方本来也是最干燥的季节。温度低,空气中能溶解水蒸气的能力也小,就算相对湿度饱和达到100%露点也只有12°,换句话说温度高于12°的物体表面就不会产生冷凝水。夏天虽然温度高,但空气溶解水蒸气的能力更强,所以夏季下过雨会感觉很潮湿,身上会黏糊糊的。假设夏天温度34°,刚下过雨室内湿度98%,则露点33.6°,绝对湿度36.9g/m3,想象一下那种闷热的感觉,那叫潮湿。具体到个人的潮湿感那就差别大了,没有量化一说~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关系图
谢邀~
因为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比如
,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尽管这是美国“标准”,或许和中国人的感受稍有差别(人种不同,体表的汗腺、体毛可能有一些差异,导致散热的能力不同),但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相差多少
因为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人们还会因空气湿度、风速大小、着装颜色、日射甚至心情等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冷暖感受。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
同样是30℃时,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与实际气温比上升了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飙升至40.6℃,比实际气温高出10.6℃。可见,夏季湿度越大,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异越大。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关系是什么
60度。首先简单说就是人主观感受到的温度,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自然有别。但总体来说,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温度,因此体感温度就是掺了水分的温没。因此体感温度与当前气温的差别就是:体感温度参照的因素比气温更多。
另,当气温低于15度时,相对温没越大,感觉会越冷,相差5度左右。故:是60。
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差别
影响体感温度的重要"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对湿度。 根据美国炎热指数的标准,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例如同样是30℃,当相对湿度只有50%时,体感温度达到31.1℃;而当相对湿度达到90%,体感温度会飙升至40.6℃,比气象温度高出10.6℃。
此外,人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具备的身体条件不一样, 感觉到的温度也会不一样。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说,人处在公园里还是水泥路上,处在通风还是密闭的环境里,对温度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穿白色衣服还是黑色衣服,在阳光照射下,对温度的感觉会不样;人所进行的活动拥有的心情也会给体感温度带来影响。
2、体感温度变化的原理
空气对热的吸收会受到相对湿度及其密度影响:而风速会影响到与人体表面可以接触到的空气的分量,当风速增加时,与人体所接触的空气会增加,所以其所带走或带来的热量亦相应地增加,这现象便是"风寒指数”。因此,在天气报告里,会把这两个变数带来的影响计算进”酷热指数”里。一般来说, 当空气密度及湿度增加,都会使酷热指数增加。人体等于浸泡在空气的水分子中,所以比体温高温的水分子会阻碍人体散热,而比体温低温的水分子会加速人体散热,湿度愈高空气中的水分子浓度愈高,水分子所造成的效应也愈明显。
3、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
为什么同样的温度在夏季和冬季的人体感觉会如此不同,影响体感温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我们感到的温度通常是通过皮肤和外界综合环境接触后的一种感知和认识, 所以不单单是温度的作用,还受到湿度、风的大小、有无阳光等太阳辐射强度的作用。
比如湿度:我们都知道北方冬天是干冷,南方冬天是湿冷,即使是相同的温度下,我们在南北方的感知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风的大小和太阳辐射强度,在同样的温下,我们总感觉无风晴朗的天气,体感温度更高,所以,当夏天有一阵风吹来时,我们会觉得很凉快。
当然我们每个个体对温度的感知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体, 在安静状态或运动状态下感知温度也会不同。所以,体感温度受和实际温度是不一样的, 它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专家表示,由于人们的体感温度会受到空相对湿度、风速、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体感温度会与百叶箱里测得的象温度存在一些出入。
体感温度与实际温度有多大差距
体感温度与室外气温确实有差别,体感温度有时比室外气温高,有时比室外比气温低,不一定比室外温度高或者低。
当空气湿度很大时,例如梅雨季节,由于湿度大,体表汗液蒸发慢,从人体表面皮肤吸热少,使人体感觉温度高,不舒服,此时,体感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相反,如果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快,室外温度就高于体感温度。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一样吗
体感温度是指人们感受到的环境温度,实际温度是指测量仪器上所显示的温度。两者之间会有差异,原因有多种:
一是风速影响,当风力大时,虽然实际温度不变,但由于蒸发散热作用,体感温度会降低;
二是湿度影响,当湿度高时,体感温度高于实际温度;
三是太阳辐射影响,当太阳加热时,体感温度会高于实际温度;
四是衣物影响,如果穿的衣服太厚或太薄,则会对体感温度产生影响;
五是人体活动状态影响,当人们运动时,体感温度会比静止时要高。
体感温度和实际温度哪个高
答:实际温度主要是气象台站用装有水银或酒精的玻璃管温度表进行测量,且温度表一般放在离地约1.5m处四面通风的百叶箱里。
体感温度计对每个人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如果将实际温度同等。兑换为体感温度的话,体感温度(°C)=温度(°C)-2√风速(米1每秒)。
体感温度 和实际温度对比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对温度的感觉,它不仅仅受到实际温度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首先,人的体感温度会受到湿度的影响。如果空气湿度很高,汗液蒸发会减缓,身体散热就会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人感觉温度比实际高。另外,在相对湿度很低的环境中,汗液可以很快地蒸发,这可能会导致人感觉比实际温度要低。
其次,人的体感温度还会受到风速的影响。当气流速度增加时,身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就会增加,从而引起身体感觉比实际温度低。而当气流速度很低时,身体的热交换就会减少,从而导致体感温度升高,感到比实际温度要高。
此外,个人的健康状况、年龄、活动水平等因素也会影响体感温度。例如,老年人和小孩子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极端气温的影响。
综上所述,体感温度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除了实际温度外,还包括湿度、风速、个体健康状况等因素。因此,人们感受到温度与实际温度可能会有所偏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