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和肠息肉区别(肠癌与肠息肉的区别)
肠癌与肠息肉的区别
肠癌和肠炎都属肠道病变,两者的区别,主要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来看,相比之下,肠炎属良性疾病,而肠癌则是恶性病变,肠炎一般不会危及生命,而肠癌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
临床来看,肠炎的发病率较高,类型较多,各年龄均可发病,大部分患者积极治疗后可治愈,但是炎症性肠病,也就是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如果久治不愈或放任不管,有一定几率发生癌变,预后相对较差,而肠炎和肠癌可通过肠镜、病理来鉴别明确。
肠癌和肠炎的区别有哪些?
1、从病因来看
①肠炎
肠炎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性反应,不同类型的肠炎病因也有差异,多见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放疗等。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饮食不洁、过度劳累、着凉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多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肠炎;免疫机制异常、遗传等会引起炎症性肠病;放射治疗后导致肠道损伤,会引起放射性肠炎;如果长期服用抗生素药物,可能会引起菌群失调,继而引起肠炎。
总的来说,肠炎病因较多,需要根据体征、病史、血常规、便常规、CT、造影、肠镜等检查来明确。
②肠癌
也就是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病因暂不明确,多和饮食、环境、遗传、肠道病变等因素有关,如果有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肠息肉病史等人群,要尽早做肠道筛查来明确,包括大便隐血试验、肛门指检、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等。
2、从症状来看
①肠炎
多表现为腹痛(腹痛部位不明确,多为钝痛、绞痛)、腹泻(粪便呈水样状稀便,每日3-4次,或十几次)、血便、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若严重脱水,多伴有心率过快、面色苍白等症状,如果病变距肛门较近,会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等症状。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多会出现腹泻、腹痛、脓血便、里急后重、体重减轻等症状,易反复发作,比较影响生活质量。
②肠癌
其症状表现与病变部位、疾病进展有关,早期肠癌多无明显症状,随疾病进展,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变扁、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排便不尽、腹泻便秘交替、贫血、低热、腹部包块等症状。
若肿瘤过大,可能会堵塞肠腔,引起肠梗阻表现,发展到后期,侵犯周围脏器,或远处转移,会出现相应症状,包括尿频、血尿、黄疸、呼吸困难等。
直肠癌和结肠癌,主要症状稍有差异,直肠癌多是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等,结肠癌多以肠梗阻、腹部包块、贫血、消瘦等症状为主
3、从治疗方式来看
①肠炎
多从病因(如抗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等)、对症(止泻、镇痛、补充电解质等)治疗,如果肠炎并发肠穿孔、肠出血、肠梗阻等时,内科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炎症性肠病,其治疗原目标是促进肠道粘膜愈合,减轻临床症状,包括药物、内镜、手术治疗。
②肠癌
肠癌主要根据肿瘤分期、类型、侵犯范围、患者体质等因素,综合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早期肠癌,手术治疗可达到根治目的,术后不需要放化疗,对于中晚期治疗,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辅以放化疗、靶向、免疫、姑息治疗等。
如果肠癌晚期且出现转移,视情况选用放化疗、靶向治疗,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对于复发转移后的肠癌患者,多以化疗和靶向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作用不大。
4、从预后来看
①肠炎
大多数肠炎经过积极规范治疗后,多可完全治愈。
但炎症性肠病属慢性疾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预后和患者病情轻重有关,如果病情较重且有并发症,预后相对较差,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用药,平时也要保持健康饮食、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勿自行停药。
②肠癌
肠癌分期不同,预后也各有差异,前面也讲过很多次了,此处就不重复了,大家可看我发布的问答【肠癌一般寿命多长?】查看。
日常如何预防肠癌和肠炎?
①肠炎
肠炎类型不同,预防方式有差异。
如果是感染性肠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变质过期的食物;
如果是缺血性肠炎,要尽量控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情况;
至于炎症性肠病,可通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适度锻炼等来预防。
②肠癌
首先,改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均衡健康、合理营养饮食,最好戒烟酒,保持适当运动,学会纾解压力,放松心情,同时也要做好肠道筛查,40岁以上人群,最好将肠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可保持每3-5年检查一次的频率,如果有炎症性肠病,最好每1-2年做一次肠镜。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进行咨询。
肠癌和息肉区别
得了肠息肉不一定等于肠癌,肠息肉是发生几率较大的一种良性病变,都不能算是肿瘤,而肠癌则是肿瘤恶变后的结果,两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只能说肠息肉是有一定的几率会变成肠癌,相对概率还是很小的。如果发现了肠息肉,可先做观察,一旦发生变化及早手术。
肠癌与肠息肉症状很难区别
息肉有癌变可能,不过病程一般比较久,至于要不要切除,结合具体情况,对于小息肉,没有什么症状的可以先观察,对于有临床症状的还是建议切除做个病理检查,术后并定期复查。大部分肠癌是从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需要5-15年。大肠癌者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大肠癌的概率是常人的2-3倍。没有经过治疗的家族性息肉病患者,癌变几率是100%。
肠癌和肠息肉症状区别
肠息肉和肠癌的症状是不好区分的,因为这两种疾病的症状是比较相似,同时会出现腹部疼痛,而且也会出现便秘,还有拉肚子,等各种症状严重的时候也是会出现便血,要通过结肠镜的检查才能够进行判断的,如果怀疑是肠癌,是需要到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之后,才能够进行确诊的。
肠癌与肠息肉的区别是什么
直肠癌和直肠息肉是生长在直肠上的肿瘤组织,但直肠癌是恶性肿瘤,直肠息肉是良性肿瘤。直肠癌的症状包括血便(多伴有粘液和浑浊色)、肛门下垂、持续排便感、乏力等,早期无不适。但直肠息肉个体人大便中有血,如果息肉靠近肛管,排便时可从肛门出来,可能有排便的感觉,肛门下垂的感觉,症状相对较轻,多数病例无症状,只是在结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的,但是直肠息肉逐渐变大,有恶性转化的可能,早期发现,早期切除。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