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服务器(nginx服务器配置)
nginx服务器
Nginx服务器是Web server服务器,也就是组件服务器。
Nginx服务器可以部署网站,Nginx支持反向代理、动静分离和负载均衡等功能,做网站来用,性能非常好。
nginx服务器配置
首先你要理解一下个结构的关系:
1、mail server,如sendmail,是用来发送邮件和接收邮件的,即pop和smtp功能。
2、nginx本身是不能发送和接收邮件的,他只是一个中转机构,代理作用。你要做的:1、把后端的mail server配置好,能收发邮件以及管理。2、配置好nginx的代理功能,把邮件的出入都设置一下。确保nginx和mail之间能正常通讯3、把域名pop.abc.com和smtp.abc.com的A记录指向nginx的地址。4、等域名生效后,用foxmail之类发送和收取邮件看看,地址用域名pop和smtp那个。5、其它spf设置也设置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vue项目部署到nginx服务器
在开发静态页面时,类似Vue的应用,我们常会调用一些接口,这些接口极可能是跨域,然后浏览器就会报cross-origin问题不给调。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浏览器设为忽略安全问题,设置--disable-web-security。不过这种方式开发PC页面到还好,如果是移动端页面就不行了。
解决办法
使用Nginx转发请求。把跨域的接口写成调本域的接口,然后将这些接口转发到真正的请求地址。
其实不仅是在开发调试时候能这么干,在生产环境也能这么玩。利用Nginx转发请求之后,就能够让所要部署的静态页面不需要放在跟请求接口同域的地方。
Nginx服务器属于web服务器
因为它本身就是做成和web一样的功能,也可以用web服务器,比如用nginx处理静态文件。
怎么安装nginx服务器
https配置步骤:
1、申请SSL证书;
2、在Nginx服务器上面安装SSL证书:
(1)将证书文件(.crt文件)放到指定目录下,例如:/usr/local/nginx/conf/cert
(2)将私钥文件(.key文件)放到指定目录,例如/usr/local/nginx/conf/ssl
(3)若为CA机构签发证书,需要将中间证书文件放到指定目录下,例如/usr/local/nginx/conf/certs
3、修改Nginx配置文件:
(1)打开/etc/nginx/nginx.conf文件
(2)在http部分增加如下配置
ssl on;
ssl_certificate /usr/local/nginx/conf/cert/xxx.crt;
ssl_certificate_key /usr/local/nginx/conf/ssl/xxx.key;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m;
ssl_session_timeout 5m;
(3)如果是CA证书,还需要增加配置
ssl_client_certificate /usr/local/nginx/conf/certs/xxx.crt;
4、重新加载Nginx配置文件:nginx -s reload
5、测试配置是否正确:
(1)curl -k https://www.xxx.com (测试https是否正常)
(2)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www.xxx.com:443 (检查ssl证书是否安装正确)
nginx服务器配置要求
nginx upstream是一款常用的高性能Web服务器,其配置文件主要由模块指令和上下文组成,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实现反向代理、负载均衡、缓存等功能。下面是nginx配置的一些详解:
1.server:server指令用于配置虚拟主机,可以在一个Nginx服务器中配置多个虚拟主机,每个虚拟主机有自己的配置。
2.location:location指令用于配置URL的匹配规则,可以匹配URI、文件扩展名等,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location实现反向代理和缓存等功能。
3.upstream:upstream指令用于配置反向代理的后端服务器,可以配置多个服务器进行负载均衡,支持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
4.proxy_pass:proxy_pass指令用于配置反向代理的转发规则,可以将请求转发到指定的后端服务器。
5.cache:cache指令用于配置缓存规则,可以通过配置缓存来提高Web服务器的性能。
6.ssl:ssl指令用于配置SSL协议,可以实现HTTPS的安全通信。
除了以上指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Nginx指令,例如gzip、log_format、rewrite等,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配置。总的来说,Nginx的配置相对简单,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灵活配置。
