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区别(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区别在哪)
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区别在哪
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共同支付指的是一起进行支付的行为,也就是说一起出资进行支付的行为。
共同支付意味着需要共同一起进行出资,同时而且以共同的名义进行支付。
连带责任指的是与其相联系的责任,也就是说次要的责任。连带责任意味着其与事件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关系。连带责任一般都是属于次要责任。
共同承担责任和连带责任的区别
1、共同责任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实施违法行为并且都有过错,从而共同对损害的发生承担的责任,如加害人为两个以上的人对受害人承担的责任。在责任承担的分配方面与连带责任有所不同。
2、连带责任是任一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在连带责任的责任人内部进行追偿。而共同责任则不然。
共同责任与连带责任的区别
连带责任和共同责任的区别是:
1、在债关系方面,形成共同责任的债源只有一个债的关系,因而是单一之债;而连带责任的债源可以是单一之债,亦可以是复数之债。
2、在责任依据方面,承担共同责任固然亦需由法律所规定,但就其根本,源于共同责任人之间特殊的"血肉关系",即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这种责任事实上无需法律加以拟制,更谈不上是一种加重责任;而承担连带责任的依据或为约定或为法定,在侵权责任中往往还是一种法律拟制的加重责任。
3、在承担责任的牵连性方面,共同责任人在以某项财产承担责任时必然是联动的,单个责任人的不作为势必不能产生给付责任完成之结果;而连带责任人中之一人的给付行为具有自主性,它可以独立导致连带债务之消灭。
4、在内部求偿方面,由于共同责任的承担主要是通过共同给付某项财产的方式加以实现,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再发生内部求偿关系;连带责任则会产生内部求偿的问题。
5、在诉讼形式方面,主张共同责任的诉讼,应当是必要共同诉讼;主张连带责任的诉讼以普通共同诉讼为常态,必要共同诉讼为例外,例如涉及个人合伙的诉讼。
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同
无限责任及其他连带责任,对自己所有的财产,债务的责任。
有限连带赔偿责任若干物业,如注册资本出资额的数量限制,共同承担责任和连带责任。可见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所有的个人财产的责任。中国的法律不承认有限的连带责任,但应保留个人全部财产偿还债务的债务人的基本生活费用。共同责任和连带责任区别在哪里
共同责任包括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见于民法典规定:第一百七十七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连带与共同责任的区别
连带和共同有区别。应该说这是两个概念。两次审判的结果都没错,实际上是被告共同赔偿,负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的意思就是不只有一个人在承担责任,有多个,也就是共同承担;但是光说共同赔偿不见得就是连带的。
根据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以及民通里的相关条款,侵害人是多人共同施行的,在赔偿方面,侵害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意思就是,找到侵害人当中的任意一个要求赔偿,他都必须全部承担。
连带共同责任与连带责任
区别
1、债的关系不同
形成共同责任的债源只有一个债的关系,因而是单一之债;连带责任的债源可以是单一之债,也可以是复数之债。
2、产生依据不同
共同责任主要由法律规定或单方承诺,从根本上讲,共同责任人之间有比较特殊的关系。连带责任主要由法律规定或各方约定,在侵权责任中还存在法律拟制情形。
3、责任的牵连性不同
共同责任人在以某项财产承担责任时必然产生联动,单个责任人的不作为势必不能产生给付责任完成之结果。连带责任人中之一人的给付行为具有自主性,它可以独立导致连带债务之消灭。
4、内部追偿不同
共同责任主要是通过共同给付某项财产的方式加以实现,一般情况下,不再发生内部追偿。承担连带责任的人仅是因法律规定或约定来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其实际上并不是直接的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在承担责任、偿还债务后,有权向实际的债务人进行追偿。
5、诉讼形式不同
对于共同责任的诉讼,应当是必要共同诉讼主。对于连带责任的,以普通共同诉讼为常态,必要共同诉讼为例外。
共同连带责任的18种情形
(一)因保证而承担的连带责任
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的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二)合伙(包括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
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可见,这种连带责任是针对合伙人与债权人这一外部关系而言,至于合伙内部仍是一种按份的责任。合伙型联营各方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或合同的约定对联营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
(三)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
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有以下几种情况:
1、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2、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
3、委托代理人转托他人代理,因其转托不明,给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直接要求被代理人赔偿损失,被代理人承担民事责任后,可以要求委托代理人赔偿损失,转托代理人有过错的,应当负连带责任。
(四)因共同侵权而承担的连带责任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同样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权利被侵害人可以向任何一个侵权人提出赔偿损失的要求,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赔偿的责任。
(五)因共同债务而承担的连带责任
债务人一方人数为两个以上的,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
(六)因产品不合格造成损害,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的连带责任
产品质量法第31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可见,因产品不合格造成损害,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承担的是一种连带赔偿责任。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第2款也作了类似的规定。
(七)因出借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而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的有关规定:
1、合同签订人持有委托单位出具的介绍信签订合同的,应视为委托单位授予代理权。介绍信中对代理事项、授权范围表达不明的,委托单位对该项合同应当承担责任,合同签订人应负连带责任。
2、借用其他单位的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或者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签订的经济合同,应当确认为无效合同,出借单位和借用人对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负连带责任。
3、借用人与出借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承包关系,且借用人签订合同是进行正当的经营活动,则可不作为无效合同对待。但出借单位应当与借用人对合同的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负连带赔偿责任。
(八)企业法人分立后对原有债务的承担以及开办企业有过错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二、连带责任内部份额的确定是怎样的?
1、根据各自的过错来确定
2、根据原因力进行比较
3、平均分担赔偿数额
4、连带责任是违反法律义务所承担的民事责任。这种法律义务首先是合同上的义务,即给付义务,表现为作为。义务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如约定的连带保证责任),也可以是对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定(如法定的合伙 人对合伙债务的连带责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责任的承担方式是非常的重要的,必须严格的按照法律当中规定的内容来把握。比如说在一些特殊情况之下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清楚的划分不同的人员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连带责任和共同责任哪个更重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连带责任的担负者不是责任主体,而是因自己与责任主体的某种关联而受到牵连。共同责任,是两个以上的人都是责任主体。
以常见的创业为例。创业合伙人就是共同责任主体,赚了钱大家分,赔了本大家还。而为别人创业贷款提供担保的人,对债务负有连带责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