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音素和音位区别(音素音位区别举例)

2023-04-25 12:54:05西部百科1

音素音位区别举例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

音素和音位概念的内涵不同(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划分的角度不同(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数量和分类不同(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36个音位)。

音素和音位的不同

区别。

A.划分的依据不同:音素是根据语音的物理、生理等自然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主要是根据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看两个语音形式是不是同一个音素,只须看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是否相同,而看两个语音形式是否属于同一个音位,除了看它们的自然属性,更主要的是看它们的社会属性,看它们是否能区分不同的语言符号。

B.音素是属于所有语言的,音位是属于个别语言或方言的。音素是从自然属性出发划分出来的最小单位,不同的语言中的同一个音素,其自然属性都是相同的。而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按社会习惯划分出来的能区别意义的最小的单位,因而是属于具体语言或方言的。

C.数量上不同。一般来讲,一个语言的音素的数量要比音位的数量大得多。一个语言的音位,经过归纳,一般都在几十个。而一个语言里实际所包含的音素是很多的,其数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联系。一般来讲,音位和音素有着集体和个体的关系。一个音位往往包括几个不同的音素。例如,汉语普通话的音位/a/就包括[a][A][][]四个不同的音素。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英文

中文发音和英语发音,区别究竟在哪里呢,大家在讨论发音时,似乎都集中在嘴唇的形状和舌头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嘴唇和舌头位置,仅仅是发声道的最末端而已。中英文的发音区别,关键是之前的占了90%以上发声距离的整个声道的肌肉组织和运作的问题。

先考虑下中文发音的特点,中文发音的特点大概是,有两个紧张点,一个是最前面环绕嘴唇的肌肉,一个是喉部声带的位置。声带主要负责给出一个基础音,这个声音相对来讲,是一个较少被咽腔修饰的,喉音成分比较重的音。除此以外,中文发音时整个声道是比较窄,比较僵的,这个音直接从声带“打在”唇齿的部位,就产生了我们能听到的中文发音。

中文的声调,也和这个发音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后面的用力点集中在声带附近,所以比较容易很快改变音调,但也因为声带发声在中文里的核心作用,中文实际上没有英语那种自然的旋律感。说与唱的区别明显。

中文发音特点,导致中文语音特点的一个方面是“喉音重”,这也是导致中文口音不太被西方接受的一个原因。因为模仿英语放弃了嘴唇强修饰,又因为缺乏咽部共振带有喉音的口音确实在西方人听起来是有点刺耳。

中文发音的方式如果用乐器比喻,有点像弦乐器,琴弦基础振动被琴弓强烈修饰,产生的声音比较有金属感,但是拉不好也容易有刺耳感。

说完中文以后,我们看英语的发音模式。如果说中文的感觉,是声带发出来的音直接打在嘴唇上,那么,说英文的感觉,就是声带发出来的音,打在咽壁上产生清晰可辨的音素,而中文里面由唇齿集体承担的修饰共振作用,共振交给了咽腔,修饰实际上是交给了舌根咽壁那么一圈张大嘴的部位。也就是说舌根到声带这个部位,才是英语发音的主要动力部位,而发中文强调的唇齿部位,在英语里只是跟着后面的肌肉动而已,自身基本不会紧张。苹果肌才是英文发音时前端需要紧张的肌肉。综合来看,英文发音时需要调整声带附近整个咽壁的形状,伸缩,大小,使得英文的发音模式更像管乐器。

进一步,可以参考英语母语的人对他们自己发音模式的理解,《芝麻街》里小人唱歌是怎么张大嘴的,漫画里画人说话是怎么画的,就可以对英文发音模式有更直观的理解了。

音素和音位的区别,用具体例子来解释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比如说ba,就可以划分出“b”和“a”,gan就可以划分出“k、a、n”三个音素。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比如/a/,可以包含不同的变体,如[A],[α],[ε],[a]。

语音学里有音位和音素两个概念。粗略地说,一个音位可以在不同地方中发出不同的音素。

音位phoneme,指的是人类某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一个音位可以有数种不同的发音,但是语言使用者心理上认定这几种发音是等同的。音位用宽式音标表示,国际音标外加//,不记录音位变体或其他非本质的伴随现象。

音素和音位区别举例

比较通俗的理解是,音素是讲话中最小的语音单位,比如说“李”(li),它的音素就有两个,一个是(l),一个是(i),这个字由两个音组成.

音位则是能辨别词义的音素,属于音素的一种.比如说“篮”(lan)和“男”(nan),两者读音相比较就能发现l是个音位,能是这两个字区别开来.

而音位变体则是指音位在语言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分为有条件变体和无条件变体,后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普通话和方言,前者就比如“奶”这个字平常的读音和在“奶奶”这个词语中(第二个)就不同,因为位置不同而发生了变化.

音素音位区别举例讲解

1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语音片段。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比如说ba,就可以划分出“b”和“a”,gan就可以划分出“k、a、n”三个音素。

2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有从元音中归纳出来的元音音位,从辅音中归纳出的辅音音位,还有声调也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也是音位,但因为声调的主要是音高构成的,不是音质,所以声调音位又做作“非音质音位”或“超音段音位”。一个音位,比如/a/,可以包含不同的变体,如[A],[α],[ε],[a]。

3 音素就是音节里我们能感觉到的东西,就是一个个的字母,当让ng只代表一个音素,这是仅从语音上讲的。而音位是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说的,我们能从语音上感觉到的最小单位是音素,如果这个音素还能区分意义,就是音位了。 比如说,“闻”的声母我们有读[w]的,有读[v]的,但是[w]和[v]不区分意义,我们听到新[wen]和听到新[ven]都会理解成新闻,不会有别的意思。而[b]和[p]就不同,我们说八,趴,就是有意义上的区别的。

音素音位区别举例说明

(1)概念的内涵不同。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划分的角度不同。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一个音节,如果按音色的不同去进一步划分,就会得到一个个最小的各有特色的音素。音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每一个语音单位都各成一类,形成一个音位。

(3)数量和分类不同。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可以分成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其中元音音素有10个,辅音音素有22个。普通话语音共有36个音位,分为元音、辅音、声调三大类,其中元音音位有10个,辅音音位有22个,声调音位有四个。

音素音位的区别

(1)互补原则

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标准,要求处于同一音位中的音素必须处在互补关系中,其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称作“互补分布”。例如[a]的音位变体[a]、[ɑ]、[A]、[ε]就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

(2)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在周围的音都相同的语音环境中独立承担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则两个音素就处于对立关系中。而在一语言中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不同的音位,所以,语音的对立原则是音位归纳的重要原则之一。例如在汉语里,[p]和[ph]在汉语里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如h标”[piau]和h飘”[phiau]语音上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不送气的[p],后者是送气的[ph],汉语母语者就可以听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词。因此,处于对立原则中的两个音则可以化入不同的音位中。

(3)音感差异原则

归纳音位时除了要遵循互补原则外,还要注意音素的音感类型。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

例如,普通话中的[m]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ŋ]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这两个音是处于互补分布状况的,但它们在北京人的音感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仍应分别归纳为[m]、[ŋ]两个音位。这就是说,在运用互补分布来归纳音位的时候,还应根据当地人们的音感。音感差异也是归纳音位重要的语音标准。

(4)经济原则

在音位归纳中还要遵循经济原则,在满足交际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控制音位的数量,使音位容易学习掌握和运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79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