本地搭建nginx服务器
1. 安装docker:首先需要安装docker引擎,可以通过docker官网下载安装到本地,并完成一系列环境配置;2. 安装私有仓库:可以使用docker的官方registry服务进行安装,或者使用第三方的private registry服务,如GitLab等;3. 部署nginx服务器:比如使用docker提供的容器来运行nginx服务,用于提供远程访问的路径;4. 构建本地镜像:可以使用docker的构建工具构建一个本地的镜像,并把它发布到私有仓库中;5. 访问知识库:使用nginx服务实现远程访问,并查看本地构建的镜像,此时就可以访问到私有仓库中的知识库。
Nginx服务器
一、 nginx 简单使用说明:
1.登录官网 http
2.解压所下载文件到指定的盘符
3.启动服务器,步骤如下:
打开 dos 命令窗口,切换到 nginx 的目录下。
输入启动命令:start nginx
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localhost:80(80 端口可以省略)
二、nginx 运行原理:
Nginx 由内核和模块组成,其中,内核的设计非常微小和简洁,完成的工作也非常简单,仅仅通过查找配置文件将客户端请求映射到一个 location block(location 是 Nginx 配置中的一个指令,用于 URL 匹配),而在这个 location 中所配置的每个指令将会启动不同的模块去完成相应的工作。
nginx服务器断开非活动连接
1/7
首先,在浏览器上按F12,Network栏目,查看接口的响应状态,如果是failed,则可能是几种原因:
1.可能是自己网络断了
2.可能是自己的服务挂了
3.可能是服务器挂了
2/7
如果status返回的状态是404,则是路径写的不正确,访问不到后台路径,这个时候服务器返回404
3/7
如果status返回的状态是500,则是服务器内部发生错误,这个时候要找后台开发人员定位一下原因,也有可能是请求方式写错了,可能将Post请求写成了Get请求
4/7
如果status返回的状态是502,可能是代理服务器关闭,这个时候如果用的是nginx服务器要检查一下服务器有没有关闭。或者查看一下nginx的启动进程是不是多个,如果是多个的话全部杀掉,然后重新启动nginx
5/7
如果返回的是403,则表示无权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可能是没有token,或者token失效
6/7
如果返回的是400,则可能是发往后台的数据格式错误,比如后台用的是一个对象接受参数,结果你传参了一个字符串,所以可能会报400错误
7/7
当然响应码远远不止这些,这几个都是开发过程当中常见的错误码
阿里云nginx服务器
要将域名绑定到阿里云服务器,你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获取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首先,你需要知道你的阿里云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这是用来访问你的网站或应用程序的地址。你可以在阿里云的控制台或服务器管理界面上找到该信息。
2. 登录域名注册商的控制台:进入你购买域名的注册商控制台,例如阿里云、万网等。
3. 进入域名管理页面:找到你要绑定的域名,进入域名管理页面。
4. 配置域名解析:在域名管理页面,找到DNS解析或域名解析设置。新建一条A记录,输入子域名(例如www),并将记录值设置为你的服务器的公网IP地址。
5. 确认保存:保存设置后,DNS解析会开始生效。这通常需要一些时间(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以便DNS记录在全球范围内生效。你可以使用"ping"命令或在线的DNS查询工具检查域名是否已经指向你的服务器IP地址。
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域名注册商而有所不同。如果你对设置域名解析遇到困难,可以查看阿里云或你的域名注册商提供的文档、教程或联系他们的技术支持团队寻求帮助。
nginx服务器搭建
1、环境搭建部署
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可以是PHP、ASP、NET、JSP、JAVA等常用的环境选择。如果是新手,可以直接采用集成环境包。
数据库选择。小应用一般MYSQL就可以胜用,占用资源小。与windows平台搭配的可以是sqlserver数据库。如果只是静态网站应用,无需选择数据库。
中间件应用。windows自带有IIS,懒人的选择。如果用PHP应用的话,采用IIS配置是比较麻烦的。毕竟IIS是微软的东东,比较适合。NET应用。除了IIS,还有APACHE。APACHE是比较多人使用的,它可以在WINDOWS上应用,也可以在LINUX上应用。
2、网站应用部署
以JIIS部署网站为例。在JIIS上新创建一个网站应用,并配置为本地自己的网站应用目录。 需要注意端口不能重复占用。IIS配置本地网站应用后,用内网地址是可以访问网站。
3、网站发布
启用NAT123解析映射。然后添加映射。如果自己有域名,可以使用自己的域名绑定。如果还没有自己的域名,可以使用默认二级域名。映射后,即可以用域名访问网站。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