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额是什么(劳动定额是什么)
劳动定额是什么
劳动定额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规定的劳动消耗标准。劳动定额有两种表现形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时间定额是指在技术条件正常、生产工具使用合理和劳动组织正确的条件下,工人为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包括准备与结束的时间、基本生产时间、辅助生产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及工人必须的休息时间。 分类:
①现行定额;
②计划定额;
③不变定额;
④设计定额。
劳动定额是什么学科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和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应该消耗的劳动量(一般用劳动或工作时间来表示)标准或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完成工作量的标准。
劳动定额是衡量劳动(工作)效率的标准,是“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的合称。 工时定额也可称“时间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
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间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产量定额也可称“工作定额”,是在单位时间内(如小时、工作日或班次)规定的应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应完成的工作量。
如对车工规定一小时应加工的零件数量、对装配工规定一个工作日应装配的部件或产品的数量;对宾馆服务员规定一个班次应清理客房的数量。 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工时定额越低,产量定额就越高,反之,工时定额越高,产量定额就越低。在制造业里,单件小批生产的组织主要采用“工时定额”;大批量生产的组织主要采用“产量定额”。
劳动定额包括
劳动定额的时间构成同企业的生产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
1、在大量大批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的生产专业化,长期固定的完成几道工序的制品,准备结束时间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的比重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劳动定额的组成,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作的时间、休息与生理需要三部分。工序单位时间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T0=T1+T2+t0
其中:T0:单件时间,T1:作业时间,T2布置工作的时间,t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 式中的作业时间T1是对每一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件时间时,能够直接进行,但是布置工作时间T2和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t0,不是对每个零件都要重复的。所以在计算单位时间则是分摊到每个零件中去。均摊的方法通常以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来表示,即:
T2=T1*k2/100t0=T1*k0/100
T0=T1+T1*k2+k2/100=T1*(1+k2/100+k0/100)
其中:k2指布置工作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k0休息与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2、在成批的生产条件下,由于工作轮番的生产制造,每一种制品都要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因此除了计算单位时间及其定额外,还要确定准备时间的定额。并将此时间按批量分摊到每一件制品的时间定额中去,这个时间定额叫单件计算时间定额T3。计算公式是:
T3=T0+T4/n
其中:T4:批零件的结束准备时间,n:批量
3、在单件生产条件下,为了简化时间定额工作,可用下列公式确定单件时间定额。
其中:k3为布置工作的时间和生理需要的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值。
T0=T1*(1+k3)+T4
计件工资劳动法规定
计件工资的法定节假日计算方法如下:
1. 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这六个法定节假日,按照国家规定放假时间,通常为1天或3天。
2. 计件工资的法定节假日工资计算方式根据劳动法规定,一般有两种方法:
(1)按月计件工资的,法定节假日按照正常出勤天数计算工资,即法定节假日不计件,但是工资要按照正常工作日的工资发放。
(2)按件计件工资的,法定节假日的工资计算方法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 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工作日件数来计算:将过去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内的工作日件数相加,再除以工作日天数,得到平均每个工作日的件数,然后将平均每个工作日的件数乘以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日天数,得到法定节假日的件数,从而计算法定节假日的工资。
- 根据实际工作日件数来计算:根据实际工作日件数来计算法定节假日的工资,具体方法是将法定节假日的工作日件数乘以每件的单价,得到法定节假日的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两种方法只是计算法定节假日工资的一种参考方法,实际计算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劳动定额是指
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规定的劳动消耗量的标准。它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
一是时间定额,指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须消耗的工时。
二是产量定额,指单位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工作量。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互为倒数,成反比例。此外,劳动定额还可以采用看管定额和服务定额的形式。
看管定额是一个或一个组织同时应看管的机器设备的数量。
服务定额是按一定质量要求,对服务人员在制度时间内提供某种服务所规定的限额。
劳动定额是什么意思
基本用工指完成分项工程的主要用工量。
是预算定额人工消耗指标的主要组成部分。预算定额是综合性定额,每个分项定额都综合了数个工序内容,各种工序用工工效不一样,因此,完成定额单位产品的基本用工量,包括该分项工程中主体工程的用工量和附属于主体工程中的局部构造而应增加的加工用工量。
劳动定额是什么定额类型
劳动定额是以时间、数量、质量等为指标,规定完成一定工作任务所应消耗的标准劳动时间和标准生产数量的计算方法,是实现工资按劳分配的重要依据。劳动定额通常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结合劳动生产率、设备效率等制定,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工资体系。
劳动定额通常分为定性定额和定量定额两种。其中,定性定额以事项的难易程度、技能要求等来衡量工作的复杂程度,并以此为基础设定完成该任务的标准素质和标准工时;定量定额以工作任务的完成量和质量为指标,规定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所需要的标准工时和标准生产数量。
劳动定额在实际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管理生产成本、加强劳动保护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定额有哪些种类
有一定区别的。
工时定额:在一定的时间内做一定的数量.
