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和工频区别(变频和工频两种控制原理图)
变频和工频两种控制原理图
工频一般指市电的频率,在我国是50Hz,其他国家也有60Hz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市电标准频率定为50赫兹。有些国家或地区(如美国等)则定为60赫兹。我国电力工业部1996年发布施行的《供电营业规则》规定:在电力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供电频率的允许误差为:①电网装机容量在300万及以上的,为±0.2Hz;②电网装机容量在300万以下的,为±0.5Hz。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供电频率允许误差不应超过±1.0Hz 。
变频就是改变供电频率,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作用。变频技术的核心是变频器,通过对供电频率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速度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改为30—130 Hz的变化频率。同时,还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影响电器工作的难题。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变频,工频
大白话工频就是定频的意思,是设备自身的额定功率。巡检柜不用工频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
一、由于消防巡检周期不能太长,这样消防水泵频繁或较频繁的使用工频启动水泵,对于功率较大的消防泵来说机械冲击将会极大的减少水泵的使用寿命。
二、由于消防巡检柜工频启动水泵时产生的启动电流(电机额定电流的5~8倍)会频繁地对供电电网造成冲击。
三、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
四、因为电磁阀本身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原因,使主干管上的电磁阀的设置成为消防供水的一个隐患。通常电磁阀的使用寿命为一年左右,它可能会锈死或失灵,虽然水泵防止了锈死,可一旦这三只电磁阀出现故障则消防也就无法进行了。所以工业上巡检控制会都不会选择用工频的,而是变频的来使用。
变频和工频切换控制电路图
交流恒压变频系统原理:它主要由PLC、变频器、触摸屏、压力变送器、动力及控制线路以及泵组组成。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控制系统的运行,也可以通过控制柜面板上的指示灯和按钮、转换开关来了解和控制系统的运行。
通过安装在出水管网上的压力变送器,把出口压力信号变成4~20mA或0~10V标准信号送入PLC内置的PID调节器,经PID运算与给定压力参数进行比较,输出运行频率到变频器。控制系统由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以调节供水量,根据用水量的不同,PLC频率输出给定变频器的运行频率,从而调节水泵的转速,达到恒压供水。
PLC设定的内部程序驱动I/O端口开关量的输出来实现切换交流接触器组,以此协调投入工作的水泵电机台数,并完成电机的启停、变频与工频的切换。通过调整投入工作的电机台数和控制电机组中一台电机的变频转速,使系统管网的工作压力始终稳定,进而达到恒压供水的目的。
工作原理:该系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运行方式。手动方式时,通过控制柜上的启动和停止按钮控制水泵运行,可根据需要分别控制1#~3#泵的启停,该方式主要供设备调试、自动有故障和检修时使用。自动运行时,首先由1#水泵变频运行,变频器输出频率从0HZ上升,同时PID调节器把接收的信号与给定压力比较运算后送给变频器控制。
如压力不够,则频率上升到50HZ,由PLC设定的程序驱动I/O端口开关量的输出来实现切换交流接触器组,使得1#泵变频迅速切换为工频,2#泵变频启动,若压力仍达不到设定压力,则2#泵由变频切换成工频,3#泵变频启动;如用水量减少,PLC控制从先起的泵开始切除,同时根据PID调节参数使系统平稳运行,始终保持管网压力。
变频与工频的区别
1、工频:指工业上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单位赫兹(HZ)
工频电压:是指国家规定的电力工业及用电设备的统一标准电压。
我国单相电源工频电压,50赫兹, 220V 。三相电源工频电压是50赫兹 380V ,由于世界各地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及二战期间的殖民统制等原因的影响,工频电压在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各不相同地区性差异很大, 而变频器一般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变频就是改变供电频率,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作用。英译:frequency conversion。
变频技术的核心是变频器,通过对供电频率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速度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改为30—130 Hz的变化频率。同时,还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影响电器工作的难题。 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变频和工频什么意思
变频:就是工作频率可以变化,民用一般变化上限是50HZ。 工频:泵的工作频率不变化,民用一般50HZ。变频电源和工频电源的区别在于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和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而工频电源则是固定不可变的
变频和工频哪个更省电
省27.1%的电能
举例:现有一台250KW风机,现采用星三角起动运行,工作电流太约在360A左右,如果改成变频器从50Hz降至45Hz节能多少百分比?
分析:
1. 当变频50Hz降至45Hz时。
P45/P50=45(3次方)/50(3次方)
P45=0.729×P50
当频率为50Hz时,已知工频耗电功率为250KW/h。
当频率为50Hz时,P45=0.729×P50=0.729×250=182.2KW/h 。
节能比例:250-182.25/250×100%=27.1%
变频与工频切换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使用远传压力表做自动控制必须安装一块控制仪。常用型号DHC2000系列控制器。远传压力表与控制器连接、仪表上的G端D/A端分别与变频器的ACM/VRF1端相连。安照使用说明调整控制器的设定选项,选择自己需要的运行参数
变频和工频两种控制原理图片
变频器输出正转工频反转原因应该是变频器输出时反转没有把变频器输出到电机的相序倒一下,而是通过变频器反转指令把变频器输出相序倒过来。
变频控制和工频控制
1、工频和变频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概念不同。变频指的是-种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率的方式来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而工频指的是工业上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其单位为赫兹。
(1)工频一般指市电的频率,在我国是50Hz,其他国家也有60Hz的。中国电力工业的市电标准频率定为50赫兹。有些国家或地区(如美国等)则定为60赫兹。工频电压是指国家规定的电力工业及用电设备的统一标准电压。
(2)我国单相电源工频电压,50赫兹,220V 。三相电源工频电压是50赫兹 380V ,由于世界各地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及二战期间的殖民统制等原因的影响,工频电压在全世界没有统一的标准。
(3)各国各不相同地区性差异很大, 而变频器一般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2、变频就是改变供电频率,从而调节负载,起到降低功耗,减小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作用。
(1)变频技术的核心是变频器,通过对供电频率的转换来实现电动机运转速度率的自动调节,把50Hz的固定电网频改为30—130 Hz的变化频率。同时,还使电源电压适应范围达到142—270V,解决了由于电网电压的不稳定而影响电器工作的难题。 通过改变交流电频的方式实现交流电控制的技术就叫变频技术。
(2)变频器包括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两部分。变频器驱动电机的电压波形是脉宽变化的脉冲波形,而不是正弦波电压波形。变频-工频切换时,出现变频炸机,出现空开跳闸,由此出现了各种解释,使变频-工频切换成为一个是忽难以逾越的门槛。
变频和工频两种控制原理图片对比
不可以。因为这是二个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源,工频是不会改变的无论负荷大小一直是50HZ的,而变频是通过变频设备频率是会从5Hz至50Hz根据负荷高低变频运行。再者工频电机与变频电机是有区别的所以不可同时使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