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禅宗与净土宗区别(禅宗和净土的区别)

2023-05-19 01:00:07自我学习1

禅宗和净土的区别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知道小乘佛教诚不诚认禅宗,禅宗是大迦叶,阿难传下来的。大迦叶,阿难都是上座部的!

禅宗和净土有什么区别

禅寺和寺院是一样的,禅寺都属于寺院一类,但由于佛教传入中国,慢慢的形成了十大流派: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俱舍宗、成实宗。因此,不同的流派就将寺院与宗派挂上名来,以示尊重及区别,譬如律宗的寺院:江西德兴市静住律寺;修禅宗和净土宗的比较多,所有又有“禅寺”的称呼。

禅寺,又称为丛林、禅宗寺院,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修行道场。 禅寺通常指禅宗寺院而言,故亦称禅林,但后世教、律等各宗寺院也有仿照禅林制度而称禅寺的。中国禅宗从曹溪惠能后,四传至于怀海,百余年间禅徒只以道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律宗寺院。到了唐贞元、元和间(785~806),禅宗日盛,宗匠常聚徒多人于一处,修禅办道。江西奉新百丈山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于说法住持,未合规制,于是折衷大小乘经律,创意别立禅居,此即禅寺之始。

资料扩展:

禅寺制度

1、禅寺制度,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和寮舍。以住持为一众之主,非高其位则其道不严,故尊为长老,居于方丈。不立佛殿,唯建法堂(后世乃立佛殿)。

2、所集禅众无论多少,尽入僧堂,依受戒先后腊次安排。行普请法(集体劳动),无论上下,均令参加生产劳动以自给。又置十务(十职),谓之寮舍;每舍任用首领一人,管理多人事务,令各其局(《景德传灯录》卷六《禅门规式》)。

3、在这以前寺院的首脑为三纲:即上座、寺主、维那(或称都维那),都是领导大众维持纲纪的职僧。上座以年德俱高,都是朝廷任命。如姚秦、元魏,常有命令补上座。

4、唐道宣亦曾被命为西明寺上座,其位居寺主、维那之上。寺主知一寺之事。如后周陟岵寺、隋大兴益寺等,皆有寺主。维那意为次第,谓知僧事之次第,或称为悦众;但后世常以悦众为维那之副,其职有数人,以大、二、三、四等别之(《百丈清规证义记》卷六)。

禅宗与净土区别

没有区别,禅宗和净土都是寺庙的代称,在古佛语中,寺庙是禅宗的集成地,也是人间最后一片净土。所以民间往往用禅宗和净土指寺庙没有本质区别

禅宗和净土哪个好成佛

道教之所以不能像佛教那样被那么多人朝奉,究其原因有二:1、自五代十国开始,举国上下受皇帝的影响,都开始信奉佛教,从而造成中国本土道教的势力急剧的下滑;2、道教与当时封建时代的中国一样,固步自封毫无进取之心,整天只是宣扬什么符咒等等,不像外来的佛教那么的贴合普通百姓的需求,并能为了适应当时市场的要求,从而衍生出什么禅宗、净土宗等等宗派,宣言的理念也是很切合老百姓心态的。

所以道教就渐渐的被外来的佛教所取代

禅宗和净土的区别图片

没有区别,禅宗和净土都是寺庙的代称,在古佛语中,寺庙是禅宗的集成地,也是人间最后一片净土。所以民间往往用禅宗和净土指寺庙没有本质区别

净土跟禅宗区别

日莲宗不是大陆的,是日本本土开创的宗教

禅宗和净土的区别在哪

八大教派为一密,七显;密宗,为一密,汉密已经失传,藏密在西藏,蒙古等地流传,分四大派,这里不说. 显宗分七宗,合称显宗,不是单独派系,它们是:律宗,唯识宗,天台宗,三论宗,法华宗,禅宗,净土宗. 现在汉地寺庙九成都是净土宗,五台是著名的青(显)、黄(密)庙各半,青吸现如今也是净土居多,而黄系大都是格鲁派(黄教)。

