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述和申诉区别(申述与申诉)
申述与申诉
简单地说,就是对申诉的答复或处理。申诉,是对单位或组织、机关处理的不认同,认为处理不符合实际情况或缺乏依据,要求给予实事求是、依法依规处理。
受理申诉的单位或组织、机关收到申诉后,一般会在调查的基础出上,向申诉人答复对申诉的意见,这就是反馈。
申述与申诉的意思
1、申述是指对某件事进行全面详细的陈述;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也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
2、申述的对象是某件事情,申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3、申述的主体没有具体规定和限制,申诉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不服人民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申诉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通知》第一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向人民检察院申诉的,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受理,并依法办理。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直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申诉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交由作出生效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受理;案情重大、疑难、复杂的,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
申诉与申诉的区别
申诉是个人对自己案件存疑而为。复核则是政法部门对经办案件的再一次的调查核实。
申述申诉的区别
起诉,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所提起的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
反诉,是指在已经提起的诉讼中,被告针对与原诉有联系的行为,提起独立诉讼请求的行为。被告提出反诉后,原告提起的诉讼为本诉。反诉和本诉同时存在,可合并审理,但应分别审查、判处。在合并审理的诉讼中,除第三人外,每一方当事人,既是原告,又是被告,既享有原、被告的权利,又承担原、被告的义务。除了民事案件、商事案件中的被告有权提起反诉外,刑事自诉案件中的被告人也有权提起反诉。公诉,是指对于刑事案件,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请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起诉。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不是诉讼当事人,但属于诉讼参与人。自诉,是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活动。申诉,是指公民或法人,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提请人民法院再审判的活动。它是人民检察院监督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申诉和申述
1、申诉与投诉所诉之于的主体不同:申诉是向行政执法或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是向社会团体(如消协)或平等民事主体。
2、申诉与投诉的诉诸方的目的倾向性不同:投诉只是就双方争议寻求解决;而申诉除了寻求争议的解决外,还附带或保留有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制裁或处罚侵权者的权利,即俗称的“告”的成分。
3、申诉与投诉所产生的效力不同:投诉仅具有民事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有一方方反悔调解就无效,调解的约束效力低;申诉则具有行政调解效力,双方当事人如达成调解协议或做出处理决定一般来说即具有行政执行力。
4、申诉与投诉的诉诸方的主管意愿不同:投诉必须是双方都自愿调解的条件情形下;申诉则只要一方当事人向行政执法或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即可
申诉和申述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控告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司法机关揭露违法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要求依法予以惩处的行为。
2、目的不相同
申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当事人自己的合法人事权益,而控告除了有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目的外,还有要求上级机关或者其他专门机关依法惩办侵害其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目的。
3、客体不同。
申诉的客体是人事处理机关的决定,控告的客体是侵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4、范围不同。
申诉的范围法律明文规定,主要涉及人事关系,而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控告内容没有限制,对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只要公务员认为该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都可以进行控告。
5、程序不同。
申诉有法定的较为完善的复核、申诉、再申诉程序,有层级限制,公务员只能按照层级逐级申诉,而控告不受层级限制。
申诉和申述区别
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裁定的诉讼行为。 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的处理案件的一种诉讼请求。 两者的主要区别: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但申诉仅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是否能够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由司法机关对申诉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并符合法律规定的重新审判的条件,才能开始审判监督程序。其次,上诉的提起必然阻止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申诉则不相同,申诉的提出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申诉和上诉还有以下的区别 1、对象不同申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上诉的对象是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 2、主体范围不同申诉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上诉的主体是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及及近亲属 3、受理的机关不同受理申诉的机关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级人民法院也包括与上述各级人民法院对应的人民检察院;而受理上诉的机关只能是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对于申诉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期限但最新的司法解释了申诉的期限一般为刑罚执行完毕2年内;而对于上诉法律规定了期限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是10天判决的上诉期间是15天申诉没有时间的限制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二年内提出申请 5、后果不同申诉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材料来源不能停止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而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导致一审判决、裁定不能生效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的案件当事人不服仍然不服的按申诉处理对当事人申诉的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处理后当事人仍坚持申诉没有新的证据人民法院不再受理
申诉与申请有何不同?
首先申请与说明读音不同,其次意思不同。
申请:专指上级提出请求,说明情况。
说明:就是解释明白的意思。
申请[shēn qǐng]
申请,汉语词语,拼音shēn qǐng,向上级说明理由,提出请求,中性词。
说明 [shuō míng]释义
①解释明白。②具有阐明意义的话语。
例句
老师用一则寓言~了一个深奥的道理。
短语:简单的~。平实的~。很好的~。生动地~。
申述与申诉的区别
刑事诉讼法中的“复议”、“复核”以及“申诉”
1、对审判、检察、侦查人员的回避申请予以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2、司法机关对于控告人提供的材料不予立案,控告人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3、公安机关认为检察院的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4、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5、高级人民法院的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6、申诉: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提出申诉的主体一般不是司法机关。复核一般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文书进行审核的行为。复议一般是对同一行为要求重新审查。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