定额工时:定额工时是制作产品所用的标准时间 时间定额也叫“工时定额”,是劳动定额的一种(详见劳动定额),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量所规定的时间消耗量。如对车工加工一个零件、装配工组装一个部件或一个产品所规定的时间;对宾馆服务员清理一间客房所规定的时间。 时间定额是某工序占用时间的定额,即一件产品或其在具体某工序上所消耗的时间。要了解时间定额的定义和作用,熟悉作业时间的内容,了解非作业时间的内容及其与作业时间的基本比例。 时间定额包括: 基本时间 、 辅助时间 、 布置工作地时间 、 休息与生理时间 、 准备与终结时间 。 定额工时:在限定的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
如筛砂子,八小时时间内完成100立方。这个是要通过测算的,包括累了后休息、喝水、上厕所等等必要劳动时间。一般国家制定的劳动定额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即平均先进水平。
生产定额工时就是一人在一小时内生产规定件数的产品。
劳动定额如何表示
劳动定额的形式分为以时间定额、以产量定额为主,也有部分以看管机器数量定额、以服务质量定额。具体如下:
1、以时间表示的工时定额。即规定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消耗的时间;
2、以产量表示的产量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
3、以看管机器设备的数量表示的看管定额。即在单位时间内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同时看管机器设备的台数;
4、以服务量表示的服务定额。即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服务项目的数量。为了适应生产上的需要,劳动定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特点和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
劳动定额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这项工作的内容包括劳动定额的制定、贯彻、统计分析和修订等。
所谓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计量形式,测算企业职工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并对生产或工作进程中劳动消耗量所规定的限额。
劳动定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技术的革新、采用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人员素质的提高等很多因素,企业可以对劳动定额进行适当的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劳动定额是什么的基础
一、定额的涵义
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生产质量合格的单位产品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的数量标准。即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机械的条件下,预先规定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数量的标准,它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对于每一个施工项目,都测算出用工量,包括基本工和其它用工。 再加上这个项目的材料,包括基本用料和其它材料。对于用工的单价,是当地根据当时不同工种的劳动力价值规定的,材料的价值是根据前期的市场价格制定出来的预算价格。
二、按定额的用途分类及编制阶段:
可以把工程定额分为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投资估算指标五种。
(1)施工定额。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建筑安装企业)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对象编制,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生产要素消耗综合关系的定额。为了适应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施工定额的项目划分很细,是工程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也是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2)预算定额。预算定额是在编制施工图预算阶段,以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和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用来计算工程造价和计算工程中的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要量的定额。预算定额是一种计价性定额。从编制程序上看,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它也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
(3)概算定额。概算定额是以扩大分项工程或扩大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的,计算和确定劳动、机械台班、材料消耗量所使用的定额,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粗细,与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一般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每一综合分项概算定额都包含了数项预算定额。
(4)概算指标。概算指标的设定和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比概算定额更加综合扩大。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编制的。概算指标的内容包括劳动、机械台班、材料定额三个基本部分,同时还列出了各结构分部的工程量及单位建筑工程(以体积计或面积计)的造价,是一种计价定额。
(5)投资估算指标。它是在项日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它非常概略,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下程项目为计算对象,编制内容是所有项目费用之和。它的概略程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适应。投资估算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但其编制基础仍然离不开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