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部百科 > 正文内容

槊和枪区别(古兵器大揭秘槊枪)

2023-05-01 18:30:04西部百科1

古兵器大揭秘槊枪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兵器的发展经历了冷兵器、火器和核武器以及精确制导武器四个阶段。

  这一个千年的开始,是中国的北宋时期,此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已经领先欧洲各国1600多年。在中国古战场上挥舞 了数千年、通称为“十八般兵器”的刀、枪、剑、戟、棍、棒、槊、(金加党)、斧、钺、铲、耙、鞭、锏、锤、叉、戈、矛 等冷兵器,当时在世界上堪称“超一流水准”。这些兵器中有很多后来成为仪仗用的装饰品,有的因不被普遍采用而销声匿迹 ,而独有大刀、长矛一直威风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抗日战争。同时,具有发展前途的远射兵器——弓箭,则在战争中代代更 新。

  唐宋时期是中国在许多方面称雄于世界的时代。火药的发明用于军事,罗盘在航海上的应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冶 铁机械水排和木制风箱的创造,以及数学上的成就等,这些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宋代兵器的制造和火器的发展提供了先决和有利 的条件。

  公元十世纪初的宋朝,火器已经有火箭、火炮、火药、鞭箭、引火球、蒺藜火球、铁咀火鹞、竹火鹞、霹雳火球、烟 球、毒药等十余种。南宋抗金战争中,曾用霹雳炮大败金兵。公元1132年,南宋人陈规发明了一种用巨竹做枪筒,内装火 药,靠喷火来烧杀对方的火枪,这是管形火器(又称火铳)的鼻祖。管形火器后来分为两种,小的发展为枪,大的发展为炮。 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西征时,就曾使用过毒火罐、火箭、火炮等火器。

  元代(1271—1368年),中国发明制造了金属管形火器,它比欧洲最古老的火铳早半个世纪。火铳的身管内 是滑膛,火药和弹丸从炮口装入,这是真正的火炮,威力很大,据说它的弹丸能射穿百层铁甲叶。

  元明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外族的不断侵扰,中国兵器获得了空前、全面的发展,冷热兵器在军队装备中的比 例也发生变化,“京军十万,火器手居其六”。冷兵器在长短质量、形制变化上也有一些新的发明创造。

  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制作技术十三世纪末才由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到了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各国的兵器在工业革命 的基础上开始飞跃发展,火器由前装到后装、单发到多发,由半自动到自动化和机械化。

  

  二战前后,火炮在西方已经发展为现代的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并被装置在飞机、坦克、军舰上,成为逞威陆地 的“战争之神”。而原始的火箭也变成装上了发动机的炮弹,后来又变成能够制导的火箭——导弹。二战之后,导弹武器全面 迅速的发展,小到单兵使用,大到数百吨的洲际导弹,应有尽有,且已成为大量装备部队的“常规武器”。1945年8月6 日,广岛上空的核爆云,揭开了核武器时代的序幕。

  到了现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研制出了精确制导武器从而拉开了武器新篇章。

兵器中的槊

槊,读音:[shuò] 部首:木释义:长矛,古代的一种兵器:“横~赋诗”。

槊枪矛的区别

枪杆韧,矛杆硬,戈矛合戟。槊重量较大,一般长于枪而短于矛,主要用于马战,可理解为马上使用的长矛。【大概没错,但是不一定全是】

古代武器槊

槊,古代兵器的一种,武术长器械之一。在古代多用于马上作战,与狼牙棒同属一类,为重型兵器,多为力大之人使用。柄用坚硬木制成,长约六尺,柄端有长圆形锤,锤上密排铁钉六至八行,柄下有三棱形铁钻。攻亦称“狼牙槊”。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云、带、挑、砸等。

槊武器图片

矛、枪、戟、槊的区别是枪头不同。 矛,头扁平,像一把短剑,大型长杆型兵器,有一定的挥砍功能。主要技法有挑、刺、劈、砍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枪,头较尖,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头一般带有红缨。主要技法有拦、拿、扎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枪和槊谁是冷兵器之王

枪、矛、戟、戈、槊的区别是枪头不同。

1、枪:头较尖,枪的长度约相当于人体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枪头一般带有红缨。主要技法有拦、拿、扎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2、矛:头扁平,像一把短剑,大型长杆型兵器,有一定的挥砍功能。主要技法有挑、刺、劈、砍等。主要用于防守待攻。

3、戟:头有带刃刀,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呈“十”字或“卜”字形,主要技法有钩、啄、刺、割等。主要用于独斗。

4、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主要用于士兵持槊冲锋。

5、戈是中国古代一种具有击刺、勾啄等多种功能的木柄曲头兵器。其构造一般为平头,横刃前锋,垂直装柄。其端首处有横向伸出的短刃,刃锋向内,可横击,又可用于勾杀;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用来啄击对方。

槊 枪 矛

十八般兵器,泛指多种技艺,其内容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名称,始见于元曲。

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戈、镋、棍、槊、棒、矛、耙十八种兵器。

后来演变,亦称十八般武艺,十八般武艺,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亦泛指多种武艺。

十八般兵器为中华武艺和武器的象征。民间相传古代精通者为项羽和吕布。自清代以来,十八般武艺又有四种说法:

(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藤牌”。

(2)与(1)排列相同,唯后三件变为:代、抉、弓矢。

(3)指“九长九短”。九长为: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九短为: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便于记忆的方法:刀枪剑戟 斧钺钩叉 镋棍槊棒 鞭锏锤抓 拐子流星)

槊和枪哪个更厉害

槊是中国古代冷兵器,是重型的骑兵武器,类似于红缨枪、斧头的攻击武器,即长杆矛,同“矟”。槊由硬木制成,分槊柄和槊头两部分。槊柄一般长六尺。槊头呈圆锤状,有的头上装有铁钉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装有鐏。槊锋刃长达50-60CM,远远长于普通的枪、矛的长度,即可用于骑兵持槊冲锋、又可舞槊横扫。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槊锋具有明显的破甲棱,上好的槊也会同宝剑一样,有八个面。普通的鱼鳞锁子甲、铁圜甲、明光铠,在破甲的槊之下,一击而破。扩展资料:兵器槊的特点:

1、槊与枪不同,枪往往在一次重骑兵冲锋中就会折断,以欧洲骑士枪为例,一次重骑兵冲锋,往往骑枪折断,很多欧洲经典电影不难发现。而槊的构造,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2、槊的构造很复杂,槊的杆是复合杆,是由上等韧木的主干,剥成粗细均匀的细蔑杆,用鱼泡胶把多个细蔑杆黏合而成。因此与枪看似类似,但本质根本不同的。复合的杆具有惊人的韧性、弹性,骑士高速冲锋中也不会折断。

3、槊的顶端形状不是枪,而是古代剑,形状参考战国时的短剑。因此削、扫等皆可实现,凭借极端弹性、巨长的槊杆,削、扫可发挥巨大威力,而枪横扫只能发挥棍棒的威力。在槊首剑与杆的结合处,是“留情结”,防止冲锋时刺穿敌人无法拔除。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10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