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我学习 > 正文内容

凌汛和汛期区别(凌汛期和汛期有什么区别)

2023-05-24 13:00:05自我学习1

凌汛期和汛期有什么区别

北海位于亚热带海水不会结冰。因此,北海不会有凌汛期。

凌汛和讯期

一、华南入汛早但汛期降雨总体偏少,6月上旬出现汛期最强降雨

华南地区于3月25日进入前汛期,较常年(4月6日)偏早12天,为近10年来第三早。入汛以来(3月25日至9月17日),华南区域平均降雨量1077.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6%,其中广东广西的沿海地区及海南岛偏少2成以上。

华南地区强降雨集中期主要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其中,6月2日至9日,华南出现该地区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降雨过程,广东中部及珠江口以东沿海、广西东北部累计雨量250~600毫米,广西桂林、广东惠州局地超过700毫米,惠州龙门最大降雨量达1084毫米;广东省清远市的最大小时雨量(122毫米)、3小时雨量(251毫米)、6小时雨量(307毫米)均超过当地历史极值。

另外,截至9月17日,今年汛期有3个台风登陆华南(第2号台风“鹦鹉”、第6号台风“米克拉”和第7号台风“海高斯”),但台风给华南地区带来的影响总体较轻。

二、长江中下游出现超长梅汛期,降雨量创历史同期最多

今年我国梅雨开始早(6月1日开始,偏早7天),结束晚(8月2日结束,偏晚15天),梅雨季长达62天,与2015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梅雨量达759.2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

其中,6月至7月,长江中下游接连出现10次强降雨过程,落区重叠度高,极端性显著。上述大部地区累计降雨量超过400毫米,800毫米以上区域主要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沿江一带地区,三个强降雨中心分别位于大别山区、皖南山区和鄂西南山区,中心最大降雨量超过1500毫米,其中湖北恩施、安徽黄山等局地超过200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地区降雨量偏多5成以上,湖北东部和南部、安徽中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也多于1998年和2016年同期。期间,江西莲花山最大日降雨量为538毫米(7月7日);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等地共1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降雨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今年梅汛期异常强降雨是在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出现的。影响我国汛期雨带位置的主要天气系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偏西,在江南、华南一带南北摆动,利于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加之北方弱冷空气频繁影响,使得梅雨锋在北纬30度附近稳定维持,导致江南北部至江淮等地频繁出现强降雨。

三、四川甘肃等地降雨偏多,四川盆地西部8

凌汛期什么意思

凌汛多发生在冬春交替,天气转暖的时期,比如1、2、3月份。凌汛在黄河上的发生频次和规模比其它地区要高,而且造成的灾害也比较大。凌汛造成冰塞从而形成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封冻期,大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而凌汛造成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解冻期。

一、凌汛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1、凌汛多发生在冬春交替,天气转暖的时期,比如1、2、3月份。凌汛俗称“冰排”,也就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2、在中国北方的河流,比如黄河、黑龙江等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其中黄河凌汛洪水在发生频次和规模上比其它地区的要高,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灾害。

3、凌汛造成冰塞从而形成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封冻期,而且大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水库的回水末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和人类有比较大的危害。

4、凌汛造成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一般发生在解冻期,通常发生在流向由南向北的纬度差比较大的河段,而且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的水位骤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二、凌汛发生的条件

1、凌汛主要受到气温、水温、流量与河道形态等几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凌汛可能会导致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在凌汛期一般需采取破冰措施,防漫堤决口,酿成灾害。

2、产生凌汛的自然条件取决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河道形态。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并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在河道弯曲回环的地方出现严重凌汛的情形比较多,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而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

3、可以组织防凌队伍,防守在两岸大堤。做好有关河段气象、水情的观测和预报,以及冰情观测和预报工作,还要做好滩区及分泄凌洪区居民的迁移安置等项工作。

4、还可以利用沿河两岸的分凌分水工程,分泄凌洪,这样可以保障两岸大堤的安全。

凌汛期是什么

无。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在欧洲河流中长度仅次于伏尔加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乌克兰,最后注入黑海。多瑙河流经10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等6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

凌汛与汛期是一个概念吗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汛期和凌汛期的区别

汛期意思

海水及江河水位定时上涨的时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河漕·海运》:“大约每岁自五月以前,风顺而柔,过此稍劲。诚以风柔之时,出并海之道,汛期不爽,占候不失,即千艘万櫓,保无他患。” 碧野 《情满青山》:“汛期前,指挥长亲自率领工程师、技术员到山区众多的小水库巡视,以免山洪暴发时溃决。”

指鱼汛。某些鱼类因为产卵、越冬等缘故,在一定的时期内成群出现于一定水域。

凌汛期和汛期有什么区别吗

凌汛发生的季节

  凌汛,是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壅塞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会发 生凌汛的河流通常所处纬度较高,下游河道,一般年份冬季结冰封河,春初 解冻开河,冰水齐下,冰凌壅塞,水位上涨,形成凌汛洪水,此时期为凌汛期。

  所以一般来说,凌汛会发生在冬春交替,天气转暖的时期,如1、2、3 月。

  凌汛发生的原因

  凌汛是因为河流下游的水面尚未解冻,而上游已经解冻,大量水流涌向下游,而下游因为尚未解冻使河流受阻,发生了水位抬高,形成水涝等等灾 害。

  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我国黄河河套流域,因为黄河特殊的流向特点,在山西陕西之间流向朝北,当冬去春来,南部河段天气转暖更快时,该流域的下游由于地处更北地区,尚未转暖,冰面尚未解冻,造成了凌汛的发生。当然凌汛也会发生在东北地区的一些河流,主要还是因为上游的冰面由于某种原因解冻比下游快而造成的!

  1、低纬到高纬;河道形态上宽下窄;

  2、上段河道封冻晚、解冻早、封河历时短、冰盖薄;而下段河道封冻早、解冻晚、封冻历时长、冰盖厚。当上游河段因气温升高或因流量增大而开河时,上游来水、融冰水加槽蓄水挟带大量冰块向下游流动时,往往因下 游河段尚未解冻,造成水鼓冰开或形成冰坝阻止冰水下泄而造成灾害。

  3、流域内短时间内气温在0度附近反复变化也可形成凌汛,如寒潮。

凌汛和汛期是什么意思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洪涝:指因大雨、 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洪涝灾害可分为洪水、涝害(包括内涝)、湿害.

凌汛期和汛期有什么区别图片

我国进入汛期意味着即将到来的几个月期间,我国很多地区将迎来大量降水和洪涝灾害。这通常会对交通、农业、旅游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 汛期是指河流或湖泊水位上涨或洪水开始的时节。因为大量雨水或融雪流入河流或湖泊,水量增多,导致水位上升。我国进入汛期一般是在每年的5月至8月期间,这个时间段的雨水较多,且高温多雨,如果防范不足,就会导致严重的灾害。除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外,民众还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凌汛算不算汛期

凌汛,古时候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都有可能发生凌汛。中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容易发生凌汛。

通俗地说,就是水表有冰层,且破裂成块状,冰下有水流,带动冰块向下游运动,当河堤狭窄时冰层不断堆积,造成对堤坝的压力过大,即为凌汛。

和汛期的区别:汛期即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而凌汛是指水冻成冰排。两者不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ibujisuan.cn/98860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