佛教禅宗和净土的区别

八宗分别是:三论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我国佛教又分为八大宗派,故有相应的八大祖庭。他们分别是:禅宗祖庭——郑州少林寺;净宗祖庭——西安香积寺;律宗祖庭——终南净业寺(初祖道宣律师于终南山净业寺创弘扬律宗);天台宗祖庭——天台国清寺(初祖智者大师于天台山国清寺创立弘扬天台宗);慈恩宗祖庭——长安大慈恩寺(初祖玄奘大师及弟子窥基大师于长安大慈恩寺创立弘扬慈恩宗,亦名法相宗、唯识宗);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三论宗祖庭——南京栖霞寺、西安户县草堂寺;密宗祖庭——西安大兴善寺。

三论宗

三论宗主要依据鸠摩罗什译的《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研究传习而形成的宗派,因为是依据中观派三《论》立的宗,所以叫做三论宗。它的教义以真俗二谛为总纲,以彻悟中道实相为究竟。二谛的"谛"字是真实的意思,从法性理体边说的叫真谛,从缘起现象边说的叫世俗谛。从俗谛说事物是有,就真谛说诸法是空,所以真俗二谛也叫空有二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真俗不二就是中道,也叫诸法实相,这就是此宗的中心思想。此宗着重从真空理体方面揭破一切世出世间染净诸法缘起无自性,五阴十二处等虚妄不实,彻底破除迷惑,从而建立起无所得的中道观,以求实现其无碍解脱的宗旨。这一宗,实际就是印度龙树、提婆中观学说的直接继承者。

瑜伽宗

瑜伽宗是由印度弥勒、无著、世亲创建的宗派。此宗主要依据有《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因为是依弥勒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教典而立的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国玄奘法师译传此宗并糅译十师之说为《成唯识论》,所以此宗又称法相唯识宗,亦称慈恩宗。它的教义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为总纲,以转识成智转依为宗旨。

天台宗

天台宗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慧文禅师学行精严,阅《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一语,和《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一偈。于是乎朗然顿悟一心三观的哲学,口传弟子南岳慧思。思受心观后,在禅定中领会法华三昧,后入南岳,广开法门,教化大众。

华严宗

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汉传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华严经>为所依,故称为华严宗。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为三祖,清凉澄观法师为四祖,圭峰宗密禅师为五祖。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为七祖。实际创始人是法藏,但传统上以龙树菩萨为初祖。因法藏受封贤首国师,故此宗或称为贤首宗。

禅宗

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汉族佛教(即禅宗)。

《六祖坛经》《五灯会元》等 是禅宗的佛经。 《百丈清规》是禅宗的律。百丈禅师认为《瑜伽菩萨戒》和《璎珞菩萨戒本》虽属大乘,却是佛陀根据印度情况而制定的戒律,不便生搬硬套。他根据风情、地理、人士风俗等,博采大小乘戒律中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部分,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这就是《百丈清规》。

慧能传承的禅宗,让中国人知道佛教不从外来,如众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从外得,信佛教不从外来。达摩西来传的就是这个心印。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之学,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也使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

净土宗

净土宗,佛教宗派之一。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念佛法门,故名。该法门以信愿念佛为正行,净业三福、五戒十善为辅助资粮。净土信仰是佛教的基本信仰,大乘各宗多以净土为归。佛法西来,东晋,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是净土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是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被奉为净土宗宗祖。净土宗历代祖师并无传承法统,很多还是宗门教下的大祖师,均为后人据弘扬净土贡献推戴而来。中国净土宗十五祖分别是:慧远、昙鸾、道绰、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莲池、藕益、截流、省庵、徹悟及印光大师。

律宗

律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创始人实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达到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思想。

密宗

密宗,又称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的传承,统称为"密教"。八世纪时印度的密教,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祖师传入我国,从此修习传授形成密宗。此宗依《大日经》、《金刚顶经》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观行,修本尊法。此宗以密法奥秘,不经灌顶,不经传授不得随意传习及显示别人,因此称为密宗。 密宗,又称为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秘密乘、金刚乘。综合各国传承,统称为"密教"。

禅宗和净土的区别?

寺只是寺庙的统称,而禅寺其实就是寺庙的一种,寺和禅寺只是一种包含关系。佛教发展到了我国唐代,分化出众多流派,其中包括净土宗、禅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等等,禅宗就是其中之一。禅宗由初祖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所创,对我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净土和禅宗有什么区别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娑婆世界,他不是什么净土,是五浊恶世。佛说的世界非常多,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只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有多少个大千世界呢?比恒河沙的数目还要多……你说有多少个世界?佛法不分高低,各自随缘度化众